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在美軍歷史上的各個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重要性不斷提升。一般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女性在美軍中角色轉換的重要節點,在此之前除了護理、簡單的後勤工作比如做飯、縫紉、洗制服等外,女性是不允許加入美軍的。一戰爆發後女性首次被允許公開在軍中服役,而當時的她們還沒有投票權。

二戰期間3名海軍陸戰隊女子預備役軍人(照片:公有領域)
一戰時由於男性被派往海外作戰,海軍在本土有大量空缺崗位需要替代人員來填補,並招募了第一批“女文員”(Yeomanettes),大約有1.2萬名女性主要從事文書、電話接線員、無線電操作及翻譯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則是女性在軍中角色得以擴大的又一個重要節點,二戰時超過1600萬美軍在前線服役,留下了許多需要填補的非戰鬥角色。因此,女性也挺身而出,歷史上第一次所有軍種都招募了女性:陸軍於1942年組建了陸軍女子輔助軍團(Women’s Army Auxiliary Corps)、1943年改名並重組為陸軍女子軍團(Women’s Army Corps),海軍也在1942年組建了女子志願緊急服務隊(Women Accepted for Volunteer Emergency Service),海軍陸戰隊則招募女性加入了海軍陸戰隊女子預備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Women’s Reserve)。國會在二戰期間成立了海岸警衛隊女子預備隊(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 Women’s Reserve),當時因為空軍屬於陸軍的一部分,因此陸軍於1943年組建了女子航空勤務飛行團(Women Airforce Service Pilots)。

二戰期間陸軍女子軍團打字員在工作(照片:公有領域)
二戰期間共有約35萬女性身著制服在美軍服役,主要承擔非戰鬥角色以便讓更多男性參與戰鬥:她們繼續從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同的文職工作,但也駕駛車輛、修理飛機、在實驗室和密碼領域工作、擔任無線電和電話接線員、安裝降落傘、試飛飛機甚至訓練男同事空戰戰術。
此外女性還在軍中擔任護士,陸軍護士軍團(Army Nurse Corps)由國會於1901年正式成立,由陸軍醫療部(Army Medical Department)領導。一戰期間約有2萬名護士在軍中服務,二戰期間在軍中服役的護士人數大幅度增加,陸軍護士軍團有5.7萬人、海軍護士軍團(Navy Nurse Corps)約有1.1萬人,其中許多人在前線工作,有些人甚至獲得了戰鬥勳章。

女子航空勤務飛行團的女飛行員們(照片:美國空軍)
按照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有軍種都強調女性在軍隊中應具有女性氣質:制服包括裙子而不是長褲,指甲油、化妝品和女性發型不僅被允許而且受到鼓勵。但除了對女性特質的關注之外,女性最終被認可為武裝部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由於女性在二戰期間的奉獻精神與所起的作用,為後來的女性正式成為軍人鋪平了道路。

海軍士官斯塔爾正在檢查海上攻擊直升機尾槳和翼片(照片:美國海軍)
1948年6月杜魯門總統簽署了《女性武裝部隊一體化法案》(Women’s Armed Services Integration Act),新法的透過在女性軍人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法允許女性加入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新成立的空軍成為正式軍人並擁有永久身份,不過該法也同時禁止女性軍人參與戰鬥,此後直到2013年禁止女性直接參與地面戰鬥的禁令被取消,為女性軍人全面加入戰鬥崗位鋪平了道路。2015年五角大樓宣佈,自2016年1月起所有軍事工作和戰鬥角色都將向女性開放,意味者女性在軍中擔任的角色終於與男性一樣,不分你我。
https://share.america.gov/zh/wild-geese-the-evolution-of-womens-roles-in-the-u-s-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