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DeepSeek、“必贏之戰”與開源

劉慶峰做的是,依靠國產算力做大模型,追求自主可控。
|《中國企業家》記者 閆俊文
編輯張曉迪
頭圖來源|受訪者
劉慶峰和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兩人的目標都是做強“中國AI”,但某種程度,走的是不同路徑。
就在DeepSeek V3以及R1模型正式上線的前幾個月,劉慶峰已經帶著科大訊飛團隊把全國產算力平臺上的深度推理模型跑通了。2025年1月15日,科大訊飛釋出國內首個基於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的具備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訊飛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
“因為算力受限,既要做算力訓練,又要做大模型演算法訓練,所以1月15號只推了一個13b(引數總量,b代表十億)的模型,今年3月3號,我們推出來70b的模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接受《中國企業家》獨家專訪時說。
雖然戴著腳鐐跳舞,但依舊擋不住科大訊飛迅猛發展的腳步。
在2024年大模型招投標市場,科大訊飛拿下央國企中標數量和中標金額雙第一。在2024年,科大訊飛連續5次升級訊飛星火的底座能力,持續對標GPT-4 Turbo和GPT-4o,還首發星火多語言大模型。
來源:視覺中國
2025年1月8日,訊飛醫療在港交所上市。在1月25日的科大訊飛年會上,劉慶峰喊話,他和公司要在2025年打5場“必贏之戰”:在大模型底座實現全棧自主可控,語音大模型全面引領,OCR能力領先;教育等公共行業,以及汽車、金融等央國企行業第一;學習、辦公領域軟硬一體化行業第一;AI for Science行業引領;多語言大模型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
據科大訊飛最近釋出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營收55.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5.77%;淨利為569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0.87%,實現了利潤當季度轉正。截至3月5日收盤,科大訊飛股價為51.79元,較前一日微漲0.37%,總市值為1197億元。
以下為劉慶峰採訪內容實錄(有刪減):
談與DeepSeek的不同路徑
劉慶峰:DeepSeek有重大的意義,它不光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實際上對全社會對自主創新的信心有很大的提升。它是這兩年中國人工智慧通用大模型中技術成果的一個典型標誌,並不是唯一的。
DeepSeek在工程上做了非常優秀的成果,而且開源了,但背後是英偉達的超強算力。
而科大訊飛依靠的是1萬張華為升騰910B的國產算力,過程中還要做很多國產算力的適配訓練。在這個基礎上,1月15號,我們推出星火X1,我們當時對外就說了,2024年10月,我們就把深度推理模型跑通了,但因為算力受限,要做很多創新,所以1月15號只推了一個13b的模型,等到3月3號,我們推出來70b的模型,已經在數學上全面對標OpenAI o1和DeepSeek-R1,模型小了差不多10倍,DeepSeek-R1滿血版是671b。
星火X1的70b模型對行業訓練是非常方便的。因為像R1這樣大尺度強化學習出來的模型,它很難對行業做專門訓練,但本地部署和做簡單的微調是可以的。
在這些領域中,大家開始各有側重和發力點,們希望在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上對標,然後形成生態,代表國家做更大的貢獻,同時在教育、醫療等垂直賽道上做得更好。DeepSeek的目標是要在底座模型上不斷往前發展,它現在沒有精力做行業,也沒有精力去做應用落地。

談開源與閉源

劉慶峰:我們會有一部分開源。我認為將來開源和閉源應該是個組合,開源對整個生態發展和演算法的進步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閉源在一些需要安全的領域,需要高可靠保障的領域,它有獨特的優勢。
訊飛星火會參與國產自主可控的開源,DeepSeek這5天公佈的演算法非常好,但實際上還是對英偉達生態的貢獻,那麼我們在國產平臺上還要做更多的事,我們跟華為、寒武紀做了很多工作,這是對整個國產算力生態的貢獻。
但我們自己在一些垂直行業的深度積累,不見得會公開,因為畢竟還有個商業閉環的要求。
閉源和開源歷來不是非此即彼,它應該是共同組合發展的,而且應該是企業中有開源的,同時也要有閉源的。
我覺得DeepSeek如果要在垂直行業賽道變現,或者在特定領域要商業變現的時候,可能也不會把所有東西公開,所以這是一個我覺得既推動科技進步、產業繁榮,又要考慮自我造血的整個過程,它並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

