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多國迎“烤”驗:韓國熱到地鐵車軌彎曲、東南歐國家多條河流水位下降、法國核電站停運……

北半球今年的極端高溫要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不僅“粉碎”了一系列有史以來的6月高溫紀錄,而且在7月初就開始向歷史極端高溫紀錄發起衝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6月30日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出席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親身經歷西班牙熱浪的他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慨:“極端高溫不再是罕見事件,它已成為新常態。”。
古特雷斯警告說:“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危險——沒有國家可以倖免。”他呼籲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韓國:熱到地鐵車軌彎曲
據新華社,韓國氣象廳本月4日釋出的資料顯示,韓國6月平均氣溫為22.9攝氏度,是19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6月。韓國6月“熱帶夜”天數也是有統計以來第二多,且多地打破“熱帶夜”最早出現日期紀錄。在韓國,“熱帶夜”指下午6時至次日上午9時氣溫高於25攝氏度的現象。
氣象專家預計,7月韓國將持續高溫,不排除出現“極限高溫”。韓國氣象廳7日釋出了首爾地區今年首個熱浪警報,比去年早了18天。
8日,首爾市最高氣溫達到37.8攝氏度,創下自1908年開始相關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此外,京畿道光明市、坡州市昨天氣溫更是在7月初首次超過40攝氏度。
受高溫天氣影響,韓國有的城市路面融化變形,首爾市一處地鐵站附近的列車軌道因高溫出現彎曲
韓國疾病管理廳7日釋出的資料顯示,由於韓國今年高溫天氣出現早、持續時間長,該國5月20日至本月6日因高溫相關病症就醫人數同比激增83.2%。

日本:中暑死亡的人數逐年增加
據央視新聞,日本氣象廳7月1日說,受盤旋在日本列島上空的暖氣團和全球變暖影響,該國經歷了自1898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日本媒體援引氣象廳資料報道,6月日本的平均氣溫比基準值(1991年至2020年的30年6月平均值)高2.34攝氏度,超過了2020年創下的紀錄,當時的氣溫比基準值高1.43攝氏度。
日本多地創下6月氣溫的最高值。其中,東京市中心6月有13天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比往年平均氣溫高2.8攝氏度。
據共同社報道,按地區來看,日本北部較往年平均氣溫高出3.2攝氏度,日本東部高出2.3攝氏度,日本西部高出1.8攝氏度,均創1946年有統計以來新高。
日本氣象廳近日釋出今年7月至9月的長期天氣預報,稱今夏日本全國將迎來長時間的酷暑天氣,預計高溫天氣將持續到9月。該機構提醒民眾注意防暑。
近年來,日本多次遭遇極端高溫天氣,因中暑死亡的人數逐年增加,2022年為1477人,2023年達到1651人,2024年達到2033人。日本消防廳資料顯示,去年近10萬人因中暑被送往醫院,創2008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最高紀錄。

東南歐國家:多條河流水位大幅下降
高溫天氣同樣困擾著東南歐。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高達38攝氏度的氣溫令街上行人寥寥,近兩個月的降水缺乏也令橫穿薩拉熱窩的米利亞茨卡河水位大幅下降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當地同樣出現了35攝氏度的氣溫。匈牙利國家氣象局表示,今年6月的降雨量僅為往年平均降雨量的17%,是自1901年以來最乾旱的6月。受高溫乾旱影響,多瑙河水位大幅下降。當地航運協會負責人表示,由於水位下降,貨船隻能以30%至40%的運力執行,運力的萎縮也令航運費用大幅上漲

