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小編注
L同學家在國內,就讀寄宿美高,從低年級階段與海狸合作,在今年的早申請中,L同學成功斬獲耶魯大學的錄取!下面是L同學的小檔案和申請經歷分享,Ta沒有大獎,在暑期專案申請中也飽受挫折,但卻在蛋白質和文學的優雅表達中發掘出一條自己的獨特道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BG
L同學小檔案
1. SAT: 1550
2. 獎項活動:Scholastic 金獎和美國之聲獎,UChicago RIBS 生物夏令營

Q&A
圓夢時刻:風平浪靜下的暗流湧動
直到放榜那天下午之前,我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天的到來。雖然早就知道 12 月 17 號是放榜日,但上午我依然跟平常的心態一樣。主要是因為那段時間正好趕上 final week,我需要忙著準備期末考試,而且第二天正好有一個拉丁考試,所以我的注意力幾乎都放在複習上了。
下午回家後,緊張的情緒才開始慢慢浮現。為了讓自己平靜下來,我聽了會兒歌,又複習了一會兒拉丁,試圖分散注意力。真正緊張起來是在放榜前半小時,那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就像當初查競賽結果或夏校錄取結果一樣。我甚至調侃自己,如果早申沒進,那 RD 就直接申滿 20 所大學好了(笑)。
當時,我是一個人開啟的結果。我並不知道耶魯的 Acceptance Letter 是什麼樣子,還以為會有電子綵帶,但開啟之後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影片。剛點開時,我還沒反應過來這意味著什麼,直到幾秒鐘後才意識到——如果是 defer 或 reject,耶魯應該不會特意做個影片吧(笑)。
兩三分鐘後,我爸媽也回到家了,得知我錄取後,他們也特別激動。激動與喜悅過後,我也終於長舒了一口氣,緊繃了一整天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然後,我就和海狸的老師一起去頭腦風暴普林斯頓的文書了,繼續奔赴下一個目標。

選校心路:理想與現實的抉擇
早申時,我在普林斯頓和耶魯之間糾結了很久,直到訪校後才終於下定決心選擇耶魯。那是我們計劃很久的訪校旅行,我爸媽帶著我和弟弟從紐黑文一路開車,參觀了美東的幾所大學,而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耶魯。
一踏入校園,我就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彷彿這裡自然而然地吸引著我。我也知道,耶魯一直以其深厚的人文氛圍著稱。但在實地參觀後,我發現它的學術資源其實非常均衡——不僅有新修的博物館,還有專注於STEM的研究設施和中心。這讓我意識到,耶魯並不僅僅是一所人文見長的學校,近幾年在STEM 領域的投入也相當可觀。
普林斯頓是我的夢校,但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我最終認為耶魯對多學科探索上的支援更適合我的早申請,於是做出了REA耶魯這個決定。

耶魯大學的新科學中心
Q&A
低年級活動:孤注一擲不如多線並行
10 年級暑假,我參加了芝加哥大學的RIBS夏校。這是我第一次在美國大學實驗室進行生物實踐,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段美好的時光讓我覺得,或許未來在芝加哥的任何經歷都無法超越那個夏天帶來的快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芝加哥大學為夏校學生提供了 ED0 申請機會,但我不想過早“安頓”下來。經過深思熟慮,我最終放棄了這一選擇,也因此在早申耶魯後,仍決定嘗試申請普林斯頓。
相比之下,我的11 年級暑假則經歷了一次“反轉”——沒有申請上任何夏校,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加上已兩年未在科研競賽取得滿意的成績,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相比那些更有經驗、更專注於鑽研的同學,我是否在生物方面不夠突出?甚至,我也開始思考,相較於寫作或環境,生物是否應該仍是我申請中最重要的部分,儘管我投入的時間幾乎是寫作的兩倍。
雖然經歷了這次挫折,我依然充分利用暑假完善計算機生物專案、訪校、創作非小說類作品,並將部分作品投稿至 Scholastic。同時,我投入大量時間深入思考和打磨申請文書。我為主文書設計了四個版本的大綱,最終選定一個進行精修。而耶魯的小文書更是反覆打磨,修改次數甚至超過主文書。最“刺激”的是,直到 11 月 1 日耶魯截止日當天下午 4 點,我才完成最終修訂,並在晚上 10 點多正式提交。整個過程漫長,但我仍然享受寫作的過程,因為我一直希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展現自己最好的水平。
回顧整個低年級階段,在生物和創意寫作之外,我的核心主題始終是環境保護。我的合成生物學專案幾乎都與環境相關,例如利用生物手段解決重金屬汙染,或減少農產品中殺蟲劑、除草劑對環境的影響。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生物研究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這一興趣也受到家庭影響——我和弟弟長期參與環保志願活動。這些與自然接觸的經歷不僅深化了我對科研的理解,也滲透進了我的文學創作,讓我在不同領域表達自己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除草劑對環境的影響
文書創作:寫出真我,保留獨特
對於主文書,我一直很堅定自己要寫的內容。從最初的四個大綱中,我最終選擇了一個與我成長最緊密相關、對我人生影響最深刻的經歷來展開。相比小文書,我對主文書的方向更為篤定,因此在修改過程中並沒有像小文書那樣進行太多的打磨。我只是儘可能真誠地表達自己想傳達的內容,而這樣的創作過程本身就讓我感到滿足。
但對於小文書,我希望它不僅僅傳遞個人資訊,而是能與學校的核心精神產生更深層次的共鳴。因此,我不想寫得太過俗套或普通,而是希望從自己最精彩、最有意義的經歷中提取素材,讓招生官透過具體的故事認識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耶魯的idea that excites you這篇文書。我以“邊與形”為主題,結合了自己對生物蛋白質的興趣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表達了“蛋白質的表達(expression)與文字的表達同樣優雅”這一想法。這篇文書很好地展現了我的跨學科背景,以及我在兩個領域的深入投入,我也覺得它能代表我的學術興趣和思維方式。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另一篇關於element of experience的短文書,我選擇以 storytelling為核心,並將其與我對明信片的熱愛以及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志願經歷結合。講故事一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對錶達的理解也與眾不同,因此我希望透過這篇文書呈現這一特點。這篇小文書我修改了很久,從選材的組合到表達角度,再到最後的打磨,都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最終的成品讓我非常滿意。雖然這個主題也出現在其他學校的文書中,但在耶魯的版本中,我融入了更多與自然相關的經歷和感悟,使其更具層次,哲思,和抽象性。我覺得這正是我與耶魯契合的地方——耶魯似乎更偏好從生活中的平常經歷中發現閃光點,並用獨特且真誠的表達方式去解讀這些經歷對個人的意義,而這也正是我寫作時熱愛並希望傳達的關於自己的東西。

