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清潔能源“退潮”?特朗普籤800頁法案掀風暴,加拿大恐被波及!
【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菜綜述】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在上週五簽署了一份超過800頁的大規模減稅與支出調整法案,這一舉動在美國國內外引起強烈震動,尤其對清潔能源、建築業與電動車行業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加拿大作為與美國高度經濟一體化的鄰國,在這場“政策海嘯”中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專家擔憂北美兩國在氣候危機方面的合作時代或將就此終結。

圖自:globalnews

砍清潔能源預算,綠色轉型被迫中止
這份被Trump稱為“一項偉大的美麗法案”的支出計劃,大幅削減了拜登政府期間推出的清潔能源激勵專案,包括住宅太陽能、熱泵、電池儲能系統等節能設施的稅收抵免政策。根據新法案,原先在《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設立的抵免條款將於今年終止,涉及範圍廣泛,不僅涵蓋個人住宅節能專案,還包括窗戶、隔熱材料、供暖與製冷系統的更新。
更關鍵的是,該法案大幅壓縮了風能和太陽能專案的啟動視窗期。此前,根據拜登政府的法律,即使風電或光伏專案在十年後才開始建設,依然有資格申請稅收抵免。而根據Trump的新規,只有在法律生效後一年內開工的專案才能獲得全額抵免,逾期專案必須在2027年底前全面投入運營,否則將失去全部激勵。
政策諮詢公司Atlas Public Policy資料顯示,約有28吉瓦的風電和太陽能專案計劃在2028年初後投入運營,但目前尚未開工。按照新法案,這些專案很可能因不再符合抵免條件而被徹底取消。
北美建築工人組織強烈抗議:百萬崗位或失
建築業是該法案削減清潔能源支出最直接的受害者。代表美加超過300萬建築工人的North America’s Building Trades Unions公開表示,該法案可能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扼殺就業法案”。
North America’s Building Trades Unions總裁Sean McGarvey在一份宣告中指出:“簡單地說,這相當於終止1000多個Keystone XL管道專案。”他警告稱,約有175萬個建築工作崗位將因此受到威脅,其中多數為已規劃、已獲承諾甚至已啟動的工程崗位。
此外,擁有50萬美國和加拿大工人的Laborer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North America (LIUNA)也表達了類似擔憂。該聯盟總會長Brent Booker稱:“這項法案取消了LIUNA數千個高薪工作崗位,這些崗位已是協會承諾的、計劃好的,並且已經在進行中。”
Booker強調,這些風電和太陽能專案並非抽象的政策藍圖,而是實實在在、在未來七年內可為工人提供就業機會的現實專案。如今,所有未能在一年內開工的專案,在當前經濟脆弱、供應鏈不穩定的背景下,極可能無法落地。

圖自:globalnews
美國轉向化石能源,電動車市場迎“寒冬”
在大幅削減清潔能源支出之餘,Trump政府明確表示該法案將透過對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生產及開採的多項支援,來“釋放美國能源潛力”。法案擴大了美國沿海的石油租賃範圍,併為企業石油與天然氣開發商提供稅收優惠。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總裁兼執行長Mike Sommers在法案通過後表示:“這項歷史性立法對美國能源、消費者以及推動我們經濟發展的工人來說,都是一次勝利。”
與此同時,該法案取消了新電動車購買者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額度,以及二手電動車購買者最高4000美元的補貼。這些抵免原為《通脹削減法案》推動電動車普及的關鍵措施,將於今年9月30日後正式終止。
加拿大汽車與電池產業連帶受損
Trump的新法案將對加拿大的電動車發展帶來嚴重衝擊。此前,美加兩國在《通脹削減法案》框架下建立了緊密的電動車供應鏈體系,加拿大亦加入補貼機制,藉助跨境協同刺激本國電動車與電池產業發展。
然而,隨著美國取消購車補貼,加拿大企業壓力倍增。2024年以來,已有多家車廠宣佈暫停或縮減安大略省的電動車生產線,多個原計劃投入數十億加元的新電池廠專案也傳出停工風險。
拜登政府曾設定目標,到2030年美國銷售的所有新車中50%將為電動車;而加拿大的目標更為激進,要求2026年所有新輕型汽車中20%為零排放汽車,2035年實現全面轉型。如今,在美方“政策退坡”背景下,加拿大電動車銷量增長嚴重滯後,目標完成壓力陡增。
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所負責能源政策的副總裁Joseph Cormnan指出:“取消(美國)稅收抵免對電動汽車行業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兆頭,這對加拿大建立綜合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想法有著重大影響。”

加拿大或可藉機吸引新能源投資
儘管如此,Trump政策轉向也為加拿大帶來一定“機會視窗”。Hoberg教授認為,加拿大豐富的水電資源、較為穩定的政策環境,可能吸引部分原本計劃在美投資的清潔能源企業轉而在加設點。
例如,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尋找綠色電力支援的企業,可能更傾向於落戶擁有大量水電資源的加拿大省份。而在光伏與風能製造方面,由於美國政策搖擺不定,加拿大亦可憑藉穩定的法規環境爭取長期資本投入。
不過,Cormnan也提醒,加拿大要想從美國的動盪中“撿漏”,難度不小。美國部分地區本身擁有全球最優質的太陽能與風能資源,即使取消稅收抵免,仍具吸引力。加拿大則需要藉助政策引導、基礎設施投資與國際合作,來提升自身競爭力。
加國能源政策受制,清潔目標推進難上加難
Trump法案帶來的不確定性,也讓加拿大政府在推動氣候政策上遭遇更大阻力。Hoberg直言:“這讓加拿大政府推行雄心勃勃的政策更加困難,不是說不可能,但成本更高,最終會加劇國內的政治阻力。”
當前,加拿大正在就《重大專案法案》(Major Projects Bill)擬定未來數十項關鍵基礎建設專案名單,各省政府正討論同時推進新的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關鍵礦產與碳捕捉專案。以阿爾伯塔省為例,省長Danielle Smith提出165億加元碳捕捉專案,擬與西海岸原油管道專案同步實施。
Cormnan指出,加拿大需積極推進與歐洲和亞洲國家的貿易與能源合作,藉助多邊機制穩定氣候戰略推進路徑。同時,加拿大也應評估是否放鬆對美國商品的反制性關稅,以吸引更多美方投資迴流。
中美貿易對峙背景下,加拿大還有一項重大任務:加快建立本國的關鍵礦產、太陽能元件、風機與儲能系統的完整供應鏈,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提升能源安全自主能力。
文源:globalnews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編輯:菜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