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記者 江瑋攝
《大國競合》作者沃克對年輕一代美國人的對華態度感到更樂觀,因為年輕人對中國持更開放的態度,不願盲目聽從政府敘事,更傾向於從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獲取訊息
文|《財經》記者 江瑋
編輯|蘇琦
麥肯錫前全球業務董事、榮休高階合夥人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到訪過中國大約90次。在這些旅途中,他結識了中國企業高管、政府官員、社會和經濟領域的專家,也有許多普通人。這些經歷使他得以深入理解中美兩國的異同以及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在麥肯錫度過的46年的職業生涯中,沃克服務於全球多家金融機構,其中有12年是與中國的保險公司打交道。沃克對中國的興趣起源於他年輕時的一段精神之旅,在邂逅道家學說和老子所作的《道德經》之後,他發現自己找到了一直在追尋的關於生命與死亡的答案,為此他還給自己起了一箇中文名字:吳子。
沃克於2019年在美國出版了《強大、不同、平等:克服中美間的誤解與分歧》一書。這本書的中文版《大國競合》於2021年面世。沃克坦言他的這本書在美國銷量並不好,在中國的銷量是美國的20倍。他認為美國讀者不太接受書名裡所指的一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中國。面對崛起的中國,曾經在經濟和軍事上處於絕對領先的美國產生了一種失落感。由於不瞭解中國,美國把中國視為一種威脅。
目前沃克正在寫作第二本書,書名暫定為《遏制陷阱》。他的主要論點是美國正在試圖遏制中國,但中國不能被遏制,因此美國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不可能的事。由於太過專注遏制中國,美國沒能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即與中國展開健康的競爭。
“由美國定義世界秩序的時代基本已經結束了。發展中國家不喜歡那種必須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的想法。”沃克在近日接受《財經》專訪時表示。

在沃克展開對中國頻繁的訪問之初,中國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他記得當時的中美關係稱得上不錯,在經濟和軍事上都處於世界第一的美國沒有感到來自中國的威脅。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急劇增長。從中國的角度看,這對中國經濟是積極的進展;從美國的角度而言,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幫助美國控制了通貨膨脹。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量佔中國對外出口的一半以上。如今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只佔中國對外出口不到15%。”沃克說。他認為,這表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可能在下降,與此同時,中國對東南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正迅速增長,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
如今的中國在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高速鐵路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逐漸意識到,在許多重要的高科技領域,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領導者或者與美國平起平坐。”沃克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產業政策是加速新技術發展的行之有效方式。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動員了最優秀的人才,制定計劃,將其融入五年規劃,使之得到很好的落實。
儘管美國也透過諸如《通脹削減法案》等法案支援和保護本土製造業,並扶持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但在沃克看來,這些並不夠。
“美國的心態是,我們不指望由政府來塑造我們的經濟,我們期待由美國公司來塑造我們的經濟。但僅靠相互競爭的個體公司,你永遠無法與一個集中了所有資源並對其展開有序管理的政府競爭。”沃克表示。他進一步分析說,在高科技領域,美國指望谷歌、蘋果、微軟、英特爾這些公司制定計劃,形成一個成功的戰略,但這很難發生,因為這些公司在相互競爭。他認為,美國第一次以實質性的方式來應對相關問題是晶片法案。在意識到美國使用的晶片絕大部分都不是在美國製造之後,美國國會透過一項議案,決定為在美國製造晶片的公司提供500多億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抵免。
