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從大學回家,是個下雨天,家門口有幾雙高筒套鞋。
媽媽有點自豪又得意地說:我現在穿的,還是你小學畢業時的高筒套鞋,很合腳!
現在的讀者裡,還有多少知道什麼叫做套鞋/高筒套鞋的?對在南方長大的 70 後來說,下雨天穿雨衣和套鞋,是時代的記憶。

我後來住過號稱全年十個月下雨的西雅圖(其實沒有那麼多雨天)都再沒有穿過套鞋。
為什麼下雨天要穿套鞋?
我當時沒去想這個問題。過了幾十年,現在來回想,可能因為除了套鞋,我們要麼穿媽媽做的布鞋和棉鞋,要麼有且只有一雙軍綠色的解放鞋。穿這些鞋,下雨天都容易進水打溼。夏天干得快還好,冬天的南方陰冷,沒有暖氣,打溼了很難幹。
川普只會打嘴炮喊 “解放日”, 但他肯定從來無緣擁有一雙解放鞋。Literraly and figuratively speaking, he has never walked in the Liberator's Shoes. Hence, he's not a liberator. 這不,他一下子就跪了。

什麼,你說,為什麼不穿 UGG?或者 LL Bean ?

嗯,何不食肉糜?
那年我上初中,個子猛竄,開始非常注意自己在女同學面前的形象。就在這個時候,我媽說:兒子,這個冬天,你就穿你姐姐的花棉襖吧,正合適。

I was like, Mom! $##!@E@! 我當時臉部表情的尷尬度直接爆表,心裡有一千萬的拒絕理由,但一個都沒說出口。

那時候,誰家裡不是衣服從大往下傳給老小,不分男女。最辛苦的是每家的媽媽,每天都在給全家人打毛衣毛褲。然後把太小太舊的毛衣,拆掉加入一些新的毛線重新再編織。
不過,我媽的這個要求還是非常勁爆。試想,十幾歲的半大小子,穿著花花綠綠的紅棉襖上街上學,這難度還是很大的。到底是我媽,縫紉機咔咔咔一踩,給我做了件新罩衣,穿在紅棉襖之外。Problem solved.
你以為我這就高枕無憂了?No no no!
話說有天我和幾個哥們在中學操場旁邊玩雙槓。要不怎麼說,生男孩很費呢。一般人玩雙槓,也就是奧運標準動作

或者公園健將屈伸雙臂動作

我們不是。我們像猴子一樣,用腳跟勾住一個槓子,屁股坐在另一根杆子上,大頭衝下雙手低垂,然後在這種腦部高度充血天地旋轉的狀態下,聊天。
我在抖音上找到一些類似我們當年玩過的花活圖片。特別宣告,這些動作都很危險,請勿輕易模仿。


好好滴說著紅棉襖,怎麼說到雙槓了?因為當我在雙槓上倒掛金鐘的時候,我的罩衣就叛變並把我的紅棉襖完全暴露出來了。最開始旁邊的哥們還沒注意,我更沒注意。
然後,我突然聽到旁邊有女生哧哧的笑聲。不是那種看到 Brad Pitt 或者林俊傑的激動笑聲,更像是… 看到了有個男生穿著通紅鄉土氣息的花棉襖的笑聲。
多年以後,我發現,其實我是個時裝潮人。爺們穿大紅棉襖,是國際潮流。只不過,我步子邁得大了點,早了 30 年而已。

還真不是吹牛:我大學畢業的女兒,有天看到一張我當年讀大學的青澀照片,驚呼:喔! 爸,你穿的這件襯衫,小領子、小格子,就是今年紐約剛剛流行起來的!爸,好酷哦!
我那件襯衫,也是妥妥的我媽自己買布、自己剪裁、踩著縫紉機的 “老媽製造” 牌。要說厲害,我媽才是 1980 年代就影響了 2020 年代紐約時裝潮流背後的操盤手。
但我媽再厲害,她也只能做布鞋。人生中我第一雙皮鞋,來自我爸。
No no no – 我爸不是小皮匠,他不會做鞋 – 是有雙別人送他的新皮鞋,他穿不下,於是轉給了我。
問題是,我其實也不怎麼穿得下。或者這麼說吧,正在長身體的我,一開始穿有點大,接著能舒服地穿下,慢慢地就很痛苦地每次都要把腳擠進去,因為這雙鞋前面很尖很小,我的腳趾頭全都被迫擠在一起。但那雙鞋是阿拉上海設計、上海製造的新款男士皮鞋。這在當時,還是很彈眼落睛的。雖然,如果你那時看到一個十幾歲的男生穿著完全成人風格的皮鞋行走在大學校園, 你應該能看到我眼中的痛和快樂。
我好像是直到大三才忍痛捨棄了這雙皮鞋。那時候我已經消費升級,不僅從解放鞋升級到了回力牌球鞋,每次穿完還用白鞋粉擦一下。

我還進一步更新換代,跨入了風靡阿拉上海的狼牌運動鞋擁有者行列。什麼,你從來沒聽說過狼牌運動鞋?介麼,儂 Out 了,好哇?


為了買這雙鞋,以及配套的第一條蘋果牌牛仔褲,我從爸媽給的生活費裡摳了半個學期。有一陣,我天天頓頓吃饅頭稀飯榨菜 – 不誇張地說,我又提前了 30 年,引領了後來勁爆天朝的 “生酮養生減肥延年益壽” 活動。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剛把衣櫃清理完。這不是去了趟巴黎過了個週末,買了不少襯衫和衣服,衣櫃放不下了,需要騰點地方。我是很少買衣服的人,一般 5 到 10 年來一個爆發式購買然後就不問窗外潮流和人間冷暖了。

其實,寫這篇文章最大的原因是我有點想我爸媽了。祝他們老人家身體健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也許您會喜歡這幾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