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3 月初的一天,明超平跟公司的幾個同事用 Cursor「手搓」了一個 Demo。他們從晚上 10 點開始做,到凌晨一兩點這個 Demo 就上線了。
在完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這個手搓的 Demo 就收到了 1000 多個使用者上傳的專案;到那天結束時,這個數字上漲到了接近 4000 個;在 48 小時內,平臺使用者訪問量就飆升到了 100 萬。
這個 Demo 就是最近爆火的 Vibe Coding 社群——YouWare。

要想明白 YouWare 是做什麼的,首先就要理解「Vibe Coding」和「社群」這兩個詞。
「Vibe Coding」是由前特斯拉 AI 總監 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rpathy)在 2025 年提出的程式設計正規化。它指的是開發者用自然語言描述他們想要的功能,然後讓 AI 來完成程式設計工作,大幅度降低程式設計的門檻。正如它的名字「氛圍程式設計」一樣,Vibe Coding 可以讓非程式設計師憑感覺,就能實現編碼。具體到 YouWare 這個產品上,它提供的能力,就是讓使用者用自然語言,就能寫出一個美觀的網頁。並且可以一鍵部署成網頁應用,分享給別人。
「社群」就更好理解了,YouWare 的命名方式顯然借鑑了 YouTube。就像 YouTube 是一個影片分享社群一樣,YouWare 希望更多創作者可以透過 YouWare 的能力,在這裡分享他們的網頁專案。
簡單理解的話,可以把 YouWare 看成是 AI 時代的 YouTube,只是使用者創作的介質從影片變成了網頁。
欄目作者召集
極客公園的新欄目「AI 上新」,將帶大家體驗最新的 AI 應用和硬體,讓你成為 AI 時代「最靚的仔」!
現在,我們也向所有喜歡嚐鮮和體驗 AI 的同學發出召集,只要你發現並體驗了新的 AI 應用或者功能,按照格式(參考案例:AI 上新|打通了 AI,這個 App 讓我的 Mac「快到飛起」!)向欄目投稿,在極客公園公眾號釋出,不僅能獲得相應稿費,且會為你「報銷」AI 應用的訂閱費用。
同時,優秀作者還有機會進入極客公園 AI 體驗群,獲得最新 AI 應用和工具的內測資格,參加極客公園專屬相關 AI 活動,和 AI 應用創始人一對一溝通。
AGI 太久,只爭朝夕,讓一部分人先 AI 起來吧!投稿、進群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極客小助手微信

01
AI 生成界的「YouTube」
和任何 AI 工具一樣,開啟 YouWare,首先是一個對話方塊。使用者可以直接在這裡輸入提示詞(Create),生成網頁。除此以外,對於更專業的使用者,YouWare 也支援上傳(Upload)或者複製程式碼(Paste Code)。

我首先嚐試了 YouWare 推薦的提示詞——「幫我建立一個簡歷網站」。從思考過程可以看到,YouWare 分別從設計風格(乾淨、現代)、展示內容(關於、技能、專案、聯絡方式)、多裝置訪問、動畫效果等方面構建了這個網站的框架。

由於我沒有提供詳細的個人資訊,YouWare 虛構了一個名叫 John Doe、住在紐約的網頁開發者。僅從簡歷網站的角度來說,YouWare 生成的網頁已經非常成熟、可用。

除此以外,YouWare 還提供了 Boost 功能,類似於 Instagram 的濾鏡,它可以一鍵美化你的網頁。在簡歷網頁這個案例中,Boost 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是增加了暗黑主題。

如果想要修改網頁,YouWare 提供了「選擇」功能,可以定向選擇某個編輯元素修改,大大提高了 AI 生成內容的可控性。

同時,YouWare 還提供了歷史版本回溯功能,可以回到任意一個修改過的版本。「選擇修改」加上「歷史回溯」,使得 YouWare 可以真正成為一個可用的生產工具。

不便之處在於,我無法直接編輯網頁元素。假如我要將網站中虛構的文字替換成我本人的資訊,甚至定向修改某個元素的樣式、顏色等等,都需要重新輸入提示詞、重新經歷一遍生成過程,耗費了很多修改時間。
完成生成後,最後一步是「釋出」。YouWare 會生成一個連結(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ffroqgcdv3?enter_from=personal_center),然後你就可以和其他人分享你的網頁了。
對分享的洞察是 YouWare 最初的起點。明超平在 2025 年 3 月觀察到,大量使用者用 Grok 3 編寫遊戲後,只能通過錄屏分享非互動式內容,導致創意表達受限。這個洞察促使了 YouWare 第一個版本的誕生。
YouWare 簡化了部署網頁的流程。傳統上,構建一個網站需要把程式碼推送到 Git 倉庫,再在 Vercel/Netlify 等平臺上部署伺服器、託管網站。YouWare 則簡化了域名和伺服器的設定,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只需貼上你的程式碼或上傳檔案,就能在幾秒鐘內生成一個連結。
透過分享形成的社群是 YouWare 的精髓所在。
你可以像刷 Instagram 一樣在流行趨勢中閒逛;也能透過某個作品下方的隨機按鈕連結到其它作品。YouWare 官網目前已經上線了:遊戲、效率工具、教育、演示、專案展示頁、儀表盤和作品集等多個創意板塊。如果創作者開放了許可權的話,其他使用者還可以使用「Remix」功能,修改已有的網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疊加自己的創意,讓作品長出新的枝椏。

