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前陣子,北京小學生的新學期課表上了熱搜,很多家長曬圖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只有寥寥幾行字,裡面的資訊量可真不少。總結下來,我發現4點主要的變化。
1. 英語課時大大減少。三年級的英語課表,一週只有2次英語課,相比於之前每天的英語課,這真是和新課標死死對應上了。

看看2022年版的新課標要求,英語課時佔比僅剩下6%~8%。

2. 語文課佔據絕對主科地位。
從課表的安排就能一眼看出,一週6次語文課。還有的學校會安排一節閱讀課和國學課。

因為語文是立身之本,而且得閱讀者得天下,對於國學和語文的重視,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體育與健康,幾乎每天都有。
這也剛好符合了最近的北京中考改革的趨勢,將體育成績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而且體育佔比多達70分。

看來我們在注重孩子學術發展的同時,不能再忽略孩子的體格發育和體育技能了!
4. 特色課程豐富,重視音樂、美術和科技
記得我們小時候也會有音樂課、美術課,但是可憐的每個禮拜只有一次,好像還是輪流上的。有時候語數英老師還會霸佔我期待已久的音美課,臨時加碼。
但是看看現在的課表,音樂、美術、書法、資訊科技、科學,換著花樣每天都有,有的(比如音樂和美術)一週竟要上兩次,簡直逆襲!
這樣的理念和美國小學如出一轍,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審美力,注重孩子的綜合能力發展。
其實我上週還寫過一篇有關“藝術審美”的文章,但是閱讀量少得可憐。
但在如今的課表安排下,相信越來越多的家長會開始重視孩子的藝術啟蒙,期待培養出一雙雙懂得發現美、感受美的眼睛。
曬完了北京海淀區的課表,我想給大家曬曬美國小學生的課表。
透過課表的對比,我們或許可以感受下兩國的課表安排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先來看看美國小學一年級的課表:

英文課是絕對主科,就好比我們把語文課當做主科一樣。但是美國小學的英文課更加細分,分為閱讀課(reader's workshop)、寫作課(writer's workship)、書寫課(handwriting)、單詞課(word work)、讀書課(read aloud)等等。
除了英文外,數學也是主科,每天都要上。而其它的科目如科學課、社會課、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等特色課,老師會穿插在一週的學習安排之中。
記得我們小時候上課,一節課通常40~45分鐘。但是我們發現:美國小學的課表每節課的時間卻是不固定的。
這是因為美國小學通常只有一位老師教授全天的課程,老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安排每天的課表和每節課的時間,老師對於課程安排有著更多的靈活度。

你看一年級的數學課有60分鐘,而閱讀課只有40分鐘。畢竟一天只有一個時段是給到數學的,所以時間長一點,也完全說得通。



加州的小學生從3年級開始會參加州立的英文、數學和科學考試,所以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中更加註重科學思維的訓練。
這裡還有個有趣的發現,我們看到美國老師特別安排了RTI的課程。
什麼是RTI呢?它是Response to Intervention的首字母縮寫,也就是進行干預教學
,主要針對那些成績比較落後,某項技能比較欠缺的孩子。

看完了中美小學課表的對比,我有幾點體會和思考:
1. 對語文和科學的重視。
不知道咱們國內的語文課是不是能更加細分一些?

(美國某小學5年級課表)

在科學課中融入數學和工程的元素:

這種學科間的融合,可以將知識融匯貫通,注重知識的應用,而非死記硬背。
2. 每節課的時間: 固定 VS 靈活

從之前的每週5節英語,減到每週2節、甚至只剩下1節英語課…

我們看看北京中考英語的分值:

還有高考英語的分值:

這讓很多家長意識到:如今的英文學習不能再單純靠學校了,一定需要的是家庭的努力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