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中國留學新生列出一長串澳洲體驗清單躍躍欲試

近日,澳洲高校新學期陸續開學,新一屆中國留學生即將啟程赴澳,面對人生全新的篇章,每個人內心五味雜陳。記者採訪了幾位即將前往悉尼大學和悉尼科技大學的留學生,聽聽他們的真實心聲。
圖源:網路
北京小夥:爭分奪秒練習英語以適應新環境
“對我來說,這就是人生中的下一步。”
張濤,22 歲,來自北京,即將前往悉尼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碩士課程。與一些滿懷焦慮或激動的留學生不同,他的態度顯得格外平靜。
“我已經做了,查閱澳大利亞的生活資訊、租房情況、課程安排等。現在更多是等著出發,沒有太多波動。”張濤說。他最近的日常仍然保持規律,白天學習英語、閱讀國際新聞,晚上和朋友聚會聊天,並沒有因即將離開而特別改變什麼。
圖源:網路
不過,當談及即將面臨的挑戰時,他還是流露出一絲擔憂:“課堂上的學術討論可能會有點難適應,尤其是涉及專業術語時。我在國內已經儘量訓練自己的英語能力,但真正融入全英語環境,肯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張濤已提前聯絡了幾位在悉尼大學讀書的學長學姐,向他們請教如何快速融入課堂。“他們建議我多參加學校的研討會和社交活動,這樣不僅能提高英語水平,還能交到朋友。”張濤表示,他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
上海姑娘:即將離家,突然愛上爸媽的嘮叨
“家裡人的每一句話,我現在都格外珍惜。”
李瑾,21 歲,來自上海,即將入讀悉尼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過去幾周,她的情況一直處於複雜狀態,一方面對留學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卻越來越捨不得家人。
圖源:網路
“以前總想著出國多好,可以自由自在,但真到了要離開的這一天,才發現自己還是很依賴家人。”李瑾說,每次吃飯時,父母都會叮囑她到了澳洲要注意安全,遇事要冷靜處理,甚至連如何在超市挑選新鮮蔬菜都詳細交代。“這些話聽著很瑣碎,但現在聽一次少一次,我越來越珍惜。”
儘管如此,李瑾仍然對澳洲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嚮往。她已經加入了悉尼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新生群,結識了一些未來的同學,並計劃在抵達後儘快適應學習環境。“我希望能學到最前沿的計算機技術,未來回國後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她堅定地說。
廣州男孩:列出“澳洲體驗清單”躍躍欲試
“我早就迫不及待了!”
王磊,24 歲,來自廣州,即將前往悉尼大學攻讀金融學碩士課程。他的心態與李瑾截然不同,更多的是激動與興奮。
“這不僅是留學,更是一場冒險。”王磊笑著說。他早已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澳洲體驗清單”,包括參觀悉尼歌劇院、觀看澳式橄欖球比賽、探索大洋路的壯麗風景。他甚至已經在社交平臺上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留學生,計劃一到悉尼就組隊旅行。
當然,他也清楚留學並非全是美好幻想。“澳洲的生活成本高,悉尼的租房市場競爭激烈,特別是最近幾年,房租上漲了不少。”王磊坦言,他已經提前在學校附近找好了合租房,但仍然擔心未來可能面臨房租上漲的問題。
學業方面,他已經瞭解了課程的難度,並做好了心理準備。“金融學的學習節奏很快,作業和考試壓力都不小,但我相信,只要保持高效的學習習慣,就能應對。”王磊滿懷信心地表示。
留學的挑戰:安全、語言與適應新環境
除了學業和情感上的適應,留學生們對澳大利亞的環境問題也有所關注。近年來,關於悉尼的治安問題時有報道,尤其是個別地區發生的搶劫、襲擊案件,讓部分即將赴澳的學生感到擔憂。
張濤表示,他已經在網上查閱了不少關於悉尼治安的資料,也諮詢了在當地的朋友。“大家的建議是,儘量避免晚上單獨外出,特別是在偏僻的街道。”他說,他已經下載了相關地圖應用程式,並計劃到達後儘快熟悉周邊環境。
語言關也是許多留學生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題。悉尼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國際學生在入學的前六個月,最常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課堂上的英語交流問題。對此,王磊的策略是“多聽多說”,“如果一直害怕說錯,那永遠學不會。”
此外,文化適應也是一項挑戰。澳大利亞的教學方式與中國有很大不同,更加註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互動。李瑾表示,她已經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更快適應澳洲的教育體系。
最後,希望每位即將踏上澳洲留學之旅的同學們都能擁有一個完美的開局!願大家在澳洲的學習和生活都能一切順利!(文中姓名均為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