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雨山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我敢說,每個人衣櫃裡一定都有的一件衣物是……內褲。即便是「No Bra」運動開展了那麼久,也沒有出現「No Panties」的呼喊,說明人真的不能不穿內褲!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現代內褲出現之前,人們都穿什麼呢?
令人驚訝的是,在19世紀之前,西方女性幾乎不穿內褲。這並非是為舒適度考慮,而是由於社會賦予了她們與男性不同的性別角色。
服飾的演變也是文明的演變。內褲這件布料和款式都不多的基礎衣物的變化,卻意味著人們,尤其是女性,重新獲得掌握自己身體的權力。

穿內褲也是一種特權?
讓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原始社會,茹毛飲血的人類祖先用動物毛皮遮擋下體。不過這算不上內褲,畢竟他們全身上下就一件,而且主要是為了禦寒和保護身體部位,還不是用來隔開私處與外衣。
人類最早的「內褲」,可以看作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埃及出現的叫「Shendyt」的纏腰布。它由亞麻製成,包裹著臀部,用腰帶固定在腰間。

▲圖片來源:Google
當時下層階級和奴隸大都赤身裸體,纏腰布是他們唯一的衣物。但是對法老等上層階級的人來說,他們在纏腰布外穿著外衣,這樣纏腰布就起到了內褲的作用。
不過,纏腰布僅限男性穿著,女性穿在外衣裡面的是一種叫「Kalasiris」的緊身裙子。
古希臘時期,男性將布條穿過襠部,纏繞在腰上當作內褲,形狀有點像我們現在的丁字褲,運動員在運動時經常穿著這樣的「內褲」。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到了古羅馬,無論男女都穿著叫「Subligaculum」的纏腰布,外面再穿上外衣或長裙。值得一提的是,這時期的女性還會穿內衣。內衣由亞麻或羊毛製成,繞著胸部纏繞一週,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現代人穿的抹胸。
看古羅馬時期的壁畫,女性穿著竟然和現代比基尼女郎差不多,古羅馬真是太前衛了。

▲圖片來源:Google
而中國古代,兩性則沒有那麼大的差異。先秦時期,男女著裝基本都是「上衣下裳」,下半身穿的是裙子。裙子裡有褲子,但這褲子沒有襠,只是兩個褲筒套在腿上,用繩子系在腰間,稱為「絝」。
古代人就這樣拿開襠褲當內褲穿,但是由於襠部沒有遮擋,起不到保護作用,於是古人在做騎馬等運動時,會穿上合襠的「內褲」。平常生活還是以穿開襠褲居多,私處空空蕩蕩,真是透心涼啊~
西方女性直到19世紀之前,也一直處於這樣的真空狀態。她們的身體被層層疊疊的衣服、裙子、束胸、裙撐包裹著,穿在最裡面當作內衣的是一條連衣裙。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同時期的男性卻可以穿著舒適的長至膝蓋的燈籠褲當內褲,並且其造型材質不斷改良,以便更加合身。15和16世紀時,貴族男性之間還特別流行用填充物包裹襠部,形成了一種凸顯男子氣概的潮流。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後來,男性內衣褲甚至發展為用羊毛或棉製成的舒適連體內衣,而同時期,女性仍然被緊繃厚重的束腰和裙撐束縛著。
內褲的作用是保護私處,減少與外衣之間的摩擦,同時避免私處分泌物弄髒外衣。尤其是在有出行、運動等活動時,貼身的內褲可以給予身體最大的便利。
但以前的女性並不被希望隨意活動,厚重的衣服和裙撐正是為了限制和規範她們的行為。隨著時代進步,女性地位提高,這種情況才有了改變。

運動給女性帶來了改變
終於在19世紀,女性穿上了和男性一樣的襯褲,它是一種款式簡單、長度及膝的寬鬆內褲。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這個時期,腳踏車發明出來了,網球也十分流行,運動的激情席捲了所有人。為了方便運動,服裝都在變得更加簡潔和舒適。女性脫下了緊身胸衣和寬大的裙撐,穿上燈籠褲,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城市裡。
但這個時候的內褲仍然和我們現在穿的不一樣,它不是緊身的三角內褲,更像一種寬鬆裙褲。
現代內褲是在1930年代出現的,由一位叫Arthur Kneibler的服裝師設計。它沒有褲腿,呈三角形,服帖地包裹著私處,給運動帶來極大便利,一發售就大受歡迎。但是很可惜,這種內褲在當時是男性內褲,女性仍然穿和裙褲類似的產品。

