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紀錄片錄音師 科嵐
PART 01
照明裝備的必要性
REASON
我一直認為影視工作者是一個極為專業的群體,不論工種或者職位,我們都應該是具有非常強的生存能力,熟練使用工具和裝備的“武器大師”,在長年顛簸無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必須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如何選擇和使用好的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護自身安全是每個影視工作者的必修課。
這和戶外愛好者對於裝備的喜愛和追求是不謀而合的,我們的工作裝置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飯碗,而隨身的裝備則更像是我們親密的夥伴,我將會以幾個專題文章,來向大家推薦我集合以往經驗尋找到的適合錄音師和影視工作者的好裝備,他們涵蓋了不同的使用領域:照明、生活、急救安全和工具。
那麼這期文章我要向大家推薦的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配備的——照明裝備。
人善智而不善力,我們人體的功能在自然界裡去橫向比較,每一個部位都是孱弱的,就比方說眼睛吧,人眼在弱光條件下的視覺能力會大大折扣,並不會像貓頭鷹或者蜥蜴那樣有超強的夜視能力。但好在人類能使用工具,正是各色各樣的照明裝備才讓我們能在漆黑的環境中規避危險。所以作為長年在不確定環境中工作的影視工作者,照明裝備應該是人人都應該配備的。
此次結合我多年的持續使用經驗為大家推薦四款來自 NITECORE 奈特科爾的照明裝備,他們有不同價位和不同使用場景,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選擇。
PART 02
NU11 帽夾燈
NITECORE

這款照明裝備我想把它推薦給所有在工作的時候喜歡帶鴨舌帽的老師們。

NU11是一款專門為鴨舌帽設計的帽夾燈。

說起來也挺好笑,錄音師的很多裝置和釣魚佬的裝備出奇的默契。比如我一直使用的這款路亞盒,來自MEIHO 明邦。

它非常適合用來收納無線話筒安裝耗材,例如 Topstick貼紙、BBI 貼紙、BBI 防風毛片、Viviana 海綿貼紙、話筒夾、內衣夾等等…我平時就把他揣在工裝褲的大口袋裡面,隨取隨用。

記得在拍攝紀錄片《水邊人》時,我掏出這個盒子給當天拍攝的幾個在塞納河邊釣魚的小夥準備安裝無線話筒,他們像找到了同志一樣指著我的盒子說:oh fisher box fisher box!

事後他們還非常熱情的教我如何釣路亞(笑)

而這款燈具最開始也是為了露亞釣魚而設計的,為了方便在垂釣時照明,帽夾的設計解放了雙手,這非常符合揹包錄音師的需求。
僅有 41 g 的質量讓它的攜帶毫無壓力,要知道單節愛樂普電池都有 30g,這個質量幾乎就是多帶了一節電池而已。


攜帶沒有壓力我覺得是讓大家常備照明裝置的一個前提,特別是揹包錄音師的負重往往都是精打細算的。
照明能力方面,NU11正面配備一顆白光 LED 和一顆紅光光源


這顆白光 LED 最大可以提供 150 的照度,分為高低兩檔。
配備紅光光源是有講究,從垂釣的角度紅光更不容易驚擾魚群,同時紅光也是對人眼刺激最小的光源,紅光可以讓失去光源之後的人眼更快的適應黑暗,調整“光圈”。因此很多軍隊艦艇的艙室、航母停機坪的照明燈都是橘紅色或者紅色的。

聯想到由於黑白膠片對紅光不敏感的物理特性,NU11的紅光模式不知道能不能作為移動式暗房的照明,如果有膠片攝影師感興趣可以測試一下。

除此之外NU11 還具有揮手感應功能,這在頭燈類的照明產品內非常常見,NU11 也不例外,在燈頭正面的兩側有兩個紅外感應器,單獨遮住一個是無法觸發感應的,要同時遮住兩個才會生效,這是為了防止誤觸發。

而頂部僅有兩個按鍵,一個是電源按鍵另一個就是感應功能的開關。

短按電源按鈕會在高亮——低亮——紅光常亮——紅光閃爍——關閉這幾個檔位上進行迴圈切換,遺憾的是 NU11 並不具備檔位記憶功能。但具有快速關閉功能,開啟燈光 3 秒後無操作,下次點按電源鍵將會立即關閉燈光。
實際測試中,我發現即使是亮度較低的低亮檔也完全可以滿足基礎照明的需求——在漆黑的環境裡,使用雙手把收回來的無線整理好放進包裡收好。而高亮檔則比微弱的手機電筒燈光亮的多,對於夜間行走這樣的場景更加合適。
NU11 內建鋰電池,透過燈尾的 TypeC 介面進行充電, 4 格燈光指示當前電量。

