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親密的夥伴莫過於空調、wifi、西瓜和冰可樂,想想,在空調房裡抱著手機和西瓜,桌上一杯冰闊落,哇塞,神仙的日子,我愛夏天!

愛著愛著,嗯?感覺腿上有點癢,撓一撓,手臂上也有點癢,再撓撓……
嘖,差點忘了,夏天還有一個如影隨形的“夥伴”,它的名字叫蚊子,沒什麼人想要和它親親密密一起過夏天。
但是它還蠻黏人的,每天在你耳邊嗡嗡製造存在感,餓了還要咬你一口吸你的血,弄得你渾身是包,唉,一聽就很煩人!

但是它還有更煩人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這麼小一個蟲子,竟然會傳播
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
西尼羅河病毒是一種腦炎病毒,以鳥類為主要的貯存宿主,馬、蚊子和人都可以是它的傳染宿主。該病毒感染髮生於6~11月,8月下旬為發病高峰。
嗯,看這個時間,是不是感覺,有點不妙?

圖片來源:Jolanta Dabrowska | Dreamstime
恭喜你答對了,根據The Weather Network的發言,現在整個安大略省正處於該病毒出現的季節!
據瞭解,到7月27日為止,已經有3例感染了西尼羅河病毒的病例出現,分別來自於安大略省的Peterborough、St. Catharines和Winsdor-Essex地區。

圖片來源:截圖自The Weather Network
emmm,Zine君記得Winsdor-Essex地區的COVID-19病例不少,這會兒又來一個西尼羅河病毒也是太難了吧……
這會兒疫情還沒結束,專家們預測第二波來襲的新聞鋪天蓋地(詳情請看今日頭條推送)。這COVID-19咱都還沒解決利索,就又來一個病毒,想好好過夏天簡直要成奢望了。

有朋友說:這個和蚊子有關啊,感覺和COVID-19沒法比,而且現在就3例呢,有啥啊?
No no no,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不要小看區區一隻蚊子傳播的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可是能夠引起人類致命性神經系統疾病的!

加拿大感染預防與控制中心(IPAC)指出,病毒潛伏期為3至14天,感染症狀包括
發燒、頭痛、身體痠痛、噁心,皮疹和嘔吐
,通常持續3至6天。在極端情況下,該病毒甚至會引起
腦部炎症
!
嘿,到了腦炎可就不是開玩笑的事兒了,嚴重起來就會發展成西尼羅河腦炎或腦膜炎,或西尼羅河脊髓灰質炎,到時候就可怕了,頭疼高燒不說,還有頸部僵硬、麻木、定向障礙、昏迷、震顫、抽搐、肌肉無力和麻痺這些症狀。

圖片來源:截圖自WHO
7月22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塔蘭特縣(Tarrant County)就出現了2020年第一起因感染西尼羅河病毒而死亡的病例。
再往前看看,2018年和2019年加拿大都出現過感染病例,2018年尤其多,一共出現了367例。美國在2012年也曾爆發過西尼羅河病毒,當年有41人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

圖片來源:Fox4News
最令人絕望的是,這個病毒,目前還沒有任何特效藥,疫苗也只有給馬的,人類還莫得,真的要預防這個病毒,最好就是,別被蚊子叮吧,指不定哪天咬你的蚊子身上就有這個病毒呢。
ORZ,怎麼那麼難。

想要避免蚊子叮,還是要做好日常防護措施的。WHO就提出了以下降低感染風險的小貼士:
1. 降低蚊子傳播的風險。預防傳播的努力應首先集中在透過使用蚊帳、個人驅蟲劑、穿淺顏色衣物(長袖上衣和長褲)以及避免在叮咬高峰時段進行戶外活動,保護個人和社群免受蚊子叮咬。另外,社群規劃還應鼓勵社群消滅居民區內的蚊子繁殖地。
2. 降低動物—人類的傳播風險。在處理患病動物及其組織,進行宰殺和拔毛程式時應穿戴手套及其他保護衣物。
3. 降低透過輸血和器官移植傳播的風險。疫情發生時,在對本地/地區的流行病學狀況評估之後,應考慮在受感染地區限制血液和器官捐獻並開展實驗室檢驗。

圖片來源:iStock by Getty Images
此外,因為蚊子會將卵產在靜止的水中,所以在戶外時應當儘量避開靜止的水潭和水窪之類的地方。院子裡有雨水桶什麼的也要小心,平時在家裡喝水,杯子也要記得蓋好,不然有可能會大量滋生蚊蟲。
根據GDG Environment的說法,用含有DEET(又稱避蚊胺,是常見的防蚊液成分)的驅蚊噴霧是避免被已感染蚊子叮咬的最有效方法之一。DEET驅蚊液還能防止蜱類叮咬,感覺要常備一瓶了。

安省真的是太難了,在重啟第三階段繼續和COVID-19掰頭不說,還要再抽出個空和蚊子打一架,是真的太· 慘 · 了!
心疼咱們安省的小夥伴,也心疼一下Zine君自己……
【更多資訊,請登入有態度的加拿大門戶ottawazine.com 或者 點選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Read More”】

更多精彩請點選以下你感興趣的標籤
立即閱讀相關好文章
……
刊號:OZ-2020-159

渥太華,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