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英國《衛報》報道,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參與研究的非專業詩歌讀者更喜歡人工智慧作品,因為他們覺得它們寫的詩歌更直接、更容易理解。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工智慧寫的詩比人類寫的詩更受歡迎。
參與研究的非專業詩歌讀者更有可能將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判斷為人類創作的詩歌,而不是人類真正創作的詩歌。
這項研究由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向參與者展示了10位著名英語詩人的詩歌,以及ChatGPT 3.5以這些詩人的風格創作的詩歌。
這些詩人包括傑弗裡·喬叟、威廉·莎士比亞、塞繆爾·巴特勒、拜倫勳爵、沃爾特·惠特曼、艾米麗·狄金森、TS·艾略特、艾倫·金斯伯格、西爾維婭·普拉斯和多蘿西婭·拉斯基等,他們的詩歌以及模仿的詩歌也被呈現給參與者。結果顯示,人類創作的詩歌被判定為人類創作的機率大約是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被判定為人類創作的機率的75%。
與之前的研究相反,該研究還發現,就整體質量而言,參與者認為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比人類創作的詩歌更高。
作者提出,非專業讀者更喜歡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因為他們發現它們更直接易懂。
這項研究的作者寫道,人類創作的詩歌的“複雜性和不透明性”是“詩歌吸引力的一部分。這樣的詩歌“獎勵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某種程度上,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可能不會如此深入”。
然而,“因為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沒有那麼複雜,它們更善於明確地向非專業詩歌讀者傳達一種形象、一種情緒、一種情感或一個主題,這些讀者可能沒有時間或興趣進行人類詩人詩歌所要求的深入分析。”他們說。
“雖然我毫不懷疑人工智慧可以透過對知名作品進行逆向工程來生成近乎完美的詩歌序列,但人性是詩歌的核心,”詩人喬爾·泰勒(Joelle Taylor)回應研究結果說,她是獲得TS艾略特獎的作者。“一首詩不僅僅是一個演算法。它是意義、同理心、啟示、反轉、異議、激情和驚喜:詩歌是發生在邏輯和混亂之間的空間。
她補充說:“也許問題不在於人工智慧是否能寫出更好的詩歌,而在於人們對詩歌的看法。”“是一套押韻詩嗎?”一種容易製造的音樂感?還是某種難以形容的東西?除此之外,他們用來建立演算法的樣本都是非常古老的例子,而且都是白人男性中上層階級作家。換句話說,人工智慧正在創造人們認為的詩歌,而不是它的實際情況。‘機器在寫詩’是我今年讀過的最有詩意的作品之一。”
該研究的作者得出的結論是,鑑於讀者難以識別機器編寫的文字,以及他們“顯然相信人工智慧不會模仿人類的經驗”,政府在透明度方面制定人工智慧法規“可能是必要的”。
本文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nov/18/ai-poetry-rated-better-than-poems-written-by-humans-study-shows
https://www.forbes.com/sites/gabrielasilva/2024/11/17/a-new-study-suggests-humans-prefer-ai-over-human-written-poems-do-you/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張婷;編輯:走走;校對:柳寶慶。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廣告。


點選“閱讀原文”
即刻購買《寫童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