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士尼獅子王空降溫哥華 現場感受百老匯頂級絕美盛宴

今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美國阿拉斯加陷入緊張。當地時間7月16日中午12時38分,阿拉斯加半島以南的太平洋海域發生7.3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地震瞬間,大地劇烈搖晃,居民家中的監控畫面顯示,傢俱劇烈晃動,甚至攝像頭都被震落。緊接著,刺耳的海嘯警報響徹沿海城鎮,數千名居民在警方的指揮下迅速向高地撤離。
地震發生後,美國國家海嘯預警中心立即釋出警報,覆蓋阿拉斯加西南沿海地區,包括科迪亞克島、阿拉斯加半島及阿留申群島部分割槽域。
當地居民透過手機簡訊和警報聲收到緊急通知,紛紛帶著家人冒雨向內陸撤離。社交媒體上的影片顯示,人們沿著坡道快速行進,背景中還能聽到海浪拍打的轟鳴聲。
科迪亞克市的警方表示,警報範圍內的所有社群都啟動了疏散程式,部分學校臨時關閉,學生被轉移至安全地帶。
美國海岸警衛隊也迅速行動,將駐科迪亞克基地的人員撤離至高地,並安排空中待命支援。儘管90分鐘後警報降級為海嘯提醒,但專家警告沿海地區仍可能出現異常海浪,居民需保持警惕。


此次地震並非孤立事件。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顯示,主震後還發生了多次餘震,震級在2.7至5.2級之間。
阿拉斯加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全美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1964年,該地區曾發生9.2級大地震,是美國曆史上最強地震,引發毀滅性海嘯,造成數百人死亡。
儘管此次地震未造成重大損失,但科學家強調,阿拉斯加的地質活動仍不可小覷。阿拉斯加地震中心專家邁克爾·韋斯特表示:“今天我們是幸運的,但未來仍可能面臨更大威脅。”

儘管此次地震未直接觸發加拿大BC省的海嘯警報,但專家警告,阿拉斯加的地震活動可能對BC省的地質穩定性產生影響。
加拿大BC省位於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之一——卡斯卡迪亞俯衝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該區域曾於1700年發生9.2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毀滅性海嘯,影響遠至日本。科學家預測,未來50年內,該斷層再次發生7.1級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37%。

如果卡斯卡迪亞斷層發生9級地震,溫哥華島西北部將在短短20分鐘內遭遇第一波海嘯襲擊,初始浪高可達1.8米,隨後可能形成高達12米的巨浪。更令人擔憂的是,海嘯流速可能超過每秒1.5米,足以沖垮沿岸建築並威脅海上船隻。
相比之下,大溫地區的海嘯風險較低,但三角洲和白石鎮仍可能在3小時後受到幾英尺高的海浪影響。儘管如此,BC省應急管理部門仍呼籲所有沿海居民熟悉撤離路線,並準備應急包,以防不測。

近年來,BC省政府已升級地震早期預警系統,可在強烈震動發生前提供幾十秒的警報時間。此外,“高地徒步”(High Ground Hike)等應急演練活動正在多個社群推廣,幫助居民熟悉逃生路線。
地震學家指出,BC省近年來小震頻發,僅過去3個月就記錄了超過50次2.5至4.8級地震。這些頻繁的地殼活動可能是更大規模地震的前兆。一旦卡斯卡迪亞斷層破裂,溫哥華、維多利亞等城市將經歷長達5分鐘的劇烈震動,列治文等低窪地區甚至可能因地基液化而塌陷。

如何應對地震與海嘯?
地震發生時:立即採取“趴下、護住、抓牢”(Drop, Cover, Hold On)的姿勢。
地震停止後:若身處沿海地區,迅速前往至少高出海平面20米的高地避難。
應急準備:每個家庭應備好“拿了就走”應急包,內含食物、水、藥品及重要檔案。
阿拉斯加的地震再次提醒我們,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活躍性不容忽視。BC省作為高風險區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科學家無法預測地震何時發生,但我們可以透過充分的準備,將災難的影響降至最低。
來源:
https://abcnews.go.com/US/72-magnitude-earthquake-rattles-sand-point-alaska-prompting/story?id=123814339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25/07/16/earthquake-alaska-tsunami-warning/85248913007/

多個LMIA現成批文 最快5個月移民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