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TheLead丨AI重塑職場,銷售高管如何快速增強領導力

在人工智慧(AI)重塑全球經濟的當下,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職場變革。本期《Take The Lead》播客中,LinkedIn 銷售解決方案澳新區戰略負責人 Alana Britton 對話 LinkedIn 首席經濟機會官 Aneesh Raman,深入探討了 AI 時代領導力的轉型路徑與應對策略,助力銷售高管快速增強領導力。
Aneesh Raman 擁有從戰地記者到白宮演講撰稿人,再到 Meta 和加州政府工作的豐富經歷,這些背景讓他對經濟機會和故事講述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在節目中指出,AI 將引發繼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之後的第四次通用技術革命。他認為,人類的社交能力——如好奇心、同理心和創造力——將成為未來競爭力的核心。他還提到,領導者需要從追求效率轉向以人為本,透過營造心理安全的環境來激發創新,同時重新審視銷售和管理等崗位中人與人互動的價值。
節目中還討論了以下三大關鍵趨勢:
  1. 關係經濟的迴歸:AI 可以提升效率,但真正驅動商業的是個性化的人際連線。
  2. 教育體系的挑戰:軟技能需要被系統化培養,AI 可以提供支援,但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的情感智慧。
  3. 個體崛起的時代:個人創業模式正在興起,企業需要透過創新文化吸引和留住人才。  
Aneesh Raman 特別提到,領導者必須保持好奇心,並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他建議透過制定明確的變革管理策略、推動跨部門協作,以及提升一線管理者的創新能力,來應對 AI 帶來的挑戰。
閱讀以下對話實錄,您將瞭解更多關於 AI 時代快速增強領導力的見解和實用建議。
Alana:
我們人類必須加快步伐,要在幾年內完成過去 100 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Darcy Milne:
歡迎收聽《Take The Lead》,這是一個幫助高管透過 LinkedIn 資料與洞察增強領導力的播客系列。每期節目,我們都會邀請行業專家分享他們如何應對瞬息萬變的商業與數字環境。
Alana:
大家好,歡迎再次加入我們。我是 Alana Britton,LinkedIn 銷售解決方案澳新區戰略及企業業務負責人。今天的節目將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下領導力的演變趨勢。我們將討論職場人工智慧應用的影響、關係經濟與創新經濟的崛起,以及領導者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今天的嘉賓是 LinkedIn 首席經濟機會官 Aneesh Raman。Aneesh 在政府、媒體與科技領域擁有豐富履歷,長期專注於經濟機會與勞動力轉型。Aneesh,歡迎做客本期節目。首先,相信大家都會好奇,您的職位“首席經濟機會官”具體是做什麼的?
Aneesh:
這是六個月前我們執行長剛剛設立的職位,大家感到困惑是正常的。設立這個角色的原因是,如今的職場正處於劇烈變革時期,LinkedIn 的使命是為全球每一位勞動者創造經濟機會。因此,我們需要跨行業動員領導者,思考如何在變革中重塑職場環境,讓工作真正惠及每個人。這也是設立該崗位的原因。
那為什麼是我來擔任?其實,這個職位是圍繞我的“曲折職業軌跡”量身打造的。我的履歷看似雜亂,實際上卻鍛鍊了關鍵能力比如解釋性故事講述能力。從戰地記者、總統演講撰稿人,到初創企業增長負責人、Meta 的經濟影響專案,再到加州政府,最終來到 LinkedIn。每次面試,大家總愛聽我講戰地故事或白宮經歷,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排我。長期的不確定性反而促使我總結技能,明確優勢。最終我發現,解釋性故事講述、共識建立與推動經濟機會,正是我的核心能力,也是我現在這份工作的關鍵。
Speaker 1:
我看過你在 LinkedIn 的影片,你將 AI 的影響比喻為計算機革命,而非電力革命,能具體解釋下嗎?
Aneesh:
一開始大家都說,AI 是顛覆性新技術,會改變一切。但我習慣回顧歷史,分析勞動力市場的演變。縱觀歷史,我們經歷了四次“通用技術革命”第一是蒸汽機,推動了城市化和技術發展;第二是電力,廣泛應用後催生了製造業等新經濟形態;第三是計算機,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知識型勞動”;第四就是現在的 AI。
過去我們常說,技術提升生產力、推動增長,但如果從“人類勞動”的角度看,蒸汽機和電力並未徹底改變工作本質,仍以體力勞動為主;而計算機時代,則帶來了智力勞動的興起。今天的關鍵問題是,AI 究竟是類似電力的小幅升級,還是像計算機一樣引發全新經濟形態?我認為是後者。
Speaker 1: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僅將 AI 視為提高效率的工具,就低估了它的真正變革性。
Aneesh:
完全正確。我稱即將到來的經濟為“創新經濟”,因為 AI 將替代大量體力與智力勞動如日常分析、程式設計等任務。但我堅信,人類的“社交能力”將成為競爭力核心。這包括好奇心、同理心、勇氣、創造力與溝通力,簡稱“五力”。AI 可以輔助這些能力,但無法完全複製,因為我們自己都不完全理解這些能力的運作機制。創新經濟的本質,是人類想象與發明的能力,這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
Speaker 1:
那麼,這種創新經濟對領導力意味著什麼?