有人復刻了紅白機上的《超級瑪麗》(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pq3iq5uvbu?enter_from=home),使用方向鍵和空格可以直接操作(但我沒能通關)。

日本網友 Elio 說他家附近只有羅森,這促使他研究起了日本便利店的佈局,並製作了這張全日本的便利店地圖。(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w3zrislywi?enter_from=personal_center)。

YouWare 還提供了豐富的 MCP 工具,可以方便地接入 Figma、Notion、Github、YouTube 等,讓更專業的創作者可以複用以往的素材創作。使用者 us.sidm 就創作了一個寶馬 i8 的 3D 模型(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bm9qq2yj00?enter_from=personal_center),目前訪問量已經高達 11.6k。

鑑於 YouWare 社群正在搞復古網頁設計大賽(獎金最高 1000 美元),我也讓 YouWare 做了一個 win98 版本的極客公園官網(https://www.youware.com/project/1yxvncqckb)。生成的效果非常還原 20 多年前的設計,簡單來說就是「有那味了」。

02
正在向生產力無限邁進的 Agent
總體使用下來,我認為 YouWare 已經達到了非常可用的狀態。
首先 YouWare 具備即時生成一個符合主流水準網頁的能力,極大降低了網頁程式設計的門檻,給創作者提供了基本的創作能力。
同時,YouWare 把部署網頁做成了亞馬遜的「一鍵購物」,非常方便就能生成一個可分享的網址。這是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創作者生態來說至關重要的產品層面的創新。畢竟只有被看見,創作者才會有動力繼續創作。
以往用主流的程式設計工具(Claude、ChatGPT)生成一個網頁之後,往往還要經歷複雜的伺服器部署才能讓這個作品被看見。這對於專業的 Coder 來說或許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已經可以勸退絕大多數非專業的創作者。YouWare 抹平了這道障礙。
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是,在整個使用 YouWare 的過程中,我沒有看到一行程式碼,跟主流程式設計軟體完全不同。這是產品層面上的剋制——很顯然 YouWare 面向的並非專業使用者,而是所有人。這有些類似於 Twitter 一開始限制推文長度只能是 140 字元一樣,看似是限制,實際上更加激發了非專業文字創作者的表達欲。
上一個 UGC 時代的網際網路產品顯然給了 YouWare 很多啟發。這一點從 YouWare 的 Slogan 就可以看出——從一開始的「Vibe Coder's Instagram」到現在的「Not YouTube, YouWare」。明超平在跟晚點的訪談中也提到了 Instagram 給了他很大啟發:
「它(Instagram)抓住了兩個大訊號:一是在正確的時間承載住了手機攝像頭普及、「手機攝影師」誕生的浪潮。過去,攝影師是用尼康、索尼按快門的人,而當手機攝像頭從 400 萬畫素到 800 萬畫素,誕生了一撥用手機拍照的新人群,全球每天的新照片多了百倍、千倍。 二是手機拍照剛產生時,噪點多、色彩偏差大,Instagram 用「濾鏡」功能,讓照片更好看,又給了大家一個分享照片的社群——這都在促使人們更多拍照和分享,讓手機攝影師變得更多。」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是,YouWare 可以精準點選區域性修改,並且可以回溯歷史版本,這極大增強了 YouWare 的「工業能力」。工業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叫作「精度即文明」。18 世紀,約翰・威爾金森發明精密鏜床,將蒸汽機汽缸加工誤差從數毫米壓縮至 0.1 毫米,使熱效率提升數倍,直接推動工業革命爆發。此後,公差概念成為製造業的核心邏輯——從福特 T 型車的標準化零件到蘋果 iPhone 的奈米級晶片,精度的每一次突破都重塑了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生活圖景。正如英國作家西蒙・溫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在《追求精確》中所言:「精確不僅定義了現代世界,更塑造了現代世界。」
目前 AIGC 還沒有達到工業化的要求,因為工業化的能力就是生產力,就是指向精準、穩定。而幻覺問題還是一個難以規避的問題,AI 生成的內容總是呈現不穩定、不可控、不精準的特質。如果這一點在通用大模型身上還尚可忍受的話,對於一個更垂直的 Agent、一個面向生產力的創作工具而言,就很難忍受了。「精準點選區域性修改」和「回溯歷史版本」同樣是產品設計而非技術能力的創新,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YouWare 的精度,使得它變得可用。
當然我對 YouWare 的修改能力還是有一些不滿。使用者目前還無法像修改 Photoshop 檔案一樣直接編輯網頁元素,修改需要反覆經歷「提示詞-等待-AI 生成」的過程,非常考驗使用者的耐心。
當然,YouWare 還是一個釋出不久的新產品,期待它可以變得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