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答|某師大心理系學生:學術轉臨床心理諮詢,如何邁出第一步?

Q
學術轉臨床心理諮詢,如何邁出第一步?
Hello, 我有點問題想諮詢一下你們可以嗎?
當然啦!iWanna海外心理為你提供關於留學申請的相關資訊。

本人目前某師大心理系大二生,在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並不打算走學術的道路,計劃從事臨床心理諮詢實踐相關的工作。諮詢心理和臨床心理區別是什麼?申請哪個好?
同學,你好,就近年來的情況來看,臨床心理和諮詢心理的差別在縮小。在實際選校過程中會發現,不同專案間的差異很可能大於廣泛意義上兩個方向的差異。就拿兩個方向的博士申請來說,更重要的是看導師研究側重點。相對而言,導師屬於臨床還是諮詢就不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若以諮詢實踐為職業目標,以在美國留學和執業為例,臨床心理和諮詢心理方向都可以考慮,只是申請難度、拿執照需要的學位和在諮詢工作的具體細節中有許可權差異
從申請上說,臨床心理(Clinical Psychology)方向普遍申請難度最大。此方向博士專案較多,碩士開設的相對少。碩士屬於學碩,本身的設定就是為讀博準備的,這也就更好理解為什麼此方向碩士畢業後無法考當地對應執照。同學若希望在美國執業諮詢,選擇臨床心理則需要讀到博士再考執照以心理學家(Psychologist)身份開始執業。
以從事臨床諮詢實踐而言,諮詢心理(Counseling Psychology)和社會工作(Social Work)兩個方向都是可以。一般來說,諮詢和社會工作(若專案包含微觀的心理健康方向且也選擇這個方向的話)碩士課程和實習設定中包含諮詢原理、技術和對應細分方向的實習(實習一般也是在督導下工作)。也就是說,僅以美國而言,碩士畢業生就可以透過考對應專業和級別的執照獲得從事諮詢工作的資質並開始執業
臨床心理出國申請研究生很難嗎?臨床心理需要醫學背景麼?聽說必須要讀到博士,是麼?
臨床心理和諮詢心理博士都有Psy.D.和Ph.D.兩類,後者申請難度要更高。此外,博士的訓練模式分為clinical science(常為Ph.D.學位,科研為主)、scientist-practitioner(也稱boulder model,多為Ph.D.學位,科研臨床各佔一半)和scholar-practitioner
(也稱vail model,多為Psy.D.學位,強調臨床應用),申請難度逐級遞減。
當然我們也得注意特例存在,比如有的專案聲稱是boulder model,其實不然。這就要再看看專案本身到底是偏科研還是臨床實踐,畢竟這與申請難度有很大關係。請參考Insider‘s Guide中提及APA認證博士項目錄取率。同時注意這是2010年的資料,而申請難度往往是逐年遞增的。
在此,我們擷取幾條與申請更相關的要素來看看Counseling Psychology Ph.D.與Clinical Psychology Ph.D.的差異。
http://drjosephhammer.com/psych-grad-school/counseling-psychology-vs-clinical-psychology/
(點選連結檢視詳情)
編自原出處:Dr. Joseph H. Hammer個人網頁文章Counseling Psychology VS Clinical Psychology
有必要指出的是,與國內很不同的點在於,臨床心理方向並不強制要求醫學背景。醫學背景申請者一般更多考慮醫學博士(Medical Doctor),目標職業多是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
綜上所述,關於申請哪個方向好的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還需要同學繼續在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上探索。僅以從事諮詢實踐工作為例,就有多種分支,比如生涯諮詢、臨床心理健康諮詢、臨床康復諮詢、伴侶家庭諮詢和學校諮詢。雖申請階段也可以不涉及到如此具體的分類,但比如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和School Counseling/Psychology這樣的專案選擇存在,若同學做好了具體的職業規劃,就可以考慮這些專案。
那麼如果以海外留學為目標的話,我現在需要做些什麼呢?
在考慮分支選擇的時候,可以思考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你喜歡與什麼樣的人打交道?偏好什麼樣的工作環境?過去的實踐中服務人群的特徵是怎麼樣的?與他們工作中最喜歡的部分和最不喜歡的分別是什麼?
在制定職業目標和規劃方面,除各方面渠道蒐集資訊以外,建議與行業內從業者們聊聊,最好是能瞭解各個細分方向的就業發展路徑。畢竟業內人士在行業一線工作,他們的反饋可能更大機率符合真實情況,當然這個真實情況涉及到每個人的個人體驗差異。所以在有了一些瞭解之後,儘可能去實踐是最好的。iWanna導師均為海外心理留學碩/博背景,且長期在心理相關行業深耕,歡迎來找導師們尋求專業支援和輔助
同時,這裡有必要提醒,即便是同行同崗,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合作物件差異,也可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那麼這也是建議自己增加相關實踐的原因。只能在實踐中自己摸索才能清楚偏好和需求。總之,如果有條件更早地做出規劃和實踐,是會更清晰目標,更堅定地走接下來的路,而這對於心理行業從業者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從業方向比較多,若在國內就業暫時也還處於初期階段,需要自己摸索的部分則更多。當然,這也是挑戰中孕育著機遇的點。
選擇申請方向時也可以適當考慮各個方向的申請難度。比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心理類碩博各個方向錄取率資料,同源於Insider‘s Guide。
至於,本科階段需要為留學準備些什麼,這就涉及到院校錄取看重哪些要素了。可以參考下面Insider‘s Guide(文末掃碼聯絡iWanna免費獲得本書哦)釋出的錄取要素重要程度對比來根據自身情況準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推薦信,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學好相關學科,增加相關實習/科研,同時增強與潛在推薦人有價值的互動,保持一定聯絡
如何獲取更多資訊?
加入iWanna粉絲社群,會有許多行業內的同伴分享各種相關資訊。有的時候也會有金牌導師或者嘉賓開辦講座活動!
如何瞭解更多導師相關?
可以選擇加入iWanna申請助力營~ iWanna申請助力營主打內容的深度分享,幫助成員按照職業發展體系來多維度地瞭解資訊、制定計劃。助力營裡除了有金牌導師團隊外,還有結構性的專屬社群運營,能接觸到多個國家的嘉賓、大咖導師以及行業探索者,看到、聽到平常難以接觸到的內容。作為iWanna國際心理人成長聯盟的會員,助力營成員還享有二級會員的所有權益和福利,能在助力營中使用。具體資訊可以參考(申請助力營)。
如果當時沒有助力營的活動,也可加入我們的粉絲會員。加入會員後就能透過有贊知識店鋪來回顧以前各種精彩講座影片啦~
iWanna是全網第一家,也是獨家,專門做海外心理學申請的生涯諮詢機構。
iWanna導師不僅僅是申請顧問,更是皆為心理人的成長導師,能在offer前後、職業成長各個階段的生涯規劃中提供支援,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答疑解惑,做出更適合自己的生涯決策。
期待一次專業且穩妥的申請之旅嗎?快來聯絡我們吧!
整理/Jenny Hu
排版/Ollie
圖片來自網路,文章版權屬於iWanna
如需轉載請聯絡作者或後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