“美國商務部將來決定如何使用這筆錢,但主管貿易的商務部對於晶片所知不多……所以美國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要認真對待產業政策嗎?這在美國將面臨很多阻力,因為會有很多人說政府一插手就搞砸。”沃克說。
沃克指出,如今中國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生已經超過美國 。“人才是高科技的驅動力。如果你看那些在技術領域有很深造詣的美國學校,他們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和印度人。為什麼?因為印度和中國都有意識地培養了大量非常有才華的STEM學生,美國卻沒有。”
“對於一個未能培養出更多STEM學生的教育系統,我們感到滿意嗎?是應該繼續以這樣的方式運作,還是應該改變它?”沃克提出這兩個問題。但他坦言,這很難改變,因為美國的教育系統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分散到各個城鎮和州縣,聯邦政府不以任何方式控制和塑造教育系統的運轉。
美國專注於遏制中國,卻忽略了與中國的競爭,因為美國相信他們可以遏制中國,不必擔心一定要比中國更有競爭力,沃克指出。“但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美國不瞭解中國模式,不瞭解STEM學生,不瞭解產業政策。美國有了解中國的人,但制定政策的人,無論是行政部門還是立法部門都不瞭解中國,他們會聽取那些瞭解中國的美國人的意見嗎?很少。”他說。
在沃克看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的上臺是中美關係的一個轉折。“特朗普執政之前的中美關係,還算有建設性。如果你在特朗普上臺之前問美國人,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如何,65%的人會說好,如今可能只有20%。”沃克說。他解釋說,這是因為特朗普應對新冠疫情不力,當事情變得嚴重時,為了免受批評,特朗普試圖將人們的注意力從他對新冠疫情的拙劣應對轉移到中國身上。
“他從中國是一個邪惡帝國的主題開始,指責中國偷走了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偷走了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多地構成對美國的軍事威脅。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些話,因為99%的美國人對中國一無所知,所以他們把特朗普說的話當成是對現狀的一種公正描述,儘管事實並非如此,但他們不知道。”沃克表示。
但沃克對年輕一代美國人的對華態度感到更樂觀,因為年輕人對中國持更開放的態度,不願盲目聽從政府敘事,更傾向於從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獲取訊息。“隨著年齡的增長,年輕一代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我認為人們會逐漸理解中國是一個和平的國家,理解中國所做的事情。”他說。

美國將於今年11月迎來總統選舉。和四年前一樣,民主黨和共和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依然是拜登和特朗普。事實上,上一次發生總統候選人的“重賽”已經是1956年的事情,當時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是二戰時歐洲盟軍總指揮艾森豪威爾,民主黨的候選人則是伊利諾伊州前州長史蒂文森。兩人在1952年的選舉中首次對決,以艾森豪威爾的勝出終結了民主黨連續執政20年的局面。
當年的艾森豪威爾因年齡和健康問題面臨與拜登類似的境遇,儘管在1956年展開對第二個總統任期的競選時,艾森豪威爾只有66歲,與今年81歲的拜登相比還算年輕,但當時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只有67歲。
今年6月,拜登與特朗普舉行了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拜登磕磕絆絆的表現未能打消此前外界對其認知狀況和工作能力的懷疑,他在辯論中數度忘詞,時常語無倫次。儘管拜登本人強調自己不會退出競選,但近日來要求他放棄連任的呼聲越來越高。7月10日,首次有民主黨參議員對拜登繼續競選表達異議。佛蒙特州參議員彼得·韋爾奇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呼籲拜登為了國家利益結束競選。“我們無法對拜登總統災難性的辯論表現視而不見。我們不能無視自那晚以來提出的質疑。”
同一天,美國好萊塢影星、民主黨重要籌款人喬治·克魯尼在《紐約時報》撰文呼籲拜登退選。他寫道:“在過去的四年裡,他(拜登)贏了許多他所面臨的挑戰。但有一場仗他是贏不了的,那就是對抗時間。我們誰也贏不了。”
“我們的大多數國會議員都選擇靜觀其變,看看大壩是否會決堤。但大壩已經決堤。我們可以把頭埋在沙子裡,祈禱11月出現奇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出真相。”克魯尼寫道。
