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常保養
1.表面清潔
使用軟棉布或微溼棉布擦拭機身,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或過量水分,防止裝置受損。
清潔後需徹底晾乾,特別注意介面、按鈕等縫隙處無殘留液體。
2.管路與感測器維護
每日檢查管路連線是否緊密,發現老化、磨損或漏氣需立即更換。
感測器需定期校準,避免撞擊或振動,確保監測精度。
3.易損件檢查
定期檢查氧電池、活瓣、密封圈、細菌過濾器等部件,按製造商建議週期更換。
二、消毒與感染控制
1.消毒操作規範
消毒前需徹底清除管路和表面的汙垢;使用合規消毒劑,按說明書控制濃度和時間。
消毒後需用清水沖洗殘留消毒劑,防止腐蝕部件。
2.消毒質量監控
消毒後應檢測效果,確保無菌狀態;記錄消毒時間、方法及責任人。
三、操作規範與效能測試
1.使用前檢查
每次使用前需執行自檢程式(如洩漏測試、報警功能驗證),確保裝置正常。
確認鈉石灰罐安裝牢固,揮發罐藥液充足且濃度合適。
2.定期效能測試
每月進行漏氣測試、流量校準及報警系統驗證,確保緊急情況下裝置可靠性。
四、存放與管理
1.存放環境
存放於乾燥、通風、避光處,遠離腐蝕性化學品;長期不用時需定期通電檢查。
2.專人管理
指定專人負責保養記錄,包括維護時間、更換部件及異常情況。
五、其他注意事項
培訓要求:醫護人員需定期接受操作與維護培訓,提升故障識別和應急處理能力。
故障處理:遇複雜故障不得自行拆解,應立即聯絡專業維修服務。
透過上述措施可延長裝置壽命,保障麻醉過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