在續航測試中使用高亮檔位的 NU11 保持了 6 個小時以上的持續點亮世界,中亮檔位更長。從空電充至滿電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NU11 的背夾還有 7 角度的旋轉功能,配合附贈的頭戴我們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個不需要帽簷的普通頭燈。


我個人的使用經驗是建議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旋轉結構,倒置安裝在帽簷上,這樣就可以調整燈光角度,以便於讓燈光打在不遠的地面上或者是正在操作的手上。

作為一款戶外燈具,NU11 具備 IPX5 防水等級,無懼小到中雨,當然也包括中等的人造灑水降雨。
PART 03
MT21C 拐角手電
NITECORE

上一款 NU11 可以說是價效比王者,但倘若我們需要效能更強,續航時間、照度、易用性更好的照明裝置的話又該選擇哪一款呢?
記得幾年前我跟隨一位紀錄片導演深入大山,由於山中無法充電我們就帶上了這幾天要用的所有補給和裝置電池(這是最重要和最重的
),在幾天的拍攝中,夜間照明非常重要,山裡黑的早,夜晚活動和生活都離不開照明裝置,而我的頭燈由於續航問題,第三天晚上就變暗了,上個廁所都極為不方便,害怕掉到河溝裡了。
這給我印象深刻,於是我勵志要找到一個功能更加強大的照明裝備。

睡在護林員搭建的簡易窩棚中
我結合揹包錄音的裝置特點,終於是找到了被我稱之為揹包錄音師終極照明裝備的MT21C 拐角手電。


大家可以看到 MT21C 的外觀和我們平常的直柄手電最大的不同就是燈頭可以 90 度旋轉,玩過遊戲《THE LAST OF US》的朋友應該注意到過遊戲中主角使用的正是這種拐角手電

這在去年的同名影視劇中也有還原

可以說它幾乎成為了一種標籤,拐角手電最早源於二戰時美國陸軍,因為標準的長圓形手電筒在大部分情況下都需要士兵專門空出一隻手操作,而在極端情況下,士兵無法在雙手使用武器的同時,挪出一隻手使用手電,因此,美國陸軍將軍用手電筒改為了燈頭呈90度的倒L形手電,使用時可以掛在胸前,或放在胸前口袋內,或立於地面,解放雙手,擴音使用。

圖為《拯救大兵瑞恩》截圖
而MT21C拐角手電更是在老式固定拐角手電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可調拐角的功能,可以在直柄手電和拐角手電之間切換切角度。透過燈頭背部的限位點我們可以完成 5 種角度的段落式調整。

180°—90° ,適應更多的安裝情況和照明需求。
我將它稱之為揹包,錄音師終極照明裝備的原因就是在於它的拐角功能,可以快速安裝在我們的錄音揹帶上,並且解放雙手。錄音師的手不是拿著杆,就是在提裝置箱裝置包,所以能有一個解放雙手的照明裝置,在戶外拍攝的情況下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在暗光環境下準備無線、回收無線、整理線材,使用 MT21C 也非常方便。

負重進山,一隻手拿挑杆一隻手要穩定和保護錄音包
使用附贈的抱夾,可以掛在錄音揹帶的USB線材固定結構上。

我則是喜歡叫他放置在我胸包側面的附袋中,這樣更加穩固,胸包的妙用有非常多,就在之後的文章中,我會為大家介紹。


當然,大家如果使用的是 K-tek揹包或者是K-tke揹帶也可以選購手電筒molle包,將它安裝在 K-tek的 molle 掛著點上,可以 360° 旋轉,更加方便。

MT21C 配備一顆 CREE XP-L V6 LED 燈珠,最大可爆發 1000 流明的亮度,最大射程可達 184 米。說這些引數沒啥實際觀感,我拍攝了一個影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使用中還發現微光檔位非常適合在黑暗環境中看劇本,也很適合在帳篷裡面進行照明,這個亮度的光打在白紙上不刺眼,也剛好適合閱讀(圖片中過曝為自動增益造成)

MT21C分為五個照度等級:1000 流明、400 流明、190流明、50流明、1流明,也就是不同的亮度,這裡我主要想提一下 1 流明的節能微光檔位。
流明這個單位的意思是相當於幾隻蠟燭的光亮,1 流明即一根蠟燭的照度,這個光亮非常適合在極暗的環境中短時間閱讀紙質劇本或者通告單,抬頭脫離光源之後,又不至於久久無法適應黑暗,對眼睛的適應性非常友好。並且 1 流明有最大 700 小時的續航時間,各檔位具體引數在手冊裡面都有標註,我把他放在下圖中