談底座模型能力與應用

劉慶峰: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慧發展呈現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底座大模型的天花板還在持續開啟,所以絕不能說現在大模型底座不用做了,就做應用就行了,這是絕對不對的。第二,通用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可以在很多行業釋放紅利了,從好看好玩,到真正地解決剛需。
這兩塊齊頭並進,所以對訊飛來說,我們叫“1+N”,1就是底座,一定要在國產自主可控的平臺上對標全球最高的水平,並且要在我們自己關注的核心能力維度上實現超越。
現在大模型涉及的方向非常之多,以前,我們講7個主要維度,文字生成、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程式碼、多模態以及語言理解等7個維度。在2023年,我們推出來(星火大模型)的時候,大概有481個細分項,現在已經到1000多個細分項了。
來源:視覺中國
在我們最關注的領域,科大訊飛底座大模型的這些維度方向要做到底。比如,多輪對話指令、語義理解、數學程式碼這些能力,我們堅定不移要做到全世界第一梯隊,要力爭做到全球最好。
底座能力要真正應用到具體行業,它還必須要有一整套的工具鏈,以使它更好地落地,怎麼更快地做行業資料的清洗和快速訓練,怎麼有更好的工具鏈使得它能夠外掛行業知識庫,能夠解決幻覺問題。

談科大訊飛“必贏之戰”

劉慶峰:在大模型招投標市場,為什麼科大訊飛2024年央國企市場中標數和中標金額雙第一?
因為我們不僅底座大模型的技術已經對標了國際最高水平,而且我們是自主可控的,還有一整套能幫它落地的工具鏈,我覺得這個非常關鍵。
比如通用底座的能力80分,行業最佳化以後達到90分,針對場景就是到95分或者100分,解決真正應用了,所以一定要把這個鏈條走通。
另外,我要把能力開放給廣大創業者,讓大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做創新應用。2024年,科大訊飛新增了200多萬實名認證的開發者團隊,54%跟工業有關,所以形成了底座平臺加上垂直賽道,再加上開放生態的整個組合。這就是2025年科大訊飛的“必贏之戰”。

談訊飛醫療拆分上市

劉慶峰:拆分並不是今天(發生的)。我們在2016年醞釀(訊飛醫療)成立的時候就是把它獨立了,目的是將來獨立上市。
上市,首先可以引入全球化的更多的人才。第二,它在獨立的過程中,因為我覺得醫療的空間本身就足夠大,GDP投入甚至比教育還要多。當年我們成立(訊飛醫療)的時候,我們對醫療還沒有那麼熟悉,我們只有認知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技術基礎,畢竟期權機制的交易手段相對有限。
在一個全新的需要專業積累的賽道中,應該把空間開啟,讓更多的專業人才、更多的創業人才能夠加入進來,用這種更新的機制去發展,我覺得這是關鍵。

談人才觀:大平臺+英雄主義

劉慶峰:所謂大平臺,就是資料算力和已有的技術積累,個人英雄主義就是小團隊發揮聰明才智,真正的年輕人領銜來做應用。你要沒有算力,沒有底座模型的核心基礎,你是很難有單個小團隊能夠做出創新性成果的。
你看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APP,星火底座大模型迭代這麼快,其實它的主要負責人是90後,是我們自己培養的博士。
DeepSeek也就100多個人,但從OpenAI、谷歌等等這些公司也都看出來,它有著企業所提供的公共平臺,然後有一個小團隊,甚至多個小團隊在做創新。
激發團隊的活力和創造力,然後在平臺上能夠創造出全新的成果,我覺得大概是這一輪通用大模型發展非常特色的標誌。

談合肥與杭州

劉慶峰:合肥有很大的潛力。
人工智慧再往後走,它在計算模式上應該跟量子科技結合,甚至能源的提供上要跟可控核聚變、人造小太陽等結合。如果我們把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跟量子計算、核聚變的核能源組合起來,那合肥在全國,甚至在國際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杭州和合肥也在相互學習。大家還是各有側重,今天這一場創新和偉大的歷史程序剛剛開始。
我認為杭州非常棒的是政府的宣傳和品牌意識很強,它挑出來了“六小龍”。實際上“五小龍”“八小龍”也都可以,它體現了一個城市不光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而且要形成一種品牌效應。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郭立琦  審校:張格格  製作:姜辰雨
→點選下圖進入投票及徵集頁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