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紅薯堅持寫程式碼,開發了一個AI應用軟體

以下內容純手擼,很囉嗦,也很真實。

春節假期馬上結束,牛馬們又要回到搬磚的崗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放假前夕給自己計劃著好好利用這些時間,靜下心來做點喜歡的事情,於是就想寫個小小的 AI 應用軟體,解決一下自己平時挺小眾的一些需求,順便學習一些不那麼熟悉的技術。
當然也藉著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為在做 Gitee AI ,所以想完全從頭去體驗一下使用 Gitee AI 的模型介面去開發一個應用的全過程。找出更靠譜的需求點,不至於總是閉門造車,做出來的 Gitee AI 的功能點不是開發者所需要的。
又因為最近總在這個公眾號上發一些平時看到覺得不錯的海外文章,所以就決定做一個桌面小軟體,用來幫我管理和翻譯這些文章。(當然了,做什麼不是這個總結的重點,重點是過程。)
技術選型
前幾年陸陸續續寫過一些 rust 和 Svelte 前端指令碼,我又很痛恨那些動輒幾百兆上 G 的小軟體(也包括手機上的 App),所以沒什麼猶豫就定了 Tauri 這個 Electron 的替代品,短小精幹,用起來方便。
前端我很菜,菜就菜吧我還特別不喜歡 React 那種風格,直到我發現了 Svelte ,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所以最近幾年只有有前端相關的我基本都用它,這次不同點是用了全新的 Svelte 5(從 4 到 5 真的很痛苦)。
再有是 UI 框架,以前用 Bootstrap 挺順手的,既然想弄點新玩意吧,那也換個新的挑戰一下,Svelte 這方面的選擇要略少一些,而我收藏欄裡一直放著 shadcn-svelte 這個專案。
完事了,這就是這次選型的主要技術棧:Tauri + SvelteKit + Shadcn,然後 Tauri 背後是 Rust 。
開發過程
零零碎碎花了節前的兩三天時間,把主介面、選單項以及所需的功能點的介面大概都寫好,每個頁面都空空的放一個 TODO 的字樣。biu 的一下居然介面顯示出來了,很開心,動力十足。就好像這個軟體馬上就要日活過億,思想已經飄到九天之外。。。。。。然後再收回來繼續擼。
再後面就是假期的前大半部分時間,也就是三五天吧,每天完成幾個 TODO 的介面,每天都感覺有進展,自己跟自己炫耀一下,手藝沒丟。直到把核心的功能點做完。測試一下,Gitee AI 返回的內容不斷的蹦到螢幕上,可以撒花了。
最後的兩三天,就開始雕花了。把介面調得更細緻一點啊,顏色配得好看點啊,按鈕擺放更順手點啊,補點額外小功能點什麼的。。。。。。
假期就這麼結束了,完成了大概這個樣子:
(小小軟體五臟俱全,這是暗黑模式)
剩下的就是我還有一些介面樣式問題以及一些需要 Gitee AI 提供額外的介面的,只能等上班跟團隊商量解決了。
困擾過程
前幾天我發了個朋友圈,吐槽了一下 AI 程式設計:
是件讓我很抓狂的事。
在整個的開發過程中,每天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不了,手裡同時有好幾個輔助程式設計的工具,包括 Copilot、Cursor、ChatGPT、DeepSeek 等。基本上,它們可以讓我能搞定的事情更快的完成,而我搞不定的事情,就各種胡說八道,張冠李戴。看著 AI 給你充滿自信的答案,還有各種思維鏈過程,似乎問題馬上有解,可把程式碼塞到開發工具裡,一次不行,再問,兩次不行,再問,三次不行,就開始口吐蓮花 —— 傻X!
不過也難怪,我基本上用的都是最新的版本,應該是超綱了,人家還沒學會。
所以再重申一下,AI 程式設計就是個輔助工具,至少目前階段是這樣。
關於 DeepSeek
我可能是有點不務正業了,這裡才是我工作的重點。
關於 DeepSeek 的事情我不說你們也知道,這是這個春節,也是這兩年來 AI 領域我覺得僅次於 ChatGPT 面世的另外一個熱點。我每天都要刷很多各種渠道的資訊,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它,也包括海外。尤其的感嘆,這兩年以來 AI 領域的變化翻天覆地,一會往左,一會往右,一會閉源,一會開源,回來的拉鋸,鋸得人腦袋疼。
我能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能做什麼,問題充滿在每一顆腦細胞裡。想不明白的時候,也別讓行動停滯下來。除了學習,聽別人怎麼說,看別人怎麼做。能感受到的是很多人其實跟你一樣,都在想自己怎麼能跟上這波大浪。
我們不能閒著,除夕當天,Gitee AI 上線了 DeepSeek R1 基於 Qwen 32B 的蒸餾模型,沒怎麼宣傳,體驗人數激增。初五我們在沐曦機器上線全套蒸餾模型,初六我們在天數機器上線蒸餾模型。雖然不是全尺寸,但是我們免費啊!而且較小尺寸模型更適合在企業內落地。
在這裡順便感謝我們國內晶片廠商的鼎力支援,還有我的同事的辛苦加班。
關於模型尺寸我想補充一點的是:
在做這個軟體的時候,我最開始想提供免費版和收費版,免費版用 7B 模型,收費版用 72B 模型。可是等我真正做進去的時候才發現,在翻譯這件事上,7B 已經是大炮打蚊子,效果非常好了,完全沒必要 72B,也好不到哪去了。
所以做 AI 應用得根據場景、根據需要來,能解決問題的模型,越小越好!因為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閱讀更多

DeepSeek-V3滿血版在國產沐曦GPU首發體驗上線
國內AI適配再下一城:天數智芯加入,DeepSeek R1千問蒸餾模型再添新選擇
Gitee AI聯合沐曦首發全套DeepSeek R1千問蒸餾模型,全免費體驗!
DeepSeek R1已在Gitee AI免費開衝——全尺寸碾壓,小尺寸更有價效比!

寫在最後
期間還順便去看了主旋律電影《蛟龍行動》,有點血腥,不知道為什麼每天排片那麼少,後來還刷到導演帶著演職人員抗議院線排片的新聞。
接下來我會繼續把那個小軟體遺留的問題都解決完,然後釋出出來,後面是否開源再議,大機率會開吧。
透過這近 10 天的開發,最大的收穫可能是:我想明白 Gitee AI 應該給開發者提供什麼樣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模型的能力。我希望這些想法在今年內能陸續的落地。可能行,也可能不行,但是 Gitee AI 得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路。
再最後就是感嘆一下:能靜下心寫程式碼的日子挺幸福的。
嘮叨結束,最後祝大家在 2025 年


線上閱讀:
https://talk.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4-annual-report.pd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