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哈佛還在硬槓特朗普政府之際,哥倫比亞大學首先“認慫了”。
7月17日,哥倫比亞大學釋出宣告,宣佈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在三年內支付總計兩億美元的罰款,以解決因未能充分應對校園內針對猶太學生騷擾問題而遭到調查的聯邦指控。
根據協議,自2025年3月起被暫停的大部分聯邦撥款將恢復,哥大也將重新獲得當前和未來數十億美元聯邦資金的申請通道。

此前,就在3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領導下的政府以“未有效制止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騷擾”為由,暫停了哥倫比亞大學總計約四億美元的聯邦合同與撥款。幾個月以來,哥大的日子不好過——資金短缺、口碑暴跌。
而就在聲明發布前一天,哥大還對多名參與校園內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學生作出紀律處分。雖然校方未明確將處罰與認罰掛鉤,但在同一時間採取這兩項舉措,顯然是哥大在努力展現對聯邦要求的配合姿態。
談條件、求複合、認罰,哥大幾個月折騰下來,總算保住了命脈——代價是口碑受損和鉅額罰款。而此舉也將給哈佛形成一定壓力,畢竟哈佛正因其超過20億美元資金被凍結,與特朗普對簿公堂。
如今的美國高校,雖然不像哥大這麼“倒黴”,但在資本面前,為了自保,代價也是相當慘烈。而這些慘烈最終都轉嫁給了國際留學生和科研工作者身上。


斯坦福、布朗、南加大……
一大批名校正在“斷臂求生”
大學本應是育人、啟智、追求真理的殿堂,但在當下這場“資本做局”的博弈中,即便是名校,也不得不算得失、盯盈虧,在現實面前低頭求生。
南加州大學,這所名流扎堆的私立大學,2025財年赤字突破2億美元,比去年暴漲4000萬。代理校長明說,這不是一時虧空,而是“結構性”問題——靠漲學費、掏捐贈、加債過不了這關,只能靠裁員、砍預算、重塑運營模式。

賬上躺著376億美元捐贈金的斯坦福大學也頂不住了,宣佈削減1.4億美元行政經費。校方認為裁員、凍結招聘、精簡非核心支出是唯一齣路;同時也繼續向校友們積極募捐。
布朗大學的日子同樣不好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每週砍了布朗大學350萬美元撥款,科研遭受重創;與此同時,十年裡學生和教職工人數猛漲三成,獎學金、工資、通脹全疊加,導致當前財政缺口4600萬美元,預計明年赤字將飆升至9000多萬。布朗大學只能“拿人開刀”,一邊停招博士、一邊擴張線上碩士,同時希望借貸3億美元補財政窟窿。

上述幾所高校算是家底殷實,卻也“債臺高築”,不得不走上削減預算、裁員、凍結崗位的下策。這些原本被視為“非常手段”的方法,已然成為高校們保命的常規操作。
上述學校算是好的,起碼還在開門“做生意”,有些大學已經關門歇業了。
不久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董事會在一場持續近兩個小時的公開會議和數小時閉門討論後,以 25 票贊成、8 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正式拍板關閉 7 個校區——杜波依斯(DuBois)、費耶特(Fayette)、蒙特艾託(Mont Alto)、新肯辛頓(New Kensington)、申南戈(Shenango)、威克斯-巴里(Wilkes-Barre)、約克(York)。這些校區加起來今年才招了三千多人。

校長表示,近年來受出生率下降與大學入學率滑坡影響,學校經營壓力加劇,關閉部分校區是資源整合、提升整體戰略佈局的必要舉措。
雖說關閉的這7個校區對咱們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影響也不大——因為排名實在太次,很少有人去申請。但這些校區容易轉學去PSU Park主校區,在最新的US News榜單上,這所學校排名63,每年申請的中國學生不少。這等於給成績普通、希望曲線救國的留學生掐斷了一條路。
如果說,普通留學生喪失的是一次轉入好學校的機會,那對更多國際留學生中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者來說,領導班子這半年來對學術界和高校採取的資本硬控雷霆手段,已然是一場橫掃而來的颶風暴雪。


美國科研人員跌去78%!
失業危機後逃不出開網約車的命
這兩年,“高學歷網約車司機”“博士外賣騎手”的新聞在國內媒體報道中已經屢見不鮮。現在,這股風也吹到了美利堅。
7月份《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講述了科研資金鍊幾近斷裂的情況下,從博士後到資深教授遭遇到的職業危機。

Ying是馬里蘭大學的一名助理研究科學家,在安妮教授的實驗室工作了五年, 長期參與柑橘黃龍病研究他是一名單親父親。
原本,他的職位由美國農業部資助,尚有兩年的資金。然而,該專案的資金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被凍結,職位續簽被迫取消。Ying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研究崗位,但在崗位稀缺的大環境下,他很難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職位,為了維持生計,他目前暫時轉做Uber司機。
克里希納在今年年初成功應聘為範德堡大學的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物理學。儘管剛入職不久,他已開始壓縮實驗計劃,以應對可能的資金緊張。有限的啟動資金使他不得不規避高風險的研究方向,轉而選擇可以迅速產出成果的專案。而作為實驗室負責人,他對未來資金來源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還有特拉華大學的化學工程教授阿爾蒂,她現在已經不再談“擴張”實驗室的事,只關心怎麼“縮編”。曾經自己帶過的學生、合作過的博士後不少人“潤”去歐洲、加拿大。
在採訪時,她坦言,當年她滿懷希望來到美國求學、落腳、紮根。可現在,如果換作今天的她,她毫不猶豫地避開美國,去一個更穩定的地方。

