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天雅
在現實生活中,暖男是一個褒義的存在:
他們溫柔體貼,擅長照顧伴侶的需求,體恤伴侶的情緒情感……
相對於直男,他們往往更容易獲得女性的情感青睞。
試想,誰不想在親密關係中收穫被重視的感覺呢?
但今天我是來潑冷水的。
在親密關係中——
越是“暖”到極致的男性,越要謹慎選擇。
他們或許看起來非常重視你,時刻將你放在第一位,對你有求必應,
但他們多半無法與你維持長久親密,甚至可能會令你受傷。
為何這樣說?請看今天的文章。

三年前,表妹突然宣佈她準備結婚的訊息。
當時我著實吃了一驚:
一是表妹那會兒剛跟前任分手不到一年; 二是她眼下的結婚物件,各方面似乎都不太配得上她。
“你看中他什麼了?”我私下悄悄問表妹。
“他對我特別好——
知道我喜歡攝影,就省吃儉用給我買很多昂貴的攝影器材;
平時只要我一有個小病小痛,就會立刻放下工作來照顧我;
說到結婚這個事,他更是誠意滿滿——
不僅給了豐厚的彩禮,還主動在房產證上加了我的名字……”表妹一臉幸福。
“他家裡很有錢嗎?”我繼續問道。
“這倒不是,那些錢一部分是向姐姐要的,一部分是貸款的……”表妹回答。
聽完表妹的回答,我隱隱有些擔憂:
一個為了追女孩而不斷透支自己、不惜拋下工作的人,真的值得託付終身嗎?
但表妹卻跟我持相反觀點:
“那正是他的加分項呀!
說明他愛我多於愛自己,重視我勝於重視工作,處處將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就這樣,表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完婚。

然而結了婚以後,丈夫對錶妹就沒那麼體貼了。
表妹懷孕時出現孕反,身體有些虛弱,想離職。
丈夫不同意,讓表妹堅持工作到孩子出生,那樣產假期間還能繼續領工資。
休完產假後,礙於孩子無人照顧,表妹還是選擇了離職。
當她在經濟上全然依賴丈夫時,丈夫對她的態度開始一落千丈——
經常埋怨她花錢大手大腳,還常常以工作忙為由冷落她和孩子。
每當表妹表達不滿時,丈夫都會理直氣壯地反駁:
“我之前對你還不夠好嗎?你也該知足了吧!
再說,我努力工作賺錢,也是為了這個家啊!”
為此,夫妻兩人常常爭吵……
如今每每聊到婚姻現狀,表妹都會充滿懊悔,甚至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婚前把我當寶,婚後把我當草,妥妥一個「兩面派」,我算是看透他了。”

說實話,聽聞表妹夫婚前婚後的態度反差,我一點也不震驚。
原因很簡單,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能夠給予伴侶穩定的愛的人,必須有2個重要前提:
TA是懂得愛自己的;
TA的自我是穩定的。
而表妹夫當初為了追求表妹而不斷透支自己、拋下工作,
這恰恰說明:他不懂得愛自己,且他的自我非常不穩定。
如此之人,是沒有能力給到伴侶穩定持久的陪伴、理解和支援的。
即便在關係早期,他會無微不至地照顧你,肝腦塗地地追求你,那多半也是基於2種心理:
① 自卑心理
自卑之人在建立親密關係前期,通常會習慣性壓抑自我,小心翼翼地討好對方。
因為TA的自我價值感非常低,且對愛非常匱乏,所以TA渴望透過不斷付出和討好來換取對方的愛。
就像表妹夫在追求表妹時,會省吃儉用給表妹買昂貴的攝影器材,還會為了表妹不惜拋下工作。
這樣一種透過自我剝削呈現出來的“好”——
更多是一個內在匱乏之人為了獲得愛,在短期內做出的一種過度補償;
而不是他內在自然而然的愛的流露。
② 狩獵心理
這是一種靠關係來找存在感和價值感的心理。
存在這種心理的人,前期同樣會透過付出和討好來快速建立親密關係。
“我要把你追到手,證明我足夠牛掰。”
就像現實中的很多“海王”——
在追求你的時候,他可能會花費很多心思給你各種驚喜,對你無微不至;
而一旦追到你以後,他瞬間就變了,甚至轉身就去尋找下一個“獵物”。
這類人對你的“好”,更像是為達到目的而實施的手段策略,沒有真誠可言。

無論是基於以上哪一種心理,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都不會穩定,也不會持久。
因為一個內在匱乏之人,他通常“愛”到後面會殫精竭力,再也沒力氣付出了;
而一個抱著狩獵心態的人,在達到目的以後,就不再想付出,也不願意付出了。

