GPT-5要來了;蘋果與阿里合作開發AI;義大利多名富商遭AI詐騙|AIGC周觀察第七十九期

整理|吳瑩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OpenAI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GPT-5;蘋果與阿里合作為中國iPhone使用者開發AI功能;馬斯克稱Grok 3將在幾周後正式推出;義大利多名富商遭AI詐騙;位元組豆包大模型團隊提出稀疏模型架構;谷歌智慧體助手Mariner完成率已達85%;歐盟啟動200億歐元基金支援人工智慧超級工廠;Meta開發非入侵式腦機……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點選收聽本期AIGC周觀察
2月13日訊息,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宣佈即將推出GPT-4.5和GPT-5。GPT-4.5代號“Orion”,將在幾周內釋出,是OpenAI最後一個非思維鏈模型。幾個月後將釋出GPT-5,整合OpenAI各項技術,包括o3,並應用於ChatGPT和API平臺。o3將不再作為獨立模型釋出。未來GPT和o系列模型將合併成一個新系統,自動選擇思考和非思考功能。
GPT-5最重大的改變是ChatGPT免費版使用者可以在標準智慧設定下無限制使用,但會採取防止濫用的措施。ChatGPT Plus和Pro使用者則可以分別以更高和最高智慧等級執行GPT-5。新模型還將整合語音、繪圖、搜尋、深度研究等更多功能。
當地時間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確認了阿里與蘋果就AI合作的傳聞。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計劃在2025年中期之前在中國國行版iPhone上引入AI功能,目標是最早在5月推出。除了工程設計工作外,上述計劃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監管批准。
此外,據外媒報道,儘管與阿里巴巴建立了合作關係,但蘋果公司仍繼續與百度合作,為中國iPhone使用者開發人工智慧(AI)功能。據悉,百度正在開發一種能處理圖片和文字的AI搜尋功能,並對中文版Siri語音助手進行升級,這些功能屬於“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慧)套件的一部分。
2月13日,馬斯克表示,旗下人工智慧公司xAI開發的Grok 3模型即將釋出。據透露,該產品在測試中表現優異,超越了目前市場上所有已釋出的同類產品。
據瞭解,Grok 3具備強大的自我糾錯功能,能夠識別並刪除與現實不符的資料,並透過“思維鏈”推理能力逐步處理複雜任務,模擬人類的認知過程。馬斯克稱,該模型目前已進入最終測試階段,預計將在一到兩週內正式推出。

據義大利媒體2月10日報道,詐騙分子用AI偽裝義大利防長圭多·克羅塞託及其工作人員的聲音,給多名富商打電話,要求商人們為解救遭綁架的義大利公民墊款。
接到電話的富商包括義大利奢侈品集團普拉達(Prada)聯合執行長帕特里齊奧·貝爾泰利、時裝設計師喬治·阿瑪尼、倍耐力執行副主席馬可·特隆凱蒂·普羅維拉以及莫拉蒂。莫拉蒂向媒體證實他已經支付了贖金,但沒有公佈具體金額。義大利司法部門訊息人士透露,莫拉蒂轉賬了1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54萬元)。
隨著AI技術發展,詐騙分子也開始將新技術用於作案。如何引導AI發展、減少犯罪等風險成為法國AI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

2月12日訊息,據豆包大模型團隊訊息,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Foundation團隊近期提出UltraMem,一種同樣將計算和引數解耦的稀疏模型架構,在保證模型效果的前提下解決了推理的訪存問題。據介紹,該架構有效解決了MoE推理時高額的訪存問題,推理速度較MoE架構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實驗結果表明,訓練規模達2000萬value的UltraMem模型,在同等計算資源下,可同時實現業界領先的推理速度和模型效能,為構建數十億規模value或expert開闢了新路徑。

2月13日,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接下來的2~4年中,“代理式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s)將迎來重大進展。藉助這項技術,使用者在透過自然語言描述任務之後,AI便能幫助使用者執行並最終完成任務。谷歌正在推進兩個相關專案,其中之一為瀏覽器擴充套件程式“Mariner”——AI可以代替使用者瀏覽網頁、執行復雜任務,並提供完整結果。他表示,這項技術在一年前的完成度僅為50%,如今已經提升到85%。
2月1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人工智慧行動峰會(AI Action Summit)上發起了“人工智慧投資”(InvestAI)倡議,旨在籌集2000億歐元用於人工智慧投資,其中包括200億歐元用於人工智慧超級工廠的新歐洲基金,歐盟的投資基金將為四個未來的人工智慧超級工廠提供資金。
2月10日訊息,Meta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此前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一項腦機技術,未來使用者可直接透過大腦輸入文字。而根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報道,這家科技巨頭實際上已經成功打造出這一系統,主要透過AI模型結合具體硬體來將使用者大腦訊號對映成具體鍵盤字元,其準確率大約為80%,也就是說,它能正確判定使用者在“敲擊”的按鍵。該裝置完全依靠外部腦機讀取使用者大腦訊號,無需植入或其他侵入性操作。
。END 。
值班編輯:王怡潔審校:張格格  製作:姜辰雨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