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tuzhuxi20241215

日前,特朗普再度被《時代》週刊選為2024年年度人物。當然,這不是特朗普的第一次:2016年也被選為當年的年度人物)。另外,這幾個“相關”人物都入選過《時代》週刊年度人物:2020年是拜登-哈里斯;2021年是埃隆·馬斯克;2022年是澤連斯基(面臨被特朗普“拋棄”);2023年是Taylor Swift——她因為在2024年大選裡支援2020年度人物拜登-哈里斯而被支援2016年、2024年年度人物特朗普的2021年年度人物馬斯克怒懟……
《時代》雜誌的影響力不斷衰退。可能也就有些老人家還在看這個雜誌。年輕人是不看的。但“年度人物”也算是個IP,有一點點影響力。特朗普還是很喜歡這個的。《時代》週刊跑到海湖莊園上面採訪。特朗普花了30分鐘時間配合他們照相(照片把特朗普拍得都挺正面),然後給了《時代》雜誌一個小時時間做了訪談,過程中幾個助理不斷來催,說已經5點了,特朗普後面還有12個會。骨子裡他們肯定也不相信《時代》能夠給出多正面的報道。但他們壓根就不在乎。確實,《時代》也是偏向民主黨/建制派/精英的,雖然選了特朗普作為“2024年度人物”,最終行文對特朗普還是各種冷嘲熱諷。

不過這一個小時的訪談裡,特朗普還是講了一些東西,可以供參考。以下為要點。
第一部分:大選及過渡時期
●說民主黨不接地氣,不瞭解美國民情。舉了三個例子,一是非法移民;二是男性參加女性體育專案(跨性別問題),三是經濟
●認為自己獲得了“129年以來的最大政治授權”(白宮和國會兩院三政合一的情況),“幾百年以來最成功的選舉”。政治授權如此充分,民心如此一統,他實際上可以硬推很多事情。例如人選任命。只是取決於他是否硬推。最後國會都得配合。必要時他可以採取缺席任命的方式強推,只看他願意不願意,認為值當不值當。
●說共和黨參議員一半以上人都是靠他選上的。兩院裡面,參議院多數派領袖John Thune和眾議院多數黨領袖Mike Johnson都和他相處得很好(盡在他的影響範圍內)
●他將調動軍隊和國民衛隊,深入社群驅逐非法移民。他認為把非法移民界定為“入侵”就有權調動軍隊
●他認為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修建集中營,關押非法移民。當然他希望趕緊把這些人全部送回各國
●他要求各國都認領、接收各國的非法移民。說如果拒絕接收的話,美國就對他們加徵關稅,不和他們做生意(對於中國,這也是一個潛在議題)
●他說共和黨幕僚搞出來的《2025計劃》有很多內容很荒誕,他是堅決不同意的,尤其他們在大選前推出這個檔案就是作死,純粹給他的大選“添堵”,“非常愚蠢”
●他說,對自己不忠誠的人會立即炒掉。現階段,經過嚴格選人用人,主要要對下面的人信任。他說可以看出誰忠誠誰不忠誠。不忠誠就立即炒掉
●關於“政府效率部”(DOGE),記者說是馬斯克負責,特朗普一秒鐘就糾正說是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一道負責。可以看出他對人選是敏感的。這也不經意的透露出來,他其實留了一張牌,用拉馬斯瓦米去制衡馬斯克。他對馬斯克當然很認可,但不能說100%信任。他後面會提到信任的問題
●關於“政府效率部”與馬斯克旗下企業是否存在利益衝突問題(以NASA為例),特朗普說馬斯克辦事是有公心,把國家利益置於自己公司利益之上,說這是他親眼所見。另外後面舉了電動車的例子,說馬斯克從來沒有和他談過電動車的事,“說起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反正他認為馬斯克確實有公心,也有公信力,能夠處理好這些事情
●說哈里斯最大的錯誤是上來不應該接競選這個活。“首當其衝第一件事就是你得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認為就選舉策略而言,哈里斯最大的技術錯誤就是一開始不願意接受採訪(8、9月份的時候),結果讓人覺得她有什麼問題,用放大鏡去研究她的失敗訪談。她再也沒從這段時期恢復過來
