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文|米薺
熱衷追求新概念的時尚圈從未如此長情過。火了好幾年的Oversize設計,依舊沒有被時尚大廠們放棄。今年的時尚秀場上,Oversize設計元素不僅比以往更受偏愛,甚至還帶來了驚喜。
本月初的星光大賞紅毯秀上,一直走甜妹少女路線的楊超越以誇張的全黑雙開門西裝造型,在一眾禮服裙中脫穎而出,也打破了甜妹駕馭不了Oversize的刻板印象。令人驚奇的是,楊超越本人的甜美玲瓏巧妙中和了超寬廓形西裝的鋒利和冷感,強烈的反差中彰顯了美的張力,又散發出一絲微妙的瘋感。同時,楊本人精緻近乎建模的臉搭配這身結構感的服裝,整體呈現出一種人機的未來科技感。

楊超越在星光大賞上的造型,也是Balenciaga 25春夏大秀的開場Look
雖然也有類似甜妹硬凹酷帥的負面評論,但不得不說其已成功霸佔時尚焦點,譬如網路上已有一系列甜妹如何駕馭酷帥穿搭教程等,這當然是品牌和明星個人的雙贏,也超越了審美本身。重要的是,讚美也好,吐槽也罷,我們會短暫停留、思考、爭辯,也看到了時尚的先鋒和實驗意味。
儘管Oversize風總與新鮮、現代相關聯,,但其歷史遠比我們想象中古老。早於上世紀20年代,大一號或寬鬆感衣服開始在西方世界流行。彼時一戰結束,婦女獲得選舉權,社會地位也更高。當時的服裝美學以女性爭取自由為基礎,時裝設計師如可可·香奈兒,一改傳統時尚強調女性身材的剪裁設計,開始嘗試生產更寬鬆甚至更中性的服裝,讓女性擺脫緊身胸衣等的束縛。無曲線風格的flapper直筒裙、行動更方便的褲裝成為20年代的先鋒時尚單品。

20年代的時髦女性拋棄了緊身胸衣,愛上了刻意模糊腰線臀線的直筒裙
30年代,設計大師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對“寬鬆廓形”的設計在今天看來則非常具有革命性意味。1931年,她不僅為網球運動員莉莉·阿爾瓦雷斯(Lilí Álvarez)設計了更便於運動的開衩運動裙褲。並將墊肩引入女裝(可以說是權力套裝的前身),寬版墊肩大衣也在這之後悄然流行,並作為女性力量的象徵持續到動盪的戰爭時期。直到二戰後,Dior的“新風貌”系列讓溜肩收腰設計重奪時尚大權。


圖左:1945年影片《慾海情魔》中瓊·克勞馥的寬肩睡袍造型 右:歌星周璇在40年代的寬肩旗袍造型。
不過到了屬於嬉皮士、搖滾和迪斯科的70年代,堅決反主流的嬉皮士們決然擯棄拘謹的正裝,傾心於更寬鬆舒展、多彩異域的服裝。Oversize時尚由街頭走上T臺,並在年輕人中盛行,離不開90 年代的HipHop(嘻哈)文化。受非洲傳統文化影響,Oversize服裝成為歌手、舞者們的最愛。Rock Steady Crew、Run-DMC、Ice Cube、Snoop Dogg 和 Tupac 等嘻哈偶像幾乎統治了 90 年代流行文化的前線,他們對寬鬆服飾的偏愛,使其成為一種時尚的穿衣風格,不僅影響了當時年輕男女的穿搭,開啟了 Oversize 風潮的先河,至今仍是時尚弄潮兒的穿搭靈感來源。

Run-DMC組合
儘管如此,Oversize一詞真正以時尚概念的形式為大眾熟知,是在2016年。時尚品牌Vetements在當季推出了寬版型、長袖子等超級 Oversize造型的作品,瞬間吸引了潮人們的注意。而蕾哈娜、侃爺(Kanye West)、賈斯汀·比伯 等頗具影響力的明星們對Oversize服裝的鐘愛,使得Oversize潮流爆紅。

鍾愛Oversize風的蕾哈娜
隨後《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網綜節目的播出以及爆火, 嘻哈文化在中國成為顯學,Oversize的風也從巴黎吹到了上海。2020年的COVID-19的大流行無疑成為Oversize設計被廣泛應用並持續爆火的原因之一。居家辦公讓人們習慣了寬鬆、舒適的衣服,也拉高了我們對合身感的閾值。T臺上,更慵懶的廓形、更柔軟的面料和鬆緊腰等元素的展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頻繁。同時,更包容、更自由的Oversize服裝,也能讓人們從大流行時期感受到的不安全感中逃離。

《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劇照
時尚的變化從來都關係著複雜的社會、文化甚至政治變化。起於me too的女權主義運動,讓“新女性們”開始反思傳統的審美標準,拒絕男性凝視,反對“身體羞辱”,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等逐漸成為共識,Oversize的持續流行不過是這股思潮的時代註腳。
隨著女性意識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對身體的態度,不再追求0碼的極瘦審美,接受自己身材上的“不完美”。寬鬆廓形服裝恰提供了這種包容性,讓不同體型的人,都能在Oversize服裝的包裹下,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與放鬆。越來越多的品牌都在自己的產品中加入了Oversize設計元素,給予不同身材的人選擇的自由和穿搭的信心。

《在暴雪時分》劇照
Oversize服裝的中性外觀特質也為近年來消費趨向“無性別”(unisex)提供了出口。幾個世紀以來,性別劃分一直透過服裝被放大,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刻板印象。尤其女裝中的Oversize設計不再強調身體曲線與性別特徵,挑戰了傳統的性別規範,女性不只可以性感也可以帥氣。

尤值一提的是,近幾年為女性設計的Oversize墊肩西裝也漸成為女性力量的象徵。2018年Lady Gaga在ELLE的年度頒獎禮以超大碼的西裝造型毫不含糊地宣示,“我要奪回權力”。她在活動中發表演講談及me too以及自己遭遇的創傷時說:“作為一個在很小的時候習慣聽到男人告訴我做什麼的女人,我今天決定要把力量拿回來。”“今天我穿褲子。” 這之後,具有權力隱喻的墊肩西裝和大衣,再度席捲T臺。
有網友感慨,這不就是80年代的墊肩西裝的週期性重複嘛。不過,與上世紀80年代健身運動興起背景下對強壯體格的推崇不同,近幾年的Oversize和大寬肩款式,並不想強調著裝者的身體輪廓或體格,而是抹殺了它,這無疑是對強健體格的一種消解。

《脫軌》劇照
跨越音樂圈和時尚圈的頂流男人侃爺更將Oversize演繹成一種行為藝術。在《I Love It》MV中他以超大號衣服和鞋子造型來回應粉絲對其穿小碼鞋的抨擊。受此啟發,日本設計師村上隆緊隨其後帶著他的超大號太陽花服裝致敬侃爺。

kanye在《I Love It》MV的超級Oversize造型
進一步來說,脫離了日常審美的Oversize早已超越了穿搭和時尚本身,更代表一種意境和自我表達。在個性主義至上的當下,Oversize所暗含的挑釁、否定和反抗精神,已讓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它可以被看作是對以前規範的否定——對外界給予我們的凝視、壓力等的拒絕,Oversize就是讓自己感到舒適而不討好任何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