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小貼士,幫孩子與Media之間搭起一座健康的橋樑!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Media(即各種媒體裝置,社交媒體等)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塊重要拼圖,孩子們幾乎是從小就會接觸這些,自然而然地,它也融入了孩子們的日常。
我們不妨多跟孩子聊聊,瞭解他們在Media上的點滴,分享如何明智使用的小貼士,畢竟,讓孩子在享受數字世界的同時,學會自我保護,健康成長,才是咱們共同的目標!
美國兒科學會社交媒體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卓越中心給我們提出了了7條超實用的小貼士。我們照著這些建議來,說不定就能幫孩子們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裡找到平衡,讓他們自個兒管好自己!
構建和諧家庭氛圍
Media可以說是生活中的調味劑,工作、歡笑、學習、解壓,樣樣都行,但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分辨力還在成長中,我們引導時難免會有摩擦,小矛盾,那該怎麼解決呢?
秘訣就在於我們得心態開放,耳朵豎起來聽孩子的心聲,別急著批評,就平心靜氣地聊。還有小孩對新技術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們愛分享,我們就耐心聽。
具體怎麼做呢?我有幾招:
1、孩子過了六歲,就可以一塊兒看YouTube影片了,挑些合適的,或者孩子特別愛的頻道。看到廣告就聊聊它想傳達啥,推薦的影片也說說看。鼓勵孩子自己做選擇。
2、不管孩子多大,家庭電影之夜都是個好主意。挑部電影或節目,全家一起享受。看完後,問問孩子喜歡啥,不喜歡啥,角色咋樣,還能猜猜接下來的劇情怎麼發展。
這樣,我們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學會更多。
管好Media使用時間
Media可不能將孩子所有的空閒時間都佔據了,得學會“安排時間”,比如家裡吃飯時不碰手機,或者設定個無裝置區。找個籃子或盒子,把手機平板都收進去,讓它們暫時休息休息。
如果孩子喜歡動手做東西,可以拉著孩子一起做個裝飾性的“裝置休息站”,把裝置放進去的時候,就跟孩子說,這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專心地享受在一起的時光,不管是聊天還是玩遊戲。
怎麼做更具體點呢?我有幾招:
1、兩歲以上的小朋友
我們得提前給他們說好,幫他們從螢幕上抽離出來,再一起想想接下來幹啥好玩。
2、四歲以上的孩子
可以跟他們一起定個計劃了,確保電子裝置不會一天到晚佔著他們。
3、六歲以上的大孩子
試著跟他們輪流看看裝置上的“螢幕時間”報告,聊聊都用裝置幹了啥,是感覺開心了還是給自己添堵了。
精選優質Media內容
Media的資源質量參差不齊,我們有必要給孩子挑挑看什麼、學什麼,最好是找那些故事講得好,廣告又少的影片、遊戲和電影。
如果想讓孩子邊玩邊學,就選那些被證實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節目,比如《芝麻街》或者PBS KIDS,都是不錯的選擇。
怎麼挑呢?我給大夥兒支個招:
不管孩子多大,我們都可以來個“評分遊戲”。挑他們喜歡的頻道、節目或者遊戲,然後用問答的方式,按這幾個標準給它們打個1~5的分數:
1、“看這個我會動動腦筋嗎?”(而不是看完跟沒看一樣)
2、“裡面的人是不是都很友善?”(而不是動不動就吵架)
3、“看完這個我感覺怎麼樣?”(是心情更好了還是更糟了?)
4、“這故事跟我們家的氛圍像不像?”(而不是像活在另一個星球)
打敗無聊小怪獸
我們平時都愛用Media來放鬆一下,趕走壓力和無聊感,但老這麼幹可不行哦。學會把無聊變成做其他有意思的事,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訣!
孩子放學了,放鬆放鬆、釋放壓力是應該的。但別忘了給電子產品設個時間限制,別一看就整個下午。
請記住,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一下子學會怎麼管理情緒和無聊感的,他們需要時間和家長的幫助。
我們得幫孩子找找Media之外的樂趣,比如:
1、挑個棋盤遊戲,全家一起玩;
2、放首喜歡的歌,一起跳跳舞;
3、找個藝術活動,讓孩子動手又動腦;
4、週末去戶外走走,感受大自然;
5、抱抱家裡的寵物,感受那份溫暖和陪伴。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小樂子,找到幾個適合咱們家的,經常玩一玩,讓這些活動成為咱們家的“保留節目”。
理智看待網路負面資訊
讓孩子們聊聊網上遇到的那些離奇或讓人心裡不舒服的事兒。我們得幫他們搞明白那是啥情況,為啥會發生,還有以後怎麼躲開。
讓孩子們知道,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可以隨時找你聊聊,一起想辦法解決。下次再碰上這種事兒,鼓勵他們先停一停,想一想,以後碰到同樣的情況直接忽略它,甚至舉報它。
我們得讓孩子們知道,在網上,大家都應該友善相待,尊重彼此,而不是粗魯或暴力。
對六歲及以上的孩子我們可以這樣說:
1、“嘿,我今天在Media上看到些不禮貌的話,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2、“你有沒有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網上或遊戲裡說話很刻薄?你覺得他們為啥會這樣呢?”
網路安全小技巧
我們得常跟孩子們唸叨,哪些是個人隱私,哪些是可以分享的。
網路上的安全規則得記牢:別透露個人資訊,比如名字、地址、電話和密碼;別跟陌生人聊天,他們可能會假裝成小朋友;別點不明連結或亂下載東西,小心病毒;也別去那些可能有不良內容的網站。
孩子們好奇心重,容易衝動,所以提前教會他們這些規矩,免得惹上麻煩。
我們怎麼跟孩子說合適呢?
1、四歲及以上的孩子
“就像我教你怎樣安全過馬路一樣,我也得教你怎麼用平板電腦才安全。”
2、六歲及以上的孩子
“你不會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貼在大街上的廣告牌上吧?所以,我們在網上聊天或玩遊戲時,也不能隨便分享個人資訊,因為誰都能看到。”
應該“分享育兒”嗎
自從有了Media,家長們分享了數不清的孩子照片,有時候直接不顧孩子的感受和安全,這些照片裡可都是孩子的臉和位置資訊。
專家說了,發孩子照片或故事前,最好先問問孩子同不同意。這樣能幫孩子理解什麼是同意和隱私,等他們長大了,就能更負責任地使用社交媒體了。
怎麼做更具體點呢?我有幾招:
1、對於四歲及以上孩子
如果孩子不喜歡我們發的內容,問問他們為啥。可能他們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想對發啥照片有更多決定權。
2、對於全年齡段的孩子
如果我們在Media上發了孩子的照片,記得給他們看看。小一點的孩子可能不明白為啥其他人也能看到,我們得跟他們解釋清楚,比如:“這些照片我只跟好朋友還有奶奶這樣的人分享哦。”
參考文獻: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7-ways-to-help-young-children-build-a-healthy-relationship-with-media.aspx,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media-literacy-fun-skill-building-activities-for-children-and-families.aspx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家孩子對Media愛不釋手嗎?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