●認為在國內議題上,民主黨輸在三條,一是非法移民(及犯罪),二是通貨膨脹(特別是對普通居民影響較大的食品雜貨價格),第三是不得人心的跨性別問題(例如男子參加女子體育專案)。這幾個問題在訪談裡也是反覆提及
●記者問他的秘訣是什麼,怎麼就能掌握美國老百姓的心理的。他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講常識”,老百姓要的是常識,把常識應用到生活中。他只是講了常識而已。說共和黨是講常識的政黨。(參考中國,我黨講的“最大優勢就是密切聯絡群眾”,“黨執政後最大的風險就是脫離群眾”,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第二部分:外交政策
●說美國政府官員給他報的數字,上個月,俄烏戰爭死傷很多,兩邊死傷絕對數量相當,年輕人屍橫遍野,已經不可持續。說等真實數字公佈出來,所有人都會被嚇死
●強烈反對烏克蘭向俄羅斯境內幾百英里長射導彈,說烏克蘭還在動用其他方法和手段。認為這純粹是升級戰爭,肯定也是拜登授權的。說這麼做“非常愚蠢”
●說現在不能披露具體的和談計劃,“計劃一披露就不值錢”了
●關於是否會“拋棄”烏克蘭,點出了重點:要想談成的話,美國就不能拋棄烏克蘭。意思是,烏克蘭得留在談判桌上,美國要顯示出對烏克蘭的某種支援,有底線和底牌,這樣俄羅斯才有可能讓步
●認為中東問題雖然比俄烏要複雜,但相對更容易解決,說內塔尼亞胡是知道特朗普希望看到戰爭儘快結束的。他肯定給內塔尼亞胡沒少施壓,讓他“看著辦”
●反覆提及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的襲擊。一方面表示自己和以色列共情,是支援以色列的,解釋以色列的行為,另一方面似乎也在為以色列的下一步計劃做鋪墊
●關於巴以問題如何解決,特朗普說他要的方案就是帶來持久和平的方案。兩國方案是一種選擇,但不限於兩國方案。感覺特朗普自己已經有一套大致的方案,有可能涉及大的領土和人口交換,兩邊重新確定邊界之類
●記者問特朗普是否信任內塔尼亞胡?特朗普說他“不信任任何人”。這句是金句
第三部分:國內政策
●他反對對墮胎藥進行限制,並表示自己強烈反對。當選了他也不裝了,他對墮胎這個問題不感興趣,個人的態度也是相對寬鬆的。他在反對限制藥物墮胎方面並不含糊
●說要赦免1月6日國會騷亂案的絕大多數人(極少數從事暴力的人除外)。上臺“9分鐘”之後就要開始辦
●國內政策方面,最優先的事項,一是邊境安全,二是開發石油。其中,他認為現在食品雜貨價格已經抬得很高了,要降下來是不容易的。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是一個重要手段。大量開發石油能夠降低能源成本,降低能源成本就能緩解通貨膨脹。此外他也提到,能源成本高企的話,對於俄羅斯有利,俄羅斯能夠支援戰時經濟。所以降低能源價格也是削弱俄羅斯。這兩個事項都不需要國會配合。需要國會做的事情就是延續減稅政策。
●說要實質上解散聯邦政府的教育部,只保留它的最基礎功能,例如確定學科方向(“美國還得教英文”)。把大部分的教育權下放回各州。這樣聯邦教育部相當於虛擬存在
●說雖然有共和黨控有兩院,但很多事情並不需要透過國會立法。如果在立法方面稍微遇到困難,立即就會轉向使用行政命令。先用行政手段,立竿見影,然後同時推立法,不矛盾
●說上臺第一時間就會廢掉拜登訂立的大多數行政命令
●關於政敵,包括拜登、佩洛西等,基本不再提。可以看出來特朗普已經翻篇了。後續也不會有太多的行動,什麼追查起訴政敵之類的,不太可能。唯一提了一件CBS在《60分鐘》訪談節目裡篡改哈里斯的問答部分,他們認為性質非常嚴重,要採取法律手段。但這是針對媒體的
第四部分:其他
●說大選期間,刺殺是個重大轉折事件,一是加速了很多人原來就有的立場轉變,比如馬斯克,本來就在轉變過程中(轉而從民主黨轉向支援特朗普),二是也改變了一些人的政治看法,轉向支援他。三是讓許多人變得更加虔誠(信教),包括他家裡很多人
