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早申請錄取專訪】左手解公式,右手繪世界

小編注:C同學家在國內,就讀寄宿美高,從低年級開始就加入了海狸,在海狸的陪伴下,一路合作至本科申請專案。在早申請階段,C同學成功斬獲麻省理工的錄取,是極少數早申錄取麻省的國際生身份的中國學生。下面是C同學的個人小檔案和申請季經驗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BG
C同學小檔案
SAT:1590,2門AP(數學,美國曆史)
榮譽獎項:計算機和數學奧賽突出成績,SUMaC,Scholastic繪畫和混合媒體銀獎
No.1
圓夢時刻
漫長等待後的驚喜
BA
Conversation
等待MIT放榜的日子,簡直像坐過山車一樣,心情起起伏伏。尤其是放榜前兩週,可能是因為MIT放榜比較晚,而其他學校的結果已經出來了。看到有人被錄取,有人被拒,而且很多結果都挺出乎意料的,我開始擔心——不會我也會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拒信吧?那段時間,感覺一切都太玄學了。
但等到放榜當天,反而沒那麼緊張了。我決定自己一個人開啟結果——我想讓這個瞬間屬於我自己。看到錄取結果的那一刻,我當然特別激動!然後趕緊告訴媽媽,結果她第一反應居然是:“你是不是看錯了?”原來我們學校以前有人看錯結果發生過“烏龍”事件。反覆確認無誤後,我開心得不得了。後來,我也把這份喜悅分享給了朋友、Nancy老師、以及海狸團隊,大家都為我感到高興和驕傲!
No.2
選校心路
數學與藝術的交織
BA
Conversation
早申選校時,我真的糾結了很久。數學一直是我最熱愛的學科,自然也是我選校的重要參考。思前想後,我決定以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申請MIT——畢竟,這裡是全球頂尖的理工學術聖地,感覺最能延續我的學術熱情。
然而,到了常規申請階段,心底另一份熱愛也越來越難以割捨——那就是藝術。我從低年級開始就一直在認真做藝術作品集,畫畫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興趣和特長,更是我自己身份認同的一部分。我也意識到,在數學和理科領域,比我天賦更強的人有很多,但如果我能結合數學和藝術這兩個優勢,可能會有更獨特的競爭力。斯坦福在這方面有很好的課程,也給了我探索雙專業的可能性,所以我決定申請斯坦福。
此外,我之前參加過斯坦福的SUMaC夏校 【喜報】7位海狸學子錄取斯坦福數學營SUMaC!真的很喜歡斯坦福的校園。夏校結束後,我們的同學之間還建了一個群,一直保持聯絡,這種歸屬感也讓我對斯坦福更有好感。所以RD階段,我果斷把斯坦福列入申請名單。
但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有個小插曲挺有趣的——我給MIT提交了作品集,但在準備斯坦福申請時,發現如果要提交藝術作品集,截止日期會提前到12月1號。當時我的顧問覺得我的文書還需要打磨,建議優先提升文書質量。我也覺得這個判斷是對的,畢竟藝術作品集只是補充材料,而我的作品已經有一些獲獎經歷,能證明我的實力。所以最後,我決定優先文書,放棄斯坦福的提前截止日期,而是晚一點再交。
No.3
活動準備
探索得新知
BA
Conversation
我的很多活動對本科申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在理解世界和他人方面。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參與了為阿富汗孩子提供數學教育的平臺。這個平臺最初只教授英語,而數學課程是我和另外兩個朋友共同從零開始搭建的。因此,從課程設計到教學內容的制定,我們都需要自行摸索。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許多調整和反思。最初,我們計劃教授數論,認為這是一個既有趣又有價值的課程。然而,後來我們意識到,數論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太抽象,實用性也不高。我們最初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這門知識“應該”被教授,但逐漸意識到,他們的需求和背景與我們不同,學習的優先順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放棄了原先的計劃,重新調整了課程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這個動態調整的過程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而不是單純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設計課程。
