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有方空間

片區整體鳥瞰 攝影:吳鑑泉

不鏽鋼包裹的中庭巨柱 攝影:吳鑑泉
設計方 MADA s.p.a.m. LLC
主創建築師 馬清運
施工方 上海建工
出品方 上藥控股+金橋集團
專案地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
專案時間 2022.9—2024.8
建築面積 3.6萬平方米
市區兩級國企聯袂合作
城市更新的經典案例
合作雙方設計施工
效果圖變實景圖的高品質呈現
城市副中心產業更迭築巢引鳳
新質生產力合作示範
城市擁有自身的構成邏輯,而這種構成並非自然形成,需要理智和知識的促發,從而構成不可逆的(有時是脆弱的)都市行為動力,這就是“都市酵母”:以都市行為典範為目標,將其變成影響其他的元素的力量,轉化目的是吸引有能力、有才華的人一起創造黏性的魅力都市,涵蓋賦能產業、都市建設、產能融合、創造活力,促進城市再生。
——馬清運

聯袂合作 有機更新
金環金鑰專案地處上海浦東金橋板塊川橋路1065號,原址為上藥集團下屬華氏醫藥儲運倉庫,一棟5層管理用房,總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廠房整體破舊,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周邊產業社群品質。
伴隨著金橋副中心的整體轉型,上藥控股和金橋集團市區兩級國企聯袂合作,共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將原有1.0容積率的倉儲專案更新為2.0容積率的研發專案。更新後的金環金鑰,佔地面積1.1萬,總建築面積3.6萬(地上2.2萬,地下1.4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0米,地上5層,區域性8層,打造成為生態共享的花園式研發社群。透過雙方合作,效果圖變為實景圖,在轉型發展中實現了區域的蝶變新生。


原華氏醫藥儲運倉庫 專案業主供圖

都市酵母 煥活新生
金環金鑰專案以“都市酵母”為主題,思考都市建築的行為規範是什麼——是完整明確的品格,是張合有度的禮儀,是不溢言表的熱情,是偶遇陌路的機緣。而這個專案,將如何具體“發酵”出這種上海都市性?

概念草圖 ©馬達思班
整個專案採用圍合式的佈局,低區三個獨立的體塊在高區聯通。2根巨大的斜柱是專案的點睛之筆,塑造出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建築形象。


不鏽鋼包裹的中庭巨柱 攝影:吳鑑泉
在總體規劃上,本專案與周邊城市空間開放相連,沿川橋路營造共享綠地。

沿川橋路街景外觀 攝影:吳鑑泉
在建築設計上,專案團隊運用了上下堆疊的體塊組合,形成了一種輕盈靈動的空中閣樓形態,賦予建築獨特的視覺體驗。上層空間擁有優越的景觀視野,甚至可以遠眺陸家嘴的標誌性建築群。內外庭院雙側採光,20米進深空間,寬敞通透,佈局靈活。


設計效果圖 ©馬達思班
頂部長達26米的懸挑,帶來簡潔而有力的建築造型,透過兩根傾斜的巨柱結構的支撐,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空間感。巨柱外圍鏡面不鏽鋼包裹,由地面生長延伸至頂面空間,在虛與實、反射與映象間創造魔幻空間。



中庭巨柱及高層懸挑 攝影:吳鑑泉
在空間佈局上,專案充分利用下沉庭院、地面景觀、空中露臺和屋頂花園,透過室外臺階、室內樓梯有機聯絡,為使用者建立親近自然和不期而遇的機會,激發創意。





中庭通道 攝影:吳鑑泉
在立面設計上,建築採用了28000塊進口磚紅色陶板,綠樹紅牆間,營造出一種極簡而富有秩序感的“學院風”的詩意表達。



川橋路視角外觀 攝影:吳鑑泉
高層體塊以釉點超白玻璃幕牆為主,形成上下兩個層次分明的建築形象。這種立面設計不僅為該地塊帶來了新的活力元素,還打破了傳統研發廠房單一的“灰色”基調,賦予專案以現代感和獨特的視覺識別度。

、上下兩個層次分明的建築形象 攝影:吳鑑泉

產業升級 合作典範
上藥控股與金橋集團聯合將一個老舊倉庫轉型為金橋副中心內標誌性的創新產業社群,目前鎂信健康落戶金環金鑰,華氏大藥房、寰通科技等生物醫藥企業也將陸續簽約入駐。透過引入優質生物醫藥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一個開放、協同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未來,這裡將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成為新質生產力在城市更新領域的上海樣板。

夜景鳥瞰(尚未投入使用) 攝影:吳鑑泉
完整專案資訊
專案名稱:金環金鑰
專案型別:建築
專案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橋路1065號
業主單位:上藥控股+金橋集團
專案策劃:朱理立
產業策劃:華臻、朱丹
設計單位:MADA s.p.a.m. LLC
主創建築師:馬清運
建築設計:MADA s.p.a.m. LLC 耿令香、耿逸飛、陳乙濤、李怡博、劉瑞華、張佳雯、周文昕、張琦
施工圖設計: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 洪油然、蔣惠、李婕、陸磊、薛建、黃晨、高婷、袁耀
施工單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2022年8月
建成時間:2024年8月
用地面積:1.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