●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政治上的“捲土重來”、“東山再起”,他不這麼看這個問題——核心是,他認為自己一直就在政壇裡
●關於MAGA接班人,說關鍵是讓有能力、能“上道”(get it)的人上位。這樣的人,他身邊有很多,說數量遠超出想象。但可以看出來,記者關心他的遺產問題,他沒有想那麼多,主要關心眼前的。四年還長著。特朗普是很自我很現實的人,不是要站在歷史高度上塑造什麼偉大的政治遺產,想不了那麼遠
●承認特朗普/MAGA政策就得有特朗普才行,沒他不行——同樣的話,他對外國人說出來靈,換個人就不靈
●本問及是否會出現“特朗普王朝”,說當然有可能。說的他幾個孩子都不錯,小唐納德、Eric、Lara(兒媳婦)。特別提了伊萬卡,說如果她自己願意,是可以成為超級政治巨星,但她太家庭導向,這就讓從政比較困難。另外也特別誇了一下Lara。說“特朗普是個很不錯的姓氏”。
●對大選結束感到有些傷感,非常懷念當時一場接一場搞集會,下面幾萬觀眾喝彩時的那種狀態,說很遺憾“將來不再會有了”。特朗普是一個先天的“demogogue”(政治煽動者),享受的就是人群、集會、口號、狂潮,從中得到激情和能量。他希望活在選舉中。選舉狀態才能帶來最大的多巴胺
●說他從來都避免想負面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保持積極思維(positive thinking)
其他的——“缺失”的事項
●完全沒有提中國。記者沒有問,他也沒有主動說
●矽谷科技右翼關心的話題,他說得很少,甚至基本沒說。例如加密貨幣、人工智慧等。這些畢竟都是後來“混進革命隊伍”裡的矽谷創業者、投資人、億萬富翁的議程。特朗普是機會主義利用為主
●再次表達了對新能源的不屑,還特別批了Mitch McConnell(前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支援了拜登的綠色新政。特朗普關心的就是石油開採
●以儘可能委婉的方式批評了電動車。第一是說不是所有人都要電動車,有人就是要油車。第二堅決反對拜登的新能源車強制政策(即規劃到某一年,美國出廠/上路的電動車必須達到多少多少比例)。說他對電動車該說啥說啥,馬斯克從來沒有和他說過電動車的事。在造車上,特朗普的產業路線和技術路線非常清楚:第一,美國製造,第二燃油車(傳統優勢專案),第三基於美國化石燃料產業的先天優勢。電動車就是個錦上添花,不是核心戰略
●對“政府效率部”沒有說太多。這個很清楚,就是馬斯克建議的,一群矽谷科技右翼支援的議程。對於特朗普沒什麼損失,他就讓他們去推,看看弄成什麼樣子。對於聯邦政府大規模裁員,他一句沒提。對於去監管他也沒說什麼。什麼是MAGA的核心議程,什麼是“後來加入革命隊伍”人士的議程,主和次,優先和劣後,一目瞭然
最後,記者也想問一些歷史性的、抽象性的、概念性的問題。但特朗普回答問題,永遠都是陷入具體問題,陷入自己,以個人為中心,討論現實處境、現實問題。這裡可以看出來特朗普的思維特點,他確實是完全沒有知識分子和思想者的大腦的,沒有這方面的修養和意識。他不能退後一步、拔高一點,用抽象的方式、概念化的語言、站在歷史維度、哲學視角進行反思和總結。他就是一個不自知的、缺乏“自我意識”、無法自我解釋的的行動者。只能被作為歷史學者、政治學者、社科學者、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物件。這麼看,真的很像“上天”(歷史理性)扔出的一張牌,在特定的時點,幫助完成一個“歷史任務”。作為個體,這個人確實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他不存在了,譬如在遇刺案裡被打死了,那麼歷史的發展軌跡確實會變化。
訪談全文(23,000字)請參考知識星球連結。
(全文結束)
【如您覺得本文不錯,歡迎點贊打賞以資鼓勵(1元即可)!】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