反觀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在婚戀前期,可能都會跟表妹持相似的標準:
要求伴侶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時刻遷就自己,以此作為愛的證明。
但卻無形中忽視了重要的一點:
這樣一種單向付出的關係,本質是不成熟的,且會催化女性心理的退化。
當我們要求伴侶用物質保障,體貼的行為和委曲求全的態度來建立關係時,
就等同於我們要求伴侶像父母一樣,將我們當作一個年幼的孩子進行養育,
這樣的關係,既弱化了自己,也高估了伴侶。
如果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心理的退化,就會一直把伴侶的單向付出視為常態,
一旦哪天伴侶做不到了,或不願意做了,失望、委屈和憤怒就會接踵而來。

其實回過頭去看錶妹的婚姻現狀,
兩人婚後矛盾重重,爭吵不斷,原因之一確實是因為男方婚後“變”了。
與此同時,它還存在另一個原因:
表妹一直停留在嬰幼兒時期的需求幻想中,不願意改變,也不願意長大。
就拿懷孕生產這件事來說。
在家庭經濟並非很寬裕的情況下,如果是一個獨立成熟的女性,她會怎麼做呢?
透過採訪身邊一些親密關係比較和諧的家庭主婦,我瞭解到:
當出現孕反身體不適時——
她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離職躺平,而是透過更加科學的飲食來調理身體,讓自己更好受一些。
當離職居家照顧孩子時——
她們也不會像婚前一樣買買買,而是透過合理的消費規劃,將有限的金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如此即便丈夫有時因為錢的事情發牢騷,她們也能拿出賬本理直氣壯地跟丈夫對峙;
同時當丈夫以工作為由冷落自己和孩子時,她們也會理直氣壯地要求丈夫作出改變,
但不是以一個嬰兒的姿態去不斷抱怨、索取,而是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態去提出需求。
畢竟,養育孩子,從來不是女性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夫妻兩人共同的事情。

這些年,透過觀察對比身邊的婚戀案例,我有一個發現:
心智成熟的人,往往更容易吸引心智成熟的伴侶; 而心智不成熟的人,則往往容易吸引心智不成熟的伴侶。
這就是親密關係中的「吸引力法則」。
那些永遠追求18歲小蘿莉的中年男性,更多是在展示自己無所不能的全能自戀感;
而那些永遠迷戀被討好被呵護的女性,則更多是在滿足自己嬰幼兒時期的種種幻想。
從本質來講,這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然而諷刺的是,現實中很多不和諧的婚姻關係,就是兩個心智不成熟之人的結合體。

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該怎麼辦?
這時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相互責備。
因為責備不僅會讓對方覺得憤怒,還會令人產生深深的無力感;
在親密關係中,無力感一旦出現,人自我改變的動力就喪失了。
要知道,要想解決親密關係的議題,一定是從審視自己開始的。
透過伴侶的存在去覺察我們未被滿足的需求,看見我們需要成長的地方,
繼而我們便可以把關注力迴歸到自己身上:
滿足自己的渴望,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好好去愛自己,照顧好自己,安慰自己內在的不安……
對錶妹而言——
她可能需要去覺察自己過去未被父母滿足的種種需求,繼而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而不是將這種需求原封不動地投注在丈夫身上,既消耗了丈夫,也弱化了自己。
對錶妹夫而言——
他可能需要去覺察自己內在的自卑和不配得心理,繼而去關照自己的內在需求,
而不是以一種抱怨和迴避的心態面對妻子孩子,既淡漠了關係,也疏離了家人。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夫妻都要帶著自我成長的意願,去修通自己內在的匱乏與缺失;
繼而在相互的支援與陪伴下,幫助對方完成情感層面的“二次發育”。
這是一段親密關係得以修復的理想狀態,也是兩個人走向成長與成熟的必經之路。
寫在最後
在婚戀這件事上,相對於極品的暖男/暖女,心智成熟的伴侶更為可貴。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TA首先會有一個完整的自我,自我價值感較高;
內心深處對關係有安全感,並有感知他人的能力。
在親密關係中——
TA不會透過委曲求全來獲取對方的愛,也不會透過不斷索取來檢驗對方的愛;
相反,TA會體貼而不諂媚,真誠而不刻薄,幽默而不低俗,會讓人感到舒服。
這樣一種能力不是天然獲得的,也不是透過書本理論習得的,
它需要我們在親密關係的真實碰撞與歷練中,不斷自我覺察,不斷完善自我,才會一點點鐫刻進我們的人格特質裡。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邁開步伐向前探索吧。
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我會一直與你同在。
「在看」+「轉發」充盈內心,自我成長,在關係中與另一半共同進步♥

作者: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體心理學長程在讀。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
🌟今晚8點武志紅直播🌟

❗直播無回放❗
⬇️馬上點選【預約】按鈕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