法國:山火蔓延、核電站停運
政客爭論是否應該“裝空調”
自6月19日以來席捲法國的熱浪仍未完全消退。據央視新聞訊息,當地時間7月8日,受高溫和大風天氣影響,法國南部沿海城市馬賽市郊突發森林火災,山火燒燬了超過700公頃林地,造成至少9名消防員受傷。馬賽普羅旺斯機場一度臨時關閉,多架航班被取消或改降
上週,包括巴黎在內的多個法國城市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上千所學校因高溫關門,16個省發出高溫紅色警報。該周,法國還有2人因高溫酷暑死亡,超過300人送醫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電力公司6月30日證實,已於6月29日晚暫時關閉南部的戈爾費什核電站,以防作為反應堆冷卻水來源的加龍河河水過熱
面對不斷重新整理紀錄的高溫天氣,法國政壇就是否應在公共服務場所安裝空調發生了激烈爭論。
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宣佈,如果在2027年的總統大選中獲勝,她將在全法推出空調普及計劃。國民聯盟議員表示,該黨的目標是在學校、公共機構、養老院和私人住宅推廣空調。勒龐的盟友已經在法國國民議會提交法案,要求在關鍵公共服務機構強制安裝空調。
勒龐指責法國政府讓所謂精英階層享受空調之時,強迫普通民眾忍受高溫。她吐槽,法國政府因高溫關閉學校,使得父母無法正常上班、只能請假在家照顧子女,這些家庭又被要求前往電影院等有空調的地方避暑,“完全是瘋狂的操作”。
與義大利等鄰國相比,法國的空調安裝率很低。2020年,只有25%法國住宅安裝空調。此前,巴黎7月的平均氣溫僅20℃到25℃,夏季無需空調降溫。法國普通空調售價從600歐元(約合人民幣5042元)到3000歐元不等,還有高額的安裝費和電費。除價格昂貴之外,公寓樓安裝空調需要得到業主協會同意。如果空調室外機安裝影響建築物外觀,還需要向當局申請許可證。
法國媒體解釋,部分法國人認為空調是反自然的多餘裝置,只有“城市精英”階層才使用;部分法國人認為空調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有很大部分人認為空調不利於環保,會不斷推高大氣溫度。法國2021年調查顯示,48%民眾認為由於空調破壞環境,該裝置應該被禁止使用。
在此背景下,勒龐提出的空調普及計劃遭到了法國主流政黨的一致反對。法國生態轉型部長阿涅絲·帕尼耶-呂納謝指出,法國過去20年一直強制要求在養老院安裝空調,以保護老年人免受高溫影響。但她表示,空調將導致氣溫上
升,在所有地方安裝空調是“錯誤答案”。綠黨領導人馬琳·託德利爾則批評勒龐
的目的是“賣空調”,指出應對高溫的方法應該是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以及加強建築物的隔熱通風。
專家將高溫歸因為“熱穹頂”效應
針對本輪北半球高溫天氣,多國專家將其歸因為“熱穹頂”效應。那麼,什麼是“熱穹頂”呢?
“熱穹頂”是指高層大氣熱高壓在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動,高壓與附近低壓之間的大氣環流形成了穩定的類似“穹頂”的形狀,高壓像個罩子一樣把熱空氣蓋在熱浪發生區域,同時阻止了冷空氣進入。靠近地面的低層空氣被地面加熱後,在“熱穹頂”裡上升,但是由於上層是高氣壓,又被高氣壓壓回地面。這樣,“熱穹頂”裡的溫度越來越高,從而引發熱浪或超級熱浪事件。“熱穹頂”內會發生高溫、少雨、空氣汙染等現象。
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所有這些現象加在一起,(在頭頂)形成了一個穹頂,會把熱量全都聚在我們生活的地方,這些熱量無處可去,也沒有強風把它們吹散。
有專家指出,儘管“熱穹頂”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地球現在比過去明顯變暖,這增加了夏季“熱穹頂”效應形成時出現熱浪的可能性。隨著全球持續變暖,極端高溫事件預計將在許多地區變得更常見、更劇烈且持續時間更長,夏季高溫來得越來越早。這些變化將對人類健康、糧食與水資源安全以及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高溫會透過多種途徑影響人體健康。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熱衰竭,症狀包括頭暈、頭痛、乏力、口渴等,若不及時干預,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中暑,甚至導致器官損傷或死亡。
法國公共衛生署今年3月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該國本土夏季高溫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700人,佔同期全因死亡人數的2%以上,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7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估計,僅2024年,德國就有約3000人因高溫相關原因死亡。

因此,專家呼籲各國積極行動,應對越來越頻繁的高溫天氣。德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安德烈亞斯·瓦爾特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隨著熱浪事件不斷增多,脆弱人群將面臨嚴重健康風險。尤其是城市應當採取措施來緩解熱浪帶來的影響,例如透過增加城市綠植、提供遮陰區域等手段來改善局地條件。”
英國公共衛生專家約翰·阿什頓表示,必須採取措施應對高溫天氣,包括加強水資源管理、大規模植樹造林,為城鎮提供遮陰。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科學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指出,早期預警系統和公共健康策略對保護弱勢群體至關重要。
專家提醒,高溫天氣來襲時,個人除使用遮陽傘、帽子等防曬外,還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預防高溫引發的脫水和中暑。戶外工作者、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及孕產婦等群體需格外注意防護。此外,一些高溫地區同時也是旅遊勝地,遊客應注意採取防暑降溫等措施,並對高溫可能引發的野火等風險保持警惕。

編輯|金冥羽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介面新聞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