一邊是年事已高的拜登,另一邊則是已被定罪的重犯特朗普。今年5月,紐約曼哈頓的一個陪審團裁定特朗普犯有34項重罪,罪名是偽造記錄,以掩蓋支付給一名色情明星的封口費。特朗普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判犯有重罪的前總統。除了此案,特朗普還面臨另外三宗案件的數十項重罪指控。
為何共和黨沒有拋棄特朗普?沃克認為,這是因為共和黨接受了特朗普的敘事。“特朗普說這是一個被操縱的系統,他受到了不公正的起訴。他只要這麼說就會有人信。也許會有一些本來打算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對投票給一個重罪犯感到不適,決定不再把票投給他。如果我們足夠幸運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拜登可能會連任。”沃克說。
為何民主黨和共和黨均未能找到其他的候選人來代表兩黨出戰?沃克分析認為,共和黨方面,特朗普的態度是,任何在黨內反對他的人就是他的敵人,他會毫不留情地攻擊他們。“考慮到特朗普在黨內的受歡迎程度,共和黨人會想,我是否要反擊他?他會毀了我的政治生涯。在特朗普最後一個任期結束之前,你不會看到共和黨方面的變化,只有等到特朗普無法再次參選的時候,共和黨人才會被迫開始尋找下一個候選人。”
而民主黨方面則“誤讀了形勢”,因為他們沒有預料到拜登的衰老和年齡會這麼快成為問題。沃克表示,拜登做的很多事情是著眼於如何讓他連任,拜登知道這將是他的最後一個任期,即使沒有兩屆的限制,他也在以一種無法阻擋的速度衰老,儘管他相信自己可以連任。
如果特朗普迴歸白宮,沃克希望在他結束任期之後,他的政策被證明是錯誤的證據將為共和黨敲響警鐘,人們會看到一個更溫和的共和黨候選人。民主黨則會選擇一個更年輕的人,一個更善於表達、更加務實的人。“但這些都是自我修正的節奏。現在的美國處在一個政治低谷……我們只能忍受混亂,直到人們意識到這是一個糟糕的答案,然後他們會問,我們如何才能糾正它?”沃克說。
由於現在的中美關係充滿敵意,美國更傾向於指責中國,而不是與中國合作。沃克表示,希望這種情況在特朗普的領導下會有所改變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他熱衷於攻擊中國。而拜登會怎麼做還不明朗,他害怕被指責對中國過於軟弱,提高了原本並不贊同的關稅,並加強了對中國接觸美國高科技的限制。

今年5月,美國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100%的關稅。沃克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因為這些關稅會使得中國電動汽車放棄美國市場。雖然特朗普喜歡說關稅是美國的收入,但其實關稅是對消費者的傷害,因為關稅將影響到商品定價,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加劇。
“特朗普並不真正理解這些,他還以為中國正在向美國政府開出所謂的關稅支票。美國公司要做的就是提高價格,它們不會承擔價格上漲的後果,承擔後果的是消費者。”沃克指出。
今年4月,美國通過了對抖音海外版TikTok的禁令,要求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出售TikTok,否則該平臺將被禁止在美國使用。TikTok表示將在法庭上挑戰這項“違憲”的法律。沃克認為,儘管TikTok面臨禁令,但它正在合法地對抗,並加大了反對禁令的廣告攻勢。各年齡段的使用者都在廣告裡陳述愛TikTok的理由,表明不想看到任何人將其奪走。“他們在反擊,這是明智之舉。”
即使是一度誓言要封禁TikTok的特朗普如今也改變了主意。今年6月,他正式入駐TikTok。“他就是這樣,什麼對他最有利,他就做什麼。”沃克說。
關於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沃克認為,一些正在全球化的中國企業有很好的價值主張,比如TikTok,這個產品被全世界年輕人擁抱,儘管它正在美國經歷一場政治鬥爭。“我認為成功的中國公司擁有真正好的價值主張,比如騰訊和華為,它們將繼續取得成功。如果你是一家活躍在國際的中國公司,要是缺乏一個令人信服的價值主張,考慮到目前的反華情緒,是很難取得成功的。”沃克坦言。
如今的美國政府不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也在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去年8月,拜登政府釋出行政命令,禁止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投資部分中國科技企業,覆蓋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先進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
“風投公司主導著高科技初創企業的融資,這是資本的來源。美國知道這點,他們將中國視為一個日益肥沃的新技術土壤,所以不會允許美國公司投資數十億美元,幫助中國建立新的技術能力去與美國競爭。”沃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