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早,一條新聞在外網上刷屏了。
愛潑斯坦“蘿莉島”案的關鍵證人、在17歲時被愛潑斯坦安排給英國安德魯王子性侵的受害者——維吉尼亞·朱弗雷,在澳洲自殺身亡。

(安德魯王子、維吉尼亞、愛潑斯坦)
4月25日,維吉尼亞的家人釋出了訃告:
“維吉尼亞是對抗性虐待和人口販賣的勇敢戰士,她曾點亮無數倖存者的希望。最終,虐待帶來的痛苦太沉重,她再也無法承受。”

但她的死,顯得格外詭異。
幾周前,維吉尼亞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自己被一輛以110公里時速行駛的公交車撞到,醫生告訴她只剩幾天可活。

(3月的車禍現場)
可那場事故,官方描述只是一次“小碰撞”。
沒過多久,她真的去世了。
這一切,不免讓人聯想到更多陰謀。
維吉尼亞·朱弗雷,是愛潑斯坦案最重要的受害者之一,沒有之一。
她1983年出生於美國加州,成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從小遭受虐待,還曾離家出走,被性販子盯上。

14歲時,她在父親幫助下,進入特朗普的海湖莊園打工。在那裡,她遇到了英國名媛吉斯蘭·麥克斯韋爾。
麥克斯韋爾瞭解了她充滿創傷的童年後,認定她是一個“放蕩的女孩”,將她介紹給了美國富豪傑弗裡·愛潑斯坦。

(愛潑斯坦和麥克斯維爾)
愛潑斯坦表面上是金融家,實際上靠性侵和控制未成年女孩,經營著一個秘密的性交易網路。他把女孩們送到自己的私人島嶼“蘿莉島”,供自己和朋友們侵犯。

從2000年到2002年,維吉尼亞成為了愛潑斯坦的“女孩”,經常在他的安排下“服務”精英人士。
2001年3月,她被安排給了安德魯王子,還留下了一張後來轟動全球的照片——安德魯王子摟著她的腰,旁邊站著將她拐進這個骯髒圈子的名媛麥克斯韋爾。

那段時間,她雖然見識了最頂級的富豪圈,乘坐私人飛機環遊世界,但她從來沒有被當作一個人對待,被愛潑斯坦的權貴同夥像“水果盤”一樣輪流使用。
她形容那是一段“邪惡而可怕的時期”,無法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知名人士會默許,甚至參與這樣的罪行。
最終,在絕望中,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毅然斷絕了與愛潑斯坦的聯絡,移居澳大利亞,試圖開始新的生活。

但過去,並沒有真正放過她。
2005年,一名14歲女孩舉報了愛潑斯坦。警方找到維吉尼亞,希望她提供證詞。
然而,愛潑斯坦透過金錢和關係,僅以輕罪認罪,2008年輕鬆脫身。
這一切深深打擊了維吉尼亞——為什麼那些傷害過她們的人,可以這樣輕易逃脫?
2009年,她以匿名身份,聯合其他受害者起訴愛潑斯坦,同時指控名媛麥克斯韋爾參與招募未成年少女。

但到了2010年1月7日,在女兒出生那天,她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不再匿名,公開發聲。
這個決定面臨巨大風險,控訴本身就相當於把傷口痛苦地一次次翻出來,面臨質疑。
她像是以卵擊石一樣,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15年抗爭。

維吉尼亞不停地發聲,講述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受害者站出來。
隨著媒體的持續揭露,案件捲入了安德魯王子等歐美重量級人物,震驚全球,也讓世人第一次直面隱藏在權力背後的黑暗。

2019年,愛潑斯坦在紐約被重新逮捕,罪名是組織未成年少女賣淫和性交易。
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庭,就在監獄中“自殺”。官方說是自殺——但到底真相如何,沒人知道。