除了上述的5 檔常亮調節,MT21C 還具備三種特殊功能:爆閃、信標、SOS
爆閃功能會你最大亮度快速閃爍,可以起到影響對方視線或者驚嚇動物逃走的功能。
信標功能則是以 3 秒為間隔閃爍,在戶外遇險時可以啟用這項功能快速標識自身位置便於同伴施救。
SOS 則是按照國際莫爾斯程式碼的三長三短的方式閃爍。
在再任何情況下(不論開關機)快速連按三次電源按鈕就可以啟用特殊功能模式,單次點按就可以在爆閃——信標——SOS 中迴圈切換。
也許是由於防水的要求,這款手電筒並沒有配備充電功能,而是使用可充電18650電芯進行供電,我們只需要對18650電芯進行充電即可,同時也支援CR123和RCR123兩種電池規格。我使用的是奈特科爾官方4000毫安時18650鋰電池,並且使用 3D 列印和 TP4056 模組為他製作了一個簡易的充電器。

續航情況是我比較關心的,因為一旦我需要帶上,因為一旦我需要帶上他就證明是進山或者說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拍攝,充電將會成為一個難題。

測試中使用1000流明的最高檔,持續點亮,時間是在一個小時以內。但正常使用情況並不會持續使用這麼久的時間的極亮檔位,我的體驗更多的是使用高亮黨和中亮檔。他們的續航時間分別是4小時半和8小時。
如果不是夜間徒步這種需要持續照明,僅是影視工作的這種斷斷續續的點亮照明的需求,我認為MT21C可以滿足 3-4 天一充的頻次,如果我再額外準備兩粒4000毫安時18650電池,那麼一週到10天的戶外拍攝照明就完全足夠了。
說到底,不論是換什麼型別的電池,可更換電池設計在戶外和影視工作中還是要比內建鋰電池要更加優異。結合長續航和可更換電池可以保證在惡劣條件下的持續能力。
MT21C的電量顯示功能非常的硬核,通常的電量顯示都是通過幾顆燈珠顯示餘量。而 MT21C 的電量顯示是透過電源按鈕下的LED燈閃爍表示電壓來體現的。
舉個例子:當我們單點電源鍵時,電源按鈕下的藍色LED燈會先閃爍三次隔2秒再閃爍三次,這就是當前電池電壓3.3V,如果先閃爍4次再閃爍1次,這邊是當前電壓4.1V,這種透過電壓來顯示電量餘量的方式更加的專業,精確度是±0.1V。

以下是18650電池電壓情況和實際電量之間的比值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至少我們要知道單電量顯示在3.5V以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充電了。

MT21C 自帶 IPX8 級別防水(水下兩米)所以他是可以在雨中使用的,即使是掉落在溪流之中只要及時撿起,不會對他產生任何影響。
除了使用抱夾安裝的方式,MT21的前半部分還有小掛鉤,可以使用登山扣掛在例如樹枝、帳篷頂等適合掛鉤安裝的地方。

並且電筒底部還有強磁部件,可以吸附在金屬物體上,並且非常牢靠,要用點力氣才能拿下來,比如錄製車輛引擎安裝無線麥克風的時候可以吸附在汽車引擎蓋上、拍攝地有金屬柱子可以吸附在上面照明整理裝置、吸附在辦公桌椅的桌腿椅腿上可以幫助我們安裝隱藏麥克風等等。安裝方式的多樣讓使用場景也變得多種多樣了。


總的來說,MT21C在照度、續航、功能、做工方面都都非常優異,其獨特的L拐角設計是揹包錄音師最好的掛載形照明裝備,如果老師只想在照明裝備上投資一次,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那麼MT21C是大家的不二選擇。可以說是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PART 04
NWL20 多用途工具燈
NITECORE

NWL20工具燈,我更推薦給使用sound car並且在大型劇組工作的老師們,從他的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出它並不是傳統的電筒造型,而是更“工業”的工具燈造型。

經典的NITECORE黑黃配色,整個機身由硬工程塑膠構成

正面有兩組照明燈結構,長條形的為泛光照明區,最大可以爆發出600流明的照度。
下面是聚光燈區域,由一個LED燈珠和聚光透鏡組成,最大可提供290流明,射程93米的光束照明。
NWL20底部為一個可旋轉180度的多功能掛鉤,共有7段角度可調

掛鉤一側是帶回彈復位的開口設計,使他可以不必穿過物體末端就可以直接掛住,比如樹枝這樣的地方。

調整角度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向下照明的頂燈,方便閱讀劇本、書寫場記表和整備裝置

