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廣西賀州的一位小夥分享了自己和妻子一同送女兒上幼兒園的影片。
令人意外的是,評論區不少網友竟然說自己看哭了。

大家紛紛感嘆,這對夫妻一路走來太不容易,真希望他們能一起送女兒到小學、中學、大學……
點開這個小夥最近發的另一條影片,內容是他們搬進了新房,一家人圍坐一起,畫面非常溫馨。
同樣有很多網友感慨不已,有人說,看到這一家人搬新家,真的比自己住新房還開心。
一條條走心的留言,除了飽含誠意的祝福外,剩下的幾乎全是對小夥的誇獎。
而每一條影片下,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就是誇這個小夥為“全網最好的丈夫”。
點開他的主頁,瞭解他的經歷後才知道,網友們賦予的所有讚譽,他確實都當之無愧。
這個小夥名叫鄧有采,妻子名叫葉美迪,他們的故事感動和溫暖了無數人。
01
初遇愛情,小夥義無反顧地奔赴
時間回溯到2016年,那是他們的第一次相遇。
在朋友的婚禮上,鄧有采注意到了角落裡那個長相清瘦的姑娘,人群中的她顯得格外安靜,眼神里似乎總帶著一絲憂鬱。
也許正是姑娘身上這種特殊的氣質,讓鄧有采忍不住與她多交流了幾句。兩個人互加了微信,平常也會像朋友一樣互相問候。
隨著彼此瞭解得更加深入,兩個人逐漸互生情愫。
當時的鄧有采在外打拼,經常需要應酬到很晚,不懂得照顧自己,事業上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
每當心情不好時,鄧有采總會情不自禁地和美迪聊幾句,而善解人意的美迪也會適時表達對他的關心。
這讓他愈發嚮往這份純真的愛情,他時常在腦海裡幻想出很多浪漫的場景。

可當他向美迪表達自己的心意時,等來的卻是令他意外的答案。
雖然美迪和他一樣,內心也渴望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愛情,但更多的還是害怕和退縮。
經過追問才知道,美迪心裡所有的顧慮,都源於那段令人心疼的遭遇。
原來,才20歲剛出頭的美迪,早在一年前就曾與死神擦身而過。
2015年,她被查出顱內惡性腫瘤,做過一次開顱手術,醫生說這是一種很難根治的病,將來複發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即便是遇到了合適的人,她也不敢完全敞開懷抱,篤定地接受那份美好的情感。
她認為,天下沒有哪個小夥會這般糊塗,願意為了她這樣一個女子,賭上自己的未來。
的確,在常人眼裡,選擇和美迪在一起,就是選擇一段冒險的路途。
但是,鄧有采卻不這麼認為。
在聽了美迪的傾訴後,他依舊堅定地表明瞭自己的決心,願意和她一起面對未來的種種坎坷。
當時,他已經攢下了一點積蓄,在和美迪交往後,他沒有絲毫猶豫,就拿出了那筆錢,帶著美迪四處求醫。
2017年,鄧有采帶著葉美迪去廣州的醫院做檢查,才得知她患的不是普通腫瘤,而是膠質瘤,目前全世界都無法治癒,並且複發率高達99%。
那一張張冰冷的檢查報告,彷彿一個個無情的宣判官,向他們宣判著那充滿兇險的未來。
他們艱難地走到了2019年,美迪的病依然沒有找到根治的良方,而鄧有采卻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和美迪結婚。
是的,他要娶她,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當下他都要牽著她的手,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禮上,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中,他對著他的新娘說:“我要用最好的方式對待你。”
於他而言,這句樸素的誓言,絕不僅僅是停留在口中的文字,而是他用盡所有力氣扛起的一份責任。
02
妻子昏迷,丈夫不離不棄地堅守
剛結婚的那兩年,小兩口的生活平淡而又溫馨。
那時候,鄧有采經常帶著妻子旅行,一起領略世間的萬千風景。
繁華的都市街頭,美麗的山水之間,都曾留下他們幸福的身影。

2021年6月,上天賜予了他們一個珍貴的禮物——他們的女兒涵涵出生了。
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他們用心守護著女兒的成長,看著她第一次抬頭、第一次翻身,逗她笑,抱著她出門一起遛彎兒。
元旦到來時,他們帶著孩子一起跨年,鄧有采用照片記錄了一家人的笑容。
他多麼希望,幸福的時光就此駐足,多麼希望,以後的每一個新年,他們都能擁有這些平凡的幸福。
可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美好的願望往往會顯得那麼無力。
2022年6月的一個夜晚,美迪像往常一樣在家帶娃,突然感覺頭暈目眩,隨後就倒在了地上。
當救護車拉著美迪去往醫院時,鄧有采知道,他們一直擔心的那個“魔咒”,終究還是降臨了。
看著病床上昏迷不醒、全身插滿管子的愛人,鄧有采虔誠地呼喚:葉美迪,請你活下去,不要讓孩子失去媽媽。
美迪倒在地上的時候,曾吃力地拉著丈夫的手,示意他不要再送到醫院搶救了。
但鄧有采沒有半點猶豫,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全力爭取。