Aneesh:
首先,領導者必須“以人為本”。過去職場強調效率與生產力,忽視了人性化。其次,領導者需營造“人類創新環境”。歷史上,創新多出自少數特定群體,主要是富裕國家的男性。如果你相信人人都有創新潛能,作為領導者就要為團隊創造平等表達與嘗試的環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用好奇心取代評判,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崗位強調分析與結果導向,而創新過程往往伴隨混沌與不確定。管理者需要為團隊營造“心理安全感”,鼓勵嘗試、容忍失敗。在創新經濟中,人類的創意是新程式碼,人類的激情是新資料中心。
Alana:
正如你所說,領導者要鼓勵團隊實驗、接受小範圍失敗,並將失敗視為學習與成長機會。
Aneesh:
確實如此,最大的風險是不敢冒險,最大的失敗是不學習失敗的教訓。矽谷有種觀點,未來最理想的公司是“無人公司”,透過技術最大化效率、最小化人力成本。但我堅信這條路行不通。相反,未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透過 AI 與個人能力打造出的“個人獨角獸”。AI 不僅推動創新經濟發展,還降低了創業門檻,個人可以藉助 AI 完成銷售、營銷、技術等環節,打造完整的商業閉環。因此,企業需要營造創新文化,吸引人才加入,否則,越來越多的人將選擇自主創業。
Alana:
你提到“五力”,尤其是溝通力。如今,溝通已成為最稀缺、最重要的職場技能。這是偶然嗎?
Aneesh:
絕非偶然。人類之所以成為地球主宰,關鍵在於講故事的能力。無論是國家、貨幣,還是社會制度,都是基於人類共同講述、共同相信的故事。正如作家 Joan Didion 所說:“我們透過講述故事生存。”此外,微軟首席技術官 Kevin Scott 指出,AI 的未來,取決於我們選擇講述怎樣的故事。如果我們相信 AI 會帶來積極改變,它更有可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因此,講好 AI 的故事至關重要,尤其是銷售人員最懂講故事的重要性,幫助客戶理解變革、看見機遇。
Alana:
那對於全球領導力變革,AI 將帶來哪些影響?
Aneesh:
第一,領導者必須保持好奇心。好奇心體現在日常使用 AI 工具,主動擁抱變化。我們每個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可能對體育、時尚、或工作感興趣,關鍵是將好奇心引導至職業發展。其次,五力中的軟技能將成為“新硬技能”,而我們現有的教育體系卻嚴重忽視了這些能力的培養。幸運的是,AI 也能助力軟技能的發展,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深入理解、拆解這些能力,針對不同崗位、行業、場景進行具體化應用。
Alana:
這聽起來像是“重返童年”,喚醒被社會壓抑的天性。
Aneesh:
確實如此。無論是作為父母、伴侶還是管理者,人類很少接受關於“如何更好做人”的系統培訓。如今,終於迎來了正視這些問題、將社交情緒能力融入教育與職場體系的契機。作為當代人,應當感恩這一歷史節點,並肩負起推動變革的責任。
Alana:
談到工作本質的轉變,AI 替代了更多智力勞動,人類獨特的能力,如共情、情緒管理等,將愈發重要。
Aneesh:
我的“五力”體系已涵蓋部分,如同理心、合作、創造力等。有人建議我擴充套件到“六力”或“七力”,但作為前演講撰稿人,我堅信“三”或“五”是最理想的結構。尤其在銷售領域,關係將重新成為成交的核心。回顧經濟發展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關係是商業最初的推動力。即便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銷售科技雖提高了效率,卻削弱了人際連線。未來,銷售將回歸人性本質,平臺如 LeadIQ 將幫助銷售人員更精準、個性化地建立聯絡,實現真正的高效、真誠溝通。
Alana:
正因如此,未來的銷售資訊必須圍繞個人需求,體現真正的個性化。
Aneesh:
沒錯,主體性時代即將到來,職場個體身份將被重新定義。每個人的角色都獨一無二,客戶也會期待基於個體特質的互動,千篇一律的資訊將被淘汰。
Alana:
諷刺的是,技術越發達,越需要回歸人性的本質,情緒管理、激勵人心、建立願景,已不再是“軟技能”,而是核心競爭力。領導者該如何優先發展這些能力?
Aneesh:
過去,職場環境普遍輕視情緒與人性,強調“公事公辦”,如今,我們需要重新重視情緒與軟技能。推薦幾本書,《人類簡史》(Sapiens)幫你理解人類發展脈絡,《沉思錄》(Meditations)讓你學習古羅馬哲學中的領導智慧,《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系統講述了 EQ 的重要性,《登峰造極》(Peak)展示了大腦的可塑性。透過有意識訓練,大腦可實現重塑與成長。AI 也是輔助工具,我經常用 AI 挑戰自己的觀點,尋找思維漏洞,持續最佳化認知。
Speaker 1:
波士頓諮詢集團提出“10-20-70 法則”,即 10%資源用於演算法,20%用於技術,70%用於人和流程。那麼,領導者應如何投入 70%的精力培養人?
Aneesh:
三點建議:
  • 制定明確的變革管理策略,向團隊傳遞 AI 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營造安全、創新的團隊氛圍。
  • 將學習融入日常,推動跨部門流動,打破孤島,提升團隊綜合能力。
  • 強化一線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調整績效考核標準,鼓勵創新思維與實驗精神。
Alana:
我想說,對個人、團隊、企業乃至整個社會而言,只要相信“更好是可能的”,變革就會發生。有人說,如今就像上世紀 90 年代網際網路剛剛興起,如果你能回到那個時候,瞭解接下來 20 年的變化,你會怎麼做?現在就是那個時刻,擁抱變化、主動出擊。
Speaker 1: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Aneesh,收穫頗豐,期待再次對話。
Aneesh:
謝謝邀請,很高興參與,祝大家一切順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