這個專案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教學經驗。除了授課,我們還與學生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他們會與我們分享阿富汗當地的情況,那裡的生活確實很艱難,很多人甚至無法自由出行。為了讓他們能在有限的網路環境下交到朋友,我們還組織了一些線上遊戲,讓班上的同學之間建立聯絡。對我們來說,這只是一些簡單的互動,但對他們來說,即使是在網上結交朋友,也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雖然這個活動是我在 11 年級才開始的,但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也深深影響了我的申請。我在 MIT 和斯坦福的文書裡都提到了這段經歷,因為它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線和理解。
此外,我在一個暑期營的經歷也教會了我擺脫“面子主義”。第一次參加時,我非常緊張,甚至猶豫過是否要參加,擔心自己會不會是最差的那一個。但後來我想,既然能被選上,應該也算是合格的成員吧?於是我決定參加。事實證明,進去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教練們都很友善,氛圍也比我預期的輕鬆很多。
不過,至今我還有些後悔的事。當時我主要是寫 Java,但平時也練習 C++,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能也足夠了,於是沒有提前和老師說明自己更擅長 Java。結果,第一次訓練就碰壁了——一些複雜的語法沒掌握好,明明會做的題目,程式碼交上去卻出現錯誤,完全無法除錯,第一天直接崩潰。
後來,我終於去和教練溝通,結果他們非常理解,表示在比賽這種高壓環境下,迅速切換語言是很困難的。於是,他們特意為我準備了 Java 版本的測試資料,讓我用最熟悉的語言來完成。之後的訓練順利多了,他們也告訴我,之後有時間再慢慢熟悉 C++ 就行。這次經歷讓我學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不要害怕“丟面子”,遇到問題就及時溝通。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別人會覺得我們不行,或者覺得說出自己的短板會很丟臉,但事實上,只要願意開口溝通,大家往往比想象中更願意提供幫助。
另外,藝術創作一直是我探索文化身份的重要方式。去年,我在雲南的女人村進行採風,用相機記錄古樸房屋中流轉的光影,再用畫筆一筆一劃地勾勒出我眼中的女性文化。這些作品後來獲得了 Scholastic 藝術獎的認可,但比起獎項,更讓我觸動的是,我能夠將 STEM 思維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將少數民族文化展現給更多人。
當然,在把這些經歷和活動轉化為申請材料的過程中,我也體會到表達方式的講究。每一段活動描述的呈現,都不是簡單的複述,而是精心打磨的結果。我的顧問老師 Nancy 會逐字逐句地幫我檢查內容,從措辭到標點,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她會一一指出哪些部分還可以再精準、再生動一點,幫助我更好地傳達出這些活動背後所體現出的我的個人特質。哪怕是最微小的改動,她也非常認真地給予建議,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恰當地展示出我想傳達的價值和品質。同時,我的作品集也是在 Nancy 老師和顧問團隊的支援下,從眾多作品中精心挑選、反覆修改,並在他們的建設性反饋中不斷完善的。這個過程讓我意識到,一份打動人的申請材料,背後凝聚的是無數次的推敲與努力。
No.4
文書創作
錦囊和智囊團的安全感
BA
Conversation
我從春假開始就著手寫文書,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回顧整個過程,我深刻感受到海狸的BSQ對我幫助巨大(小編注:C同學的BSQ寫了16508字)。MIT是我寫的第一個學校文書,最終的版本幾乎沒有大改動,基本保持原樣,原因就在於BSQ讓我對自己的故事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剛開始寫文書時,我並不確定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但隨著我逐步跟隨BSQ的指導,我的寫作技巧逐漸提升,能夠更加自然地表達自己的經歷與想法。BSQ涵蓋了幾乎所有可能的問題,寫完後,每當我在寫其他大學文書時卡殼,我就會回去翻一翻,發現很多有用的部分。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就能直接用到。這個過程不僅讓我在寫作時更有方向感,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我的個人陳述也是從BSQ中提煉出亮點的——當然,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決定。我將BSQ交給了多位文書老師審閱,他們幫助我挑選出幾個有潛力的主題。我和Nancy老師、海狸顧問團隊一起總結,然後交給更多文書老師投票,最終確定了我的PS主題。這個主題讓我非常滿意,感覺確實能代表我自己。