愛潑斯坦死了,安德魯王子仍在。
2019年10月,維吉尼亞接受了BBC採訪,詳細講述了她被安排給安德魯王子的那段經歷。

2019年11月,安德魯王子迫於壓力也接受了BBC訪問。
但他語無倫次、前後邏輯不通的說辭遭到強烈抨擊,之後直接被英國王室除去職位,半流放至今。

2022年,安德魯選擇與她庭外和解,支付了未公開金額的賠償金,但他始終否認有過不當行為。

之後,維吉尼亞在西澳大利亞定居,與丈夫和三個孩子一起,過上了安靜的生活,逐漸淡出了媒體的視線。
而時間一晃,就到了今年……

據報道,維吉尼亞在2025年初和丈夫分居,經歷著一場“混亂的離婚”。
兩人為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爭搶,而她的丈夫拿到了完全的撫養權,維吉尼亞甚至還在2月違反了一次限制令,被法院要求受審。
3月22日,維吉尼亞還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張孩子們在海灘上玩耍的照片,並配上了一段看起來充滿絕望的話。
她寫道,有人用謊言毒害了她的孩子,讓孩子們疏遠了她。

她在帖子裡說:
“我可愛的孩子們根本不知道我有多愛他們,他們被謊言矇蔽了。我非常想念他們。
41年來我經歷了無數磨難,但這件事比什麼都痛苦。
傷害我、虐待我,都可以,但不要帶走我的孩子。我的心徹底碎了,每一天,悲傷都在加深。”

那時,人們並沒有關注到這個訊息——但一週之後的3月30日,維吉尼亞突然在Instagram上釋出了一張自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稱醫生告訴她只剩下四天可活。
她說自己的車被一輛以每小時110公里速度行駛的校車撞上,事故發生在她珀斯北部的農舍附近,導致她腎臟衰竭。
維吉尼亞說,這是她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年”,並曬出了病床上的照片,臉和胸口有明顯的瘀傷。

然而……奇怪的是,《每日郵報》澳大利亞版採訪了事故當時的公交車司機羅斯·芒斯和目擊者,他們都證實——那次只是一次“小擦碰”。
警方記錄也顯示,3月24日確實發生了一起輕微交通事故,但沒有任何人員受傷。
西澳警方告訴《人物》雜誌,事故地點位於珀斯以北12英里處,涉及一輛巴士和一輛汽車,且事故屬於“小型碰撞”,沒有傷亡,也不會公佈涉事人員姓名。

但三天後,維吉尼亞的發言人出來澄清,說她“發錯了”,本來是想發在私人Facebook,而不是公開到Instagram。
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是維吉尼亞的“苦肉計”——她希望藉此讓孩子們來看望她。
家人補充說,當時校車司機開著滿載學生的車離開了現場,維吉尼亞受傷後只能自己回家,後來病情惡化住進了醫院。
4月7日,她出院了,沒有和等候她的媒體溝通。

再然後,就是4月25日,她忽然在家中“自殺”身亡。
週五晚上9:50左右,緊急服務部門接到報警,稱一名女子在內爾加比的一處住所失去意識。
警察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進行了緊急搶救,但最終,41歲的維吉尼亞還是被宣佈死亡。
警方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死亡沒有可疑之處。

週六早上,有親友抵達維吉尼亞位於Ocean Reef的六居室海邊豪宅。
一名男子和一名穿著深色連帽衫的女子開著一輛黑色皮卡車到達,車輛據說是她前夫羅伯特的,但羅伯特本人不在車上。
男子手裡提著幾盒蛋糕,和女子一起走進了房子。
稍後,維吉尼亞的家人正式釋出宣告,確認她自殺身亡。

宣告中寫道:
“維吉尼亞在反對性侵和性販賣的鬥爭中是一名無畏的戰士。
最終,長年的痛苦和傷痕,讓她無法繼續承受下去了。”
儘管官方給出了結論,但許多人仍然心存疑慮。
“除非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否則永遠不要妄加評判。弗吉尼亞的死是一場悲劇,她勇敢地站出來反對世界上一些最有權勢的人。安息吧。”

“(她曾經說)我要公開宣告,我絕對沒有自殺的念頭。我已經讓我的治療師和家庭醫生知道了——如果我出了什麼事——為了我的家人,請不要放任不管我的事,請幫助我保護他們。太多邪惡的人了。”

“很多人指責她“博眼球”和“斂財”。直到她去世後,這種論調才有所改變……真是令人難過。”

愛吃瓜的馬斯克,也轉發了一條陰謀論的討論:

希望她真正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