▲圖片來源:Google
直到幾十年後,性解放浪潮出現,社會的開放程度迅速提高,人們迫切地想要穿衣自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比基尼和丁字褲出現了。人們要解放,要自由,要縱情地展現身體,衣服布料減少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內褲也就逐漸變成了我們現在穿著的樣子。

▲圖片來源:Google
在保守和強權統治的時代,人的身體也會成為被管束的物件。健康、舒適和便利並不是被首要考慮的,服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不同階層的身份地位。
沒想到吧,一條小小的內褲,竟然也能反映時代變化,最終才變成如今能最大限度保持舒適和便利的樣子。

內褲可穿可不穿嗎?
即便現在的內褲輕薄又貼身,許多人還是覺得這塊布太累贅,不穿多舒服啊!
怎麼說呢……像牛仔褲這樣的褲子,材質很硬,如果沒有內褲在中間做保護,不敢想象出門一趟,私處要經歷怎樣的痛苦摩擦,更不用說劇烈運動了!
如果不穿內褲,分泌物、排洩物就只能粘在外衣上,但每天換洗內褲比較容易,每天洗牛仔褲等外衣就麻煩了。
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在經前期和經期等特殊時期,私處分泌物增多。內褲不僅可以維護私處衛生,根據內褲上分泌物的顏色、形態和味道,我們還能判斷私處健康。
具體怎麼判斷,可以戳👉女性必知:內褲上的分泌物都透露了什麼訊號?閱讀哦。

▲圖片來源:Tenor
那麼,不穿內褲的好處有沒有呢?
有,涼快、舒服!
對女性來說,保持私處乾燥可能可以減少酵母菌繁殖的機會,也能減少私處的異味產生。
對男性來說,睪丸在涼爽環境裡更加舒適,溫度太高可能影響精子質量。
一項發表在《Human Reproduction》雜誌上的研究發現,穿寬鬆平角短褲男性的精子濃度,比穿緊身內褲男性的要高,而精子濃度是衡量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標之一。
因此,選對不緊繃的、透氣乾爽的內褲很重要!!!
對此可以注意避免化纖、滌綸材質的內褲,優先選擇棉麻絲綢這樣的天然纖維。貼身穿的衣物,咱們就別隻圖便宜了,否則私處瘙癢、疾病找來可就難受了……
尺寸儘量選擇比較寬鬆的。偶爾穿個丁字褲也可以,但不要長期穿著緊身內褲,這樣會給私處帶來潮溼溫暖的環境,到時候各種細菌炎症都來了。
顏色儘量選擇淺色和純色,這樣方便看分泌物的狀態,來判斷自己的健康情況。

▲圖片來源:Tenor
內褲最好每天更換清洗,2~3個月更換一批。判斷標準是內褲發黃、變硬、變形,這個時候就該換了,千萬別心疼。
我們的六層小鋪裡就有很多質量好、穿上身超舒服的內褲!關鍵價格也實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戳下面的圖片瞭解哦~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History of Simple Things. When Did We Start Wearing Underwear?[EB/OL]. (2024-06-01)[2024-11-20].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the+history+of+underwear&oq=the+history+of+underwear&gs_lcrp=EgZjaHJvbWUyBggAEEUYOTIHCAEQABiABDIHCAIQLhiABDIHCAMQLhiABDIHCAQQABiABDIHCAUQABiABDIHCAYQABiABDIHCAcQABiABDIHCAgQABiABDIHCAkQABiABNIBCDc5NTlqMGo3qAIIsAIB&sourceid=chrome&ie=UTF-8#fpstate=ive&vld=cid:38dce3e8,vid:Jx-NGaPLCv8,st:0.
[2] NATIONAL GEOGRAPHIC. You’ve seen the ads. 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underwear?[EB/OL]. (2024-01-10)[2024-11-20].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underwear-history-ancient-boxers-briefs.
[3] WIKIPEDIA. Underwear[EB/OL]. [2024-11-2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derwear.
[4] CNN Health. Is your underwear helping or hurting your chances of becoming a father?[EB/OL]. (2018-08-08)[2024-11-20]. https://www.cnn.com/2018/08/08/health/underwear-sperm-study/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