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開源周才第二天,有些公司就已經坐不住了…

哥幾個,走過路過別錯過,今天的 AI 圈可以說是格外熱鬧了。

真正 “Open” 的 DeepSeek ,打出開源周的第二發炮彈,短短幾個小時就已經在 GitHub 上,收穫了 3k 多星。
 “ 開源老兵 ” 阿里通義千問也沒閒著,推出了 QwQ-Max-Preview 深度思考模型,展示思維鏈,還支援聯網搜尋。
還有凌晨兩點多,大夥兒可能還在做夢的時候,大洋彼岸的 Anthropic 也給模型升級換代了。號稱他們迄今為止最聰明的 Claude 3.7 Sonnet ,還是個推理模型和傳統模型的 “ 混血 ” 。
我估計今天那些專門做模型測評的博主,都快要忙不過來了吧。。。
再加上 Grok 3 、 DeepSeek R1 、 o3 mini ,世超猜到了今年推理模型必有一戰,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光這麼說大夥兒估計也沒感受,今天咱們就挨個來看看, AI 圈子到底是怎麼個熱鬧法。

先把視線,放在新一代 “ 開源戰神 ” DeepSeek 身上。
用 R1 教育了一遍市場之後, DeepSeek 這兩天,乾脆開源了個徹底, 5 天時間,每天發一個程式碼庫。
第一天,整了個 FlashMLA ,這玩意兒專門針對英偉達的 Hoppers GPU ( 比如 H100 、 H800 ),進行了效率最佳化,通俗點說就是榨乾 GPU 的最後一滴效能
今天開源的,則是 DeepEP 通訊庫。
根據官方的介紹,這是一個專門為專家混合( MoE )和專家並行( EP )設計的通訊庫。太複雜的咱也不去深究,大白話就是通訊庫可以讓 “ 專家們 ” 的交流更快速、高效。

盲猜一波,國內那些個手裡有 Hoppers GPU ,還是研究 MOE 模型的 AI 公司,可能已經衝了。

不知道明天 DeepSeek 又會開源哪個程式碼庫,但光憑他們這敞亮、真誠的態度,圈粉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在 DeepSeek 的評論區底下,世超已經看到不只一位老哥,對著 OpenAI 貼臉開大了。
不過說到這,可能會有差友疑惑,網上整天嚷嚷著開源,這跟咱到底有啥關係?
這麼說吧, DeepSeek R1 開源以後,大大小小的私企、國企都吻了上來,還有高校甚至政府機關,不是已經接入 DeepSeek ,就是在接入的路上。

經過大規模的模型部署後,下一步就是生態的構建、產業的融合,就像當年的 “ 網際網路 +” , AI 同樣也可以成為基礎設施,融入到咱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難說,閉源模型在構建生態這一步,能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像 DeepSeek 這樣的效果。
所以這一切,我們可能都得感謝開源。
再來看阿里通義千問的 QwQ-Max-Preview ,是個推理模型。阿里也算是國內第一個,推出推理模型的頭部大廠。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是一個基於 Qwen2.5-Max 的推理模型,有很強的數學理解、編碼能力,但目前還只是預覽版。

世超在第一時間簡單試了試, QwQ 也有思維鏈的展示。(不得不說,QwQ這名字有點可愛。。)

問它一道數學競賽真題,最後的答案倒是對了,就是思考時間稍微久了些,我粗略估計思考了得有兩分鐘出頭。
這道題問 DeepSeek R1 ,它的思考過程跟 QwQ 很相似,也是分析了多種可能性,但 R1 勝在推理的速度稍微快一些( 112 秒 )。
而同樣的題目,我又問了今天的另外一位主角 Claude 3.7 Sonnet 。
只能說,又快又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 Claude 3.7 Sonnet 是個混合模型,一個模型有標準和擴充套件兩種模式。
如果你想看到大模型的推理步驟、思考過程,那就得選擴充套件模式。
如大夥兒所見,體驗 Claude 3.7 Sonnet 的推理能力,是另外的價格。
世超還找了幾個外網的實測案例,發現 Claude 的程式碼能力依然強得可怕。
同一組提示詞餵給 Claude 3.7 Sonnet 和 Grok 3 ,這是 Claude 3.7 Sonnet 的結果。
再來看 Grok 3 的,直接被碾壓。
即使 DeepSeek 加入戰鬥,也被秒了。。。
反正看下來, AI 發展到今天,已經有點超乎世超的想象了。
雖說今天這三則新聞放一起,打眼一看,好像沒啥特別大的關聯。

但稍微一提煉你就會發現,它們恰好體現了當前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開源陣營不斷壯大,推理模型成為主流。

模型的開源和閉源之爭, DeepSeek 一齣手,即便是奧特曼,也不得不親口承認, OpenAI 的閉源策略 “ 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 ” 。
像 Llama 家族這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模型,對於開源社群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而除了 DeepSeek 和 Meta ,阿里通義千問、 xAI ,還有陸續擁抱開源的百度、 Minimax 和階躍星辰,開源陣營肉眼可見在壯大。
另外一邊,前兩年大模型是不是老強調自己的長文字能力,慢慢的開始卷文生圖、文生影片還有語音互動這些多模態,再到最近,模型跑分全是數學、程式碼。

真就應了那句話, AI 一天,人間一年。

照這麼下去,可能哪天 OpenAI 宣佈開源,又或者誰家突然宣佈把 AGI 整出來了,我都不會覺得驚訝了。
撰文:西西
編輯:江江&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X、Claude、Qwen

部分圖源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