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選上方藍字我們都需要勇氣關注我*
友情提示:本文所有時間都是當地時間。
最新戰報:鵝困獸猶鬥,進退兩難
抗鵝第706天,據烏軍總參謀部訊息,過去的一天,鵝軍損失極其慘重,估計為960人、1架飛機、10輛坦克、29輛裝甲戰車、3套防空系統、42輛汽車、5件特種裝備、31門火炮、35架戰術作戰無人機。

過去的一天裡,烏克蘭空軍集中發力,打擊了鵝20個人員、武器和軍事裝備集結區以及2個防空導彈系統,導彈部隊打擊了鵝2個防空系統、4個炮兵部隊和1 個電子戰站。
據總參謀部稱,烏軍1月29日在盧甘斯克州上空擊落了一架鵝Su-34 轟炸機。如果我沒記錯,這已經是最近兩個月來鵝損失的第八架Su-34了。

過去的一天裡,前線共發生了70次交戰。烏軍繼續在庫比揚斯克、萊曼、沙赫塔爾斯克、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馬林卡、克林基、羅博季涅等軸線粉碎鵝軍進攻,並大量消滅敵人。
另據南方作戰司令部發言人娜塔莉亞·胡梅紐克報道,烏軍在赫爾松州左岸取得了進展,擴大了橋頭堡。
一向報喜不報憂的鵝軍事記者科捷諾克(Kotenok)在為期 3 天的特別行動進行到快兩年之際,終於開始說實話了,發帖表示不要低估阿夫迪夫卡的“敵軍實力”。他說,鵝軍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要完成撤離和輪換簡直是一項“壯舉”。