之所以推薦給使用錄音車錄音師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掛鉤的背面帶有強磁,我們可以摺疊掛鉤後將它吸附在錄音車隔板的背面。
這樣可以非常好的為控制器提供持續的照明,也方便我們在黑暗的環境中工作。隨時取下來拉出掛鉤又是一個手持照明工具,用法非常多變。


不過從NWL20的形態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設計理念就是“安裝式”,適合安裝在某個地方進行持續的照明輔助。除了錄音車,還有更多的使用場景值得探索。


NWL20採用可更換電池設計,使用21700規格鋰電池供電

頂部的巨大的電池倉旋鈕是為了方便佩戴手套的時候也可以更換電池。

有意思的是,NWL20其本身就可以為21700電池充電,左側的 input TypeC介面使用快充頭就可以為電池充電了,這點可能是考慮21700電池的充電器不易獲取,保有程度也不高,所以為了方便大家不用再購買充電器而設計的,這點很細心,點贊。NWL20標配了NITECORE的5000mAh 21700充電鋰電池。

充電時長大概是3個小時左右,5V2A 10W功率,充滿一次電池可以在泛光模式—低亮下點亮超過個8小時。
個人感覺低亮度檔位作為錄音車照明在黑暗的環境下已經足夠了,所以按照這個續航成績幾乎可以做到三天一充的程度。
泛光照明的檔位是在中亮——高亮——低亮——紅光長亮——紅光閃爍,大家也不用擔心頻繁使用低亮這樣的中間檔位需要每次按很多次進行調整,NWL20具備檔位記憶功能,在任意檔位停留超過3s,下一次點按將會變成關閉照明,再次開啟的時候會自動切換為上次關閉時所處的檔位。
聚光燈檔位分為高亮和低亮兩個檔位,長按側邊按鈕可以在泛光和聚光兩個檔位之間切換。
重量上NWL20本體還好,但組裝上電池之後稍微偏重一點,裸重為:150g,帶電池的重量為:230g,質量與一部手機相當,輕量化裝置,而是一款功能全、做工精湛的全天候照明工具,是一款有能力應對一切照明需求的主力裝備。
這也是為什麼我更推薦大型劇組和錄音車使用的比較多的老師選擇這款燈的原因之一。
PART 05
TIKI EDC 小手電
NITECORE

可能我比較懶吧,但是就照明裝置來說,目前能讓我覺得真的能稱之為泛用形EDC裝備的,不論品牌和定位,只有款NITECORE的 TIKI 微形手電是貫徹了EDC精髓的。

EDC(Ever Day Carry)每日攜帶裝備,現在已經形成一個圈子文化了,本意是自由組合搭配每日出門必備的工具或者裝置,所以這些工具的特點一般都是功能強大、輕便小巧、質量可靠。下圖是我目前的EDC裝備,以及為它們3D打印製作的彈力繩收納板。


處了 TIKI 之外還有打火機、指甲刀、一小節鉛筆、松木條,背面是一個索格的多功能工具和三隻三角龍熒光棒。
對於我來說,每天攜帶一些必要的工具出門或者工作,會讓我心理上有一些安全感,不管組合如何變換,我的EDC裡面是一定會有一個照明工具,那就是這隻TIKI
之前介紹NITECORE吹塵槍的時候我順便已經為大家簡單介紹了TIKI,這是一隻內建鋰電池的微型手電筒,全長只有55mm, 直徑為15mm左右,體積非常小巧,下圖是它和一節愛樂普電池的對比圖。

TIKI頭部為一顆LED燈珠以及聚光透鏡,在最強亮度下能爆發出驚人的300流明,我相信第一次使用TIKI的朋友都難以置信這麼小的手電筒居然可以這麼亮。
由於超小的體積和高亮度TIKI相對的短板就是續航,作為EDC裝備,每日通勤攜帶,並不是每天都需要照明,TIKE更像是符合應急照明的需求,平時放在包里根本沒有任何負擔,需要照明的時候拿出來就可以點亮。在沒有使用帽夾燈之前,在狹小環境安裝無線的時候,我都是用嘴咬著 TIKI 進行照明的。
TIKI也是我使用時間最久,攜帶次數最頻繁的照明裝置,我一直把他放在包裡,所以只要是出門都會帶上它。
我覺得它的優點已經蓋過了它的所有缺點了,就是小巧到極致的同時又保持不錯的效能,這就已經完全足夠了。這是我唯一一個強推所有影視工作者需要人手一個的必備單品!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