蛋白質的結構和表達
海狸的幫助:靈魂導師與三年的支援
海狸的幫助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文書建議的層面,更像是靈魂上的導師。其中,海狸的BSQ對我還是非常有啟發的。我當時寫到大約三分之一之處的時候,字數就已經有兩萬字了。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過程讓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思考哪些瞬間真正閃光。這些“閃光點”不一定要是特別宏大的事件,往往藏在那些細膩、真實的經歷中。而在這一點上,海狸的老師和我的想法非常契合,他們也一直給予我很大的支援。
比如,在與海狸老師討論普林斯頓的小文書時,他們問我想寫什麼內容。其中一題是關於“你在大學想新學習什麼”。我當時特別堅定地回答:“我很想學開賽車。”本以為顧問老師可能會覺得這太莫名其妙瞭然後建議我換一個更學術化的主題,結果他們立刻表示這個點特別棒,很獨特,能夠很好地展現我的個性。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普林斯頓一直是我的夢校,所以我希望在文書中呈現最真誠的理念。相比耶魯的文書,寫給普林斯頓的這篇可能沒有經過幾個月的打磨,但卻是最能展現我的本真的一篇。我也很期待最終的申請結果。
除此之外,海狸在情緒管理和關鍵選擇上也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援。
去年 3 月,是我科研競賽第二年沒有晉級,同時夏校的錄取也很不理想,對我的影響很大。當時我非常焦慮,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生物,轉向其他專業選擇。但那時候,海狸的顧問老師和低年級老師都堅定地鼓勵我堅持下去——他們認為,這條路是我多年磨礪出的選擇,不該輕易放棄。同時,他們也建議我結合自己對寫作的興趣,進行更多的探索。
現在回頭看,這個建議對我來說很重要。我覺得很幸運,自己並沒有在生物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但也沒有輕易放棄這份堅持多年的熱愛。最終,能夠將我的寫作特長與生物經歷結合,成為我在申請中最獨特的優勢。如果一開始我只選擇英語專業,而沒有生物背景,我的故事不會這麼特別;如果我始終只做生物研究,而忽略自己在創意寫作方面的天賦和熱愛,我也不會真正“stand out”。這兩者對我來說,確實缺一不可。

過來人建議:把握機會,合理規劃,專注當下,不留遺憾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覺得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儘可能抓住眼前的機會,而對於已經做完的事情,不要過度焦慮。特別是在申請過程中,這一點尤為重要。
無論是決定 ED/REA 申請,還是規劃整個早申請,都不只是關於“我一定要進”某所學校。更重要的是合理地選擇學校,確保你的早申請中有合適的保底和匹配院校。如果盡力把握住了眼前你能看到的所有機會,即使最終沒有被衝刺學校錄取,你也能在被錄取的匹配/保底學校裡開心地度過四年。因此,提前規劃選校非常關鍵,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僅僅是“衝頂”名校。
此外,申請完成後,也沒必要過度焦慮。我當初提交完申請後,整個人就輕鬆了很多,沒有一直想著“萬一進不了怎麼辦”。我覺得最好的心態就是——專注當下,把每件事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只要你已經付出了全部努力,就要相信無論結果如何,都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

報名或諮詢海狸學院專案請長按下方二維碼,填寫海狸報名諮詢表,並勾選感興趣的專案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諮詢海狸各類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