總之,為了給鵝頭的“連任”獻禮,鵝軍已經累斷了腰腿,而烏軍正在冬季的不利天氣中養精蓄銳,積極動員和培訓新兵,待開春後,再猛力出擊。這才是順乎自然規律的用兵之道。
鵝宣又造謠了,扎帥未被免職
昨天鵝宣及其在文明世界的代理人又開始了一輪謠言攻勢,聲稱扎盧日尼又被解職了,試圖動搖烏克蘭軍心民心。
然而,據烏克蘭真理報報道,扎盧日尼並未被解職。當被問及澤連斯基是否解僱了扎盧日尼時,烏克蘭總統新聞秘書謝爾蓋·尼基福羅夫表示“肯定沒有”。
注意,這裡的用詞不僅僅是沒有,而是肯定沒有,這是對鵝宣謠言的堅決否認。
相信我的讀友們一定會守腦如玉,不會再為鵝宣的低劣謠言分神。
烏軍工突飛猛進,為勝利鋪平道路
烏克蘭戰略工業部部長奧列克桑德爾·卡米申告訴《時代》週刊,烏克蘭正試圖透過研發和製造自己的武器,以及尋求與西方盟國合作生產武器彈藥,來贏得與鵝的戰爭。
卡米申稱,烏克蘭正在採取積極措施,增加測試和生產新武器的秘密基地和工廠數量。烏克蘭擁有大量積極進取的勞動力、數以百計的工廠和數以萬計的合格專家。
今年冬天,鵝烏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烏克蘭無人機對鵝境內縱深目標的密集打擊標誌著戰爭進入了這一階段。
卡米申說,烏克蘭往往在夜深人靜時從烏克蘭境內的秘密基地發射無人機打擊鵝境內的目標。烏克蘭軍方嚴密看守這些基地。
最近對鵝境內目標的所有襲擊都是由烏克蘭製造的無人機實施的。烏軍沒有時間在靶場測試這些遠端神風無人機,他們在戰鬥中測試它們。
卡米申將抗鵝挑戰比作重複上演的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每一個新的戰爭階段都迫使烏克蘭找到新的彈弓。
烏克蘭在未來幾個月的最大任務將是吸引外國合作伙伴加入烏克蘭軍火工業,並獲得製造和維修西方武器所需的許可證,以抵禦鵝的入侵。
為援烏抗鵝,德國軍工生產極速增長
萊茵金屬公司執行長Armin Papperger告訴圖片報,萊茵金屬公司將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建造一座新的彈藥工廠,為德國和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彈藥。
Armin Papperger認為,德聯邦政府與軍火工業之間的合作富有成效。在軍事採購領域,很多情況都發生了好轉。速度很快:過去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幾個月就能完成。
去年,僅萊茵金屬公司就從德國政府獲得了總額超過100億歐元的訂單或框架協議,為德國武裝部隊和烏克蘭生產武器彈藥。據萊茵金屬公司執行長稱,到 2024 年,這一數額將至少增加到150億歐元。
同時,萊茵金屬公司已計劃於2024年開始在烏克蘭生產首批福克斯(Fuchs)和山貓(Lynx)裝甲車。
比、烏將聯合生產武器
烏克蘭國防部新聞處1月29日報道稱,比利時和烏克蘭簽署了一份發展雙邊關係的備忘錄,其中包括武器生產領域的合作。
與西方軍火生產商的合作被視為烏克蘭振興國內軍火工業的關鍵一步。這一合作的更廣泛目標包括減少烏克蘭對西方援助的依賴、促進經濟發展以及加快向前線供應彈藥,以幫助烏克蘭擊退鵝的入侵。
兩個援烏抗鵝好訊息
據金融時報1月29日報道,歐盟已同意從鵝央行被凍結資產中提取數十億歐元的利潤,為將利潤轉移至烏克蘭鋪平道路。
據報道,荷蘭將對烏軍援增加了1.22 億歐元,以幫助烏克蘭購買155毫米火炮彈藥並加強其網路防禦。
總之,盟國在授烏以魚外,也在積極授烏以漁,大力助烏髮展軍工,以幫助烏克蘭實現武器彈藥的自給自足,為抗鵝的全面勝利鋪平道路。
鵝頭侵烏的初衷之一也許是為了讓鵝更安全,但他始料未及的是,鵝的侵略為自己培養出了一個強大而令人望而生畏的敵人。這就叫作自作孽不可活啊。
向為自由奮戰的烏克蘭英雄致敬
54歲的娜塔莉亞 (Natalia) 是六個孩子的奶奶,戰前,她常常用靈巧的雙手為孫子孫女們縫製美麗的新衣;但戰爭爆發以來,她毅然放下了縫衣針,加入了烏軍,成為了一名無人機操作員,戰鬥在抗鵝第一線。
54歲的她,學習掌握複雜的無人機操作技術非但不容易,而且可以說是困難之極,但為了保護她的家園和孫子孫女的安全,她做到了。

澤林斯基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固然令我感佩不已,但讓烏克蘭真正偉大的是那些平凡而堅韌的烏克蘭人。他們猶如天上的飛鳥,每一片羽毛上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因而會用盡生命去守護他們的自由天空,與試圖將他們關進囚籠的邪惡力量作戰到底。
所以,雖然寫烏鵝太苦太難,每次發文,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雖然夾文關號固然如影隨形,蛾子瘋狂的圍追堵截也是家常便飯;雖然蛾子們百般辱罵我,甚至還威脅要X了我全家,在他們的告密下,我和我老父母三天兩頭就會接到警告電話,我更是被五六名便衣強行從家中帶走盤查;雖然雪上加霜的是,經常性關號下,閱讀量和收入每況愈下,我一家老小不得不跟著我勒緊腰帶過日子;但我不會退縮放棄,我還會寫下去。因為,烏鵝之戰是正邪之戰,英勇不屈的烏克蘭人為捍衛自由文明付出了太多太多,我絕不能辜負這樣的烏克蘭,也絕不會將這世界讓給不知羞恥的蛾子們。
感謝大家不離不棄的支援,為大家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