我的主文書老師是學戲劇的,因此他特別擅長將故事講得更有層次感,避免平鋪直敘。老師幫助我設計了倒敘結構,使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形成呼應,營造出一種“迴環”的效果。這種敘述方式讓我非常滿意,它不僅讓故事更具張力,也讓讀者在最後產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我的小文書寫作過程是這樣的:我先提供很多創意,Nancy老師幫我篩選出比較有潛力的素材,確認方向後,我再把它們寫成完整的內容。之後,文書老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潤色,調整文筆,最佳化表達方式。這個過程讓我感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同時在呈現上也更加清晰和有感染力。
在寫斯坦福文書時,我和文書老師之間曾有一些分歧。然而,文書老師並沒有強硬地要求我接受他們的選擇,而是透過海狸團隊組織了投票。在投票後,我依然不太確定自己該選哪個版本,於是決定再聽聽更多文書老師的意見,海狸團隊也積極安排了進一步的討論。斯坦福的小文書確實存在一些爭議,但最終,我基本選擇了大多數老師認為更合適的版本。有些老師對某些內容有強烈的反對意見,比如我寫到一個經歷時,一位老師堅決認為不應該包括。鑑於有老師如此強烈的反應,我決定去除這個部分。畢竟,我不希望因為一個細節影響整個申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更傾向於聽取專業意見,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No.5
申請經驗分享
拓展人生的座標軸
BA
Conversation
在出結果的時候,我確實非常緊張,甚至有時候會覺得這些結果似乎能決定一切。但後來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其實並不能定義你的未來。畢竟,未來的職業生涯還很長,後面總有機會去調整和反轉。就算現在沒有成功,碩士、博士的機會還在,後面的人生道路依然充滿可能性。可能這一次真的運氣不好,但其實努力過後,總會有屬於你的機會。
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如果這次沒有做到最好,那就想著後面會有更多機會,不要因此就灰心喪氣。只要專注於自己,不受周圍人的功利心態影響,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結果就會隨之而來。其實我一路走來,也經歷了很多挫折,遇到低谷的時候,我會默默調整自己,努力爬起來,繼續向前。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最終會有收穫。
No.6
海狸體驗
人生導師般的指引與關懷
BA
Conversation
我覺得海狸給予的幫助已經非常到位,真的是顧問能做到的最好水平(笑)。我記得有幾次與低年級規劃老師和顧問老師的重要會議,他們特別強調了一個觀點,就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擅長和最有潛力的領域。當時,我有很多想法,想做科研,想參與各種活動,甚至還考慮過加入Concord Review。那時,我有些猶豫不決,覺得自己有很多可能性,但又不確定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
幸運的是,海狸的老師們堅定地告訴我,要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把自己最有潛力的方面做得更好。不要被外界的干擾所分心,專注於一個方向,堅持做下去就足夠了。我還記得當時我很糾結是否深入數學競賽,但在聽從海狸老師們的建議後,將精力集中在USACO上,結果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這一選擇直接影響了我的升學道路,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一步。
低年級時,我真的特別需要精神上的支援和鼓勵,而海狸低年級老師們的開導讓我在艱難時刻能夠堅持下來。回想起那時,我有許多心結難以放開,但低年級老師總是耐心地開導我,甚至提起學姐們的成功案例,讓我感到溫暖和動力。海狸這種無微不至的支援以及真正為學生著想的務實精神,真的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海狸學院轉學申請專案
海狸學院轉學專案的很多學員,在轉學中反而收穫了比一年前ED衝刺學校還要突出的錄取,實現大飛躍。海狸學院轉學專案成立三年來,收穫了98枚藤校級別offer, 包括兩枚斯坦福,兩枚MIT,一枚劍橋大學,十四枚哥大,十八枚芝大,十二枚西北,九枚布朗,六枚賓大,四枚康奈爾,四枚杜克,兩枚JHU等。
每位同學在大一和大二期間都各有一次轉學機會。感興趣海狸學院的轉學專案,趕緊長按二維碼填寫表單,和顧問老師進行一對一諮詢吧!
END
報名或諮詢海狸學院專案請長按下方二維碼,填寫海狸報名諮詢表,並勾選轉學專案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諮詢海狸各類專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