在深圳,美迪做了兩次手術,隨後又在ICU的病床上躺了20多天,高昂的治療費就像一塊塊沉重的巨石,壓得鄧有采連喘氣的空間都沒有。
家裡僅有的一點積蓄,很快就花光了,鄧有采不得不求助於親戚朋友,想盡一切辦法籌錢給妻子治病。
可是,美迪依然沒有醒來,這個堅強的男人也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他痛心地把妻子接回了廣西老家,開始準備妻子的“後事”。
他讓家裡的老人抱著女兒與美迪告別,他拿著手機記錄下女兒親吻媽媽的瞬間,準備儲存好,留作女兒長大後的念想。
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把這條影片釋出到社交平臺後,觸動了很多網友。
一夜之間,他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捐款,那一刻,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再次將美迪送進醫院,開始了艱難的治療。
當時的美迪,已經成為植物人。
他沒日沒夜地守候在病床前,給妻子喂水,幫妻子擦洗身體,做四肢按摩拉伸,一個人承包了所有的護理任務。
為了喚醒妻子,他每天在病床前唱歌跳舞,播放著女兒的影片,等待著奇蹟的出現。

困了,他就在病床前打個盹;餓了,經常就拿泡麵應付一頓。
三個月後,美迪脫離了危險,但還沒有恢復意識。鄧有采將妻子接回老家,一家三口住在岳母家旁邊的一間板房裡。
他依舊每天給妻子喂水餵飯,刷牙洗臉,更換髒衣服,做康復鍛鍊,帶著女兒每天給妻子唱歌跳舞。

他彷彿不知疲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每天太陽一升起,就開始了充實的一天”。
在日復一日的迴圈中,他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困難,承受了多少壓力,又經歷了怎樣的疲憊,但他,從未有過半句怨言。

03
喚醒奇蹟,真愛守護一生的約定
經過那個難熬的冬天後,美迪的身體狀況逐步好轉。
開始,她只能勉強睜開一隻眼,慢慢地,她的眼神能捕捉到丈夫和女兒的動作,再後來,她可以坐起來了。
鄧有采每天都把她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到院子裡曬太陽,繼續帶著女兒為她唱歌跳舞,一段時間後,她的語言功能也開始恢復了。
美迪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公,謝謝你。”
大半年的時間,她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和行走,但愛人為她所做的一切,她的心裡又怎會感知不到。
2023年3月,美迪可以扶著椅子緩緩地行走了,那一天,鄧有采開心得像個孩子。要知道,幾個月以前,美迪還是昏迷不醒的植物人。
這樣的恢復速度,連醫生都感到意外。

但鄧有采依然不敢鬆懈,他充當著美迪的家庭醫生,每天觀察妻子的各項體徵,定期給她測量血壓、血糖。
每到去醫院複查的日子,他更不敢有一絲含糊。
他在網上查閱了各個醫院的資料,大城市有名的醫院,他幾乎跑了個遍。
每一次出發,他都要認真準備美迪需要的各種藥品、醫療器械、尿不溼,大包小包地收拾好,再小心翼翼地把妻子抱到車上。
醫院、旅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這些地方都曾是他們臨時的“家”,但不管走到哪裡,他都會耐心地照顧好妻子。

在四處求醫問藥的間隙,他還想出了很多辦法,讓妻子放鬆心情。
他牽著美迪一起逛街,給她買衣服、買鞋,帶她品嚐小吃。
他帶著美迪去他們當初的婚房,幫她重溫當時的記憶。
美迪過生日時,他還帶回一小束鮮花和一塊生日蛋糕,給她製造驚喜。
尚未痊癒的美迪,雖然走路還不夠穩當,說話也不夠利索,卻被鄧有采照顧得清清爽爽,臉上也總是洋溢著笑容。
為了還清之前的債務,也為了積攢更多治病的錢,鄧有采還做起了直播帶貨。
白天他要照顧妻子和女兒,做各種家務,晚上等家人都睡著了,他才有時間工作。
臨近半夜時,他坐在院子裡賣橙子,直播間的網友問他累不累,他回答道:
“ 一個人要撐起一個家,為了妻兒的生活有著落,我只能努力。”
鄧有采總和網友們說,只要美迪開心,哪怕她不會自理永遠需要他照顧,他也會感到知足。
對他而言,只要妻子還在,這個家就是完整的。
只要妻子的生命能多延長一點,承受的痛苦能少一點,不管讓他做什麼,他都樂意。

04
今年已是他們步入婚姻的第五年。
結婚紀念日那一天,鄧有采抱著一束玫瑰走到了美迪的身邊。
他又一次重溫婚禮上的那句誓言:“我要用最好的方式對待你。”
美迪問道:“什麼方式?”
他張開寬厚的臂膀,將妻子和女兒擁在懷裡,回答說:“愛的方式。”
愛,是每一對夫妻在婚禮上都會說出的誓言,但在他們的故事裡,更是風雨同舟的堅持,是平凡日子裡的相互扶持,也是困難時刻的不離不棄。
八年前,鄧有采沒有因為美迪患有重疾而退縮;結婚五年來,他更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
他的愛,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卻是風雨來襲時的堅固堡壘。
相愛容易相守難,鄧有采用堅定不移的守護,終於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他們也為我們書寫了,婚姻最好的姿態:一起共擔風雨寒潮,一生守望相助。
點個“在看”,願這樣的真愛能夠感動上蒼,讓他們的生活少一些苦難。
– END –
* 作者:琉璃雪,半溪明月,一筆清風。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讀者》雜誌官方訂閱號。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全家人的精神紐帶。每晚相約,陪你看故事、品人生。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