甚至在杜克大學這樣頂尖的高校,當一名終身教授也不再是穩妥的事情。杜克大學醫學院有一名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匿名教授,他擁有終身教職。兩個月前,他所在學院通知教員:如果在三年內未能爭取到足夠的外部資助,工資會被削減。
在私立大學,教授的薪資完全和你能否要到科研經費直接掛鉤,在科研經費已然被聯邦政府大幅削減的情況下,學校還要削減教授們的工資。這就是繞開了終身制保障、讓教授們變相辭職,“終身”成為無稽之談。
整個美國的學術科研體系,也正面臨一場看不見盡頭的萎縮。國家科學基金會(NSF)5月釋出的一組數字觸目驚心:
如果國會透過白宮提出的削減計劃,從現在到2026年,被NSF資助的早期科研人員將從9.57萬人銳減到2.14萬人,跌幅高達78%。而其他聯邦機構資助的年輕科研人員也同樣難逃此劫。做科研,在如今的美國,變成了一種高風險職業。
根據2023年的一項調查,美國大學中41%的博士生和58%的博士後都是持臨時簽證的國際人士。如果他們開始擔心簽證被取消、專案被砍,選擇改道去別的國家,那美國學術界就要面臨“人才荒”,而對於那些持有簽證“原地留守”的科研工作者來說,他們要為自己的身份和生存擔驚受怕而無暇專心於科研,。
很明顯,這是一場雙輸的局面。


赴美留學寬鬆時代結束
OPT取消?H-1B稽核更嚴!
現在的美國,從高校、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關係,給大眾的感受是慘烈+撕裂。
按理說,政府凍結高校經費,高校缺錢,政府不願出錢,那應該用其他方式施以援手——我不掏真金白銀、但給一些不費血槽、力所能及的支援總是可以的吧?
絕不!曾經,向留學生敞開的大門,正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慢慢關上。
7月17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2票贊成、47票反對的微弱差距確認約瑟夫·埃德洛(Joseph Edlow)出任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局長。

對很多人來說,這只是又一個聯邦職位的確認。但對成千上萬在美求學、實習、就業的國際學生而言,這或許標誌著一段相對寬鬆時代的結束。
埃德洛並非移民系統的新面孔,他曾在特朗普政府1.0時代就擔任移民局代理局長,對移民事務的保守立場早有記錄。在2025年初的國會聽證會上,他直言不諱地表示:F-1學生在完成學業後繼續在美實習的OPT安排是違法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是國際學生完成學業後可以在美實習,時長從12-36個月不等,看專業),並主張應取消F-1學生在校期間之外的工作許可。
雖然OPT由移民局掌管,他作為移民局局長無法立即廢除它,但手段卻不少,比如故意延長審批時間、限制可申請OPT的專業、提高申請門檻。
另外,還有一項更大的風暴等著留學生。
美國國土安全部於 2025 年 7 月 17 日提交一項提案,建議將 H‑1B 非隨機抽籤改為基於工資水平的“加權選擇”方式,目前正由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審查中。

這項改革最初提出於2021年特朗普在第一節任期尾聲,核心思路是:按工資等級(Level 4到Level 1)設定中籤優先順序,工資高者優先。這意味著剛畢業、薪資處於Level 1區間的國際生,將面臨極低的H-1B中籤率。
當年,這一政策因拜登政府上臺被緊急叫停。但現在不同了:距離2026財年H-1B申請還有充足時間,如果透過,這項改革將直接影響大部分剛走出校園、希望留在美國工作的國際生。
政府和高校之間明顯不是一條心:
-
前者絞盡腦汁設限,不遺餘力地阻擋留學生,尤其是某些專業的國際學生;
-
後者卻殫精竭慮拼命招生,生怕錯過每一個交學費的人才。
可問題是,許多留學生之所以把美國作為首選,不正是因為這裡擁有世界領先的科研環境、豐富多元的學科體系,以及相對開放、能讓人才施展抱負的制度土壤嗎?如今,這些曾經引以為傲的優勢正在逐漸消退,那留學生們又憑什麼非來美國不可呢?

如果在這種“高校拼命招生、政府收緊政策”的撕裂局面下,你依然是美國留學的“唯粉”,也要想想如何讓留學的風險降低、價效比提升。以下幾點是基本盤:
👉 首先,學校別光看排名,要看“命”硬不硬。
現在很多美國大學不是“精英高地”而是“負債經營”。所以,申請別隻盯著榜單,要去查查學校財政狀況、系裡的資金來源、有沒有裁員風波。如果學校連自家院系都保不住,你的留學體驗也不會完整。
👉 其次,專業擇優的同時也避免“擦邊”。
專業決定了你能不能留下來。熱門STEM專業的OPT時間更長、抽H-1B機會更多、僱主也更願意“保人”;但如果是申請容易擦邊的敏感專業,還是要慎重,看能不能先申請碩士、出來後再曲線救國讀博士。
最後,很多人雖然對美國高教依然有濾鏡,但也別把所有籌碼都壓在一個籃子裡。留學的本質並不是賭某個國家的未來、而是為了自己提升能力、開啟路徑、給人生的道路增加一個優秀的砝碼。
8月4日@上海,CollegeBoard官方講座:一次性與MIT、賓大、康奈爾等9所大學招生官面對面交流。
CB官方特別為“真棒家長”預留了名額,大家可掃碼預約👇

作者招募&投稿:caohuiying691065
文章轉載:yan1099361479
家長入群:zhenba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