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勒岡州立法議會於4月29日星期二通過了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法案:未來彩票中獎者可以選擇匿名兌獎,姓名不再公開。
這項HB 3115法案於4月29日在州參議院以23票支援、5票反對輕鬆過關(更早前,3月17日,在眾議院以52票支援、1票反對透過)。

【表面上】打擊黑市轉售,堵稅務漏洞
按立法者的說法,該法案的出發點是要打擊一種“彩票黑產”:一些黃牛公司或個人以中獎金額的五成至八成,收購中獎彩票,再以原價兌領獎金,賺取差價。
更誇張的是,這些人還會將購票金額申報為“營業成本”,用來抵扣個人稅負。
原始中獎者也能從中“躺贏”:既能快速套現,又能規避州府在兌獎時對拖欠子女撫養費或政府債務的扣押措施,完美繞過“系統”。
因此,法案一方面禁止轉售行為,另一方面也不允許買家再把購票成本拿去抵稅。
【真正高能】匿名條款“悄悄塞進來”,幾乎沒人提問
然而,全場最“你估我唔到”的一幕是:彩票匿名兌獎的條款,是在後期由議員約翰·萊弗利(John Lively,民主黨)提出並悄悄加入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實質性辯論——既沒引發委員會激烈討論,也沒有在議會大廳掀起波瀾,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通過了。
根據新規定,彩票中獎者如果不簽署同意書,州政府將不得公開其姓名。這意味著,未來除非中獎者自己願意曝光身份,公眾將完全無從得知誰中了獎、獎金去哪了。
【支援理由】所謂“彩票魔咒”?但沒有俄勒岡的例子
支援匿名制度的主要論據是所謂的“彩票魔咒”:中獎者因為身份曝光,被網路騷擾、人肉搜尋,甚至人生崩塌。
聽起來很可怕,但唯一在聽證會上現身力挺的人,是一位名叫達裡安·斯坦福(Darian Stanford)的律師——他並沒有提供任何發生在俄勒岡州的實際案例。
諷刺的是,這位律師的客戶是一家總部設在馬耳他的線上“彩票快遞服務公司”TheLotter,業務就是代人購票、兌獎,自然最害怕中獎者資料曝光後引發監管介入。
於是,“隱私保護”在這裡看起來更像是一塊保護商業模式的擋箭牌。
【媒體調查】匿名將妨礙公眾監督與新聞調查
匿名制度還可能帶來更大的問題:媒體監督將舉步維艱。
去年,《俄勒岡人報》和 OregonLive 曾曝光一個案例:有數百萬美元的獎金,流向了一家澳大利亞公司,而調查線索正是來源於公開的中獎者姓名。
今後若中獎名單不再公開,類似調查恐怕連門都找不到。從公共監督角度看,這不是“保護隱私”,更像是“關掉燈”後繼續搖獎。
【歷史翻車】匿名法案曾在2019年胎死腹中,這次“改頭換面”成功過關
其實早在2019年,州眾議院就透過過一項想讓“強力球”等跨州彩票中獎者匿名的法案,但最後在參議院被當時的議長彼得·柯特尼(Peter Courtney)“雪藏”,未能付諸表決。
五年後的今天,這項提議不僅“死灰復燃”,還以“外掛條款”的方式偷偷塞進另一部法案中成功過關,不能不讓人佩服“技術流”的政治操作。
🧩結語:匿名到底保護了誰?
從打擊黑市,到匿名兌獎,再到媒體難以監督,一套“表面正義、內藏玄機”的組合拳,讓人不禁懷疑:這項新法案,到底是在保護中獎者?還是在為另一些人“遮風擋雨”?

由於法案在州眾議院和參議院都被高票透過,預計俄勒岡州州長科特克 (Tina Kotek)會將其簽署成為法律。
所以,以後小夥伴們還有機會中大獎嗎?
↓↓ 冷暖器維修 ↓↓↓↓留言評論比新聞精彩,歡迎指點江山!↓↓↓煎餅師傅波特蘭店 回味無窮↓餐館,報稅,超市,皮膚診所,快遞。↓↓↓↓↓↓








(↓美西記事公眾號 商業合作 ↓)
(↑ 別無分號,獨此一家。商機無限,先來先發達! ↑)

這個公眾號太好了,我要關注它!
—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 更多新聞在 malldo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