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圖 |《前途無量》劇照
在個人計算機普及的這些年,有個行業跟著低調「喝湯」,賺得不亦樂乎——印表機。
用過印表機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大型商用,還是小型家用,買機器本身只是第一筆支出,後續的硒鼓、墨粉盒還得源源不斷地花錢。
這種商業模式也被人稱為「剃鬚刀模式」,便宜買下剃鬚刀,不斷復購刀片,創造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是一類講究細水長流的好生意。
2016年,一家中國企業「蛇吞象」收購美國印表機頭部公司,讓企業迅速上了一個臺階。而今,這家企業卻把這家美國公司清倉大甩賣了。
是印表機生意模式變了,還是老闆另有打算?今天,我們和大家聊聊這筆有意思的跨國買賣。
作者:楊松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珠海仔」和「洋媳婦」的婚姻,走到盡頭。
7月上旬,汪東穎掌舵的納思達,釋出公告稱,出售利盟國際的交易,已完成交割,對價約為9000萬美元。
他經營了9年的美國列印品牌,轉投施樂公司的懷抱。

「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利盟國際的部分境外業務,面臨現實壓力和管控風險。」公告指出,此舉有利於減輕風險。
揮別利盟,汪東穎將帶領市值超360億的納思達,全力發展自主印表機品牌「奔圖」,其累計銷量超2000萬臺。

納思達近期股價走勢,圖源:雪球截圖
1.低價清倉
利盟國際,是汪東穎團隊2016年併購的標的。這筆「蛇吞象」跨國併購,曾被汪稱為「印表機行業的最佳組合」。
本次交易前,納思達透過開曼公司Ninestar Holdings,持有利盟國際63.59%的股份。

交易公告截圖
這家美國印表機頭部公司,進入納思達麾下後,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據最新公告,利盟國際總資產接近200億元人民幣,其去年為納思達貢獻22.4億美元收入,佔母公司總營收六成;今年1-3月,其淨利合人民幣約1800萬元。
對於這項重要資產,汪東穎團隊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選擇清倉。
扣除13.8億美元負債、交易費用、淨營運資金後,本次交易的對價,僅為9000萬美元。
也就是說,接盤方施樂公司僅需支付9000萬美元,就能獲得利盟國際100%股權。
「在複雜的外部環境及經濟局勢背景下,公司預計,經營利盟國際,難以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
管理層解釋,標的公司主營的資訊科技業務,是境外政策關注的重點領域,自2023年6月起,其業務及供應鏈持續受到負面影響。
「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利盟國際的客戶群體,政府、銀行等,對資訊安全比較敏感,監管壓力比較大。」
艾媒諮詢CEO張毅告訴《21CBR》記者,標的公司把納思達拖入虧損泥潭,出售也可以緩解財務壓力。
2023年,針對收購利盟國際,納思達計提78.8億元的商譽減值,導致其虧損達到近62億元。
「本次出售,有利於上市公司最佳化財務結構,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公告稱。
商譽,是指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時,支付的超過被收購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商譽在收購方的資產負債表中被確認為無形資產,需要定期進行減值測試。
用公式表示:
商譽 = 購買價格 – 淨資產公允價格
2.發力奔圖
汪東穎團隊,現在手頭有張底牌,旗下奔圖品牌已經壯大,可以獨當一面。
印表機行業,專利技術壁壘多,進入門檻高。後來者奔圖,在研發上採用壓強式投入,追趕國際品牌。

「我們研發團隊有2000人,從底層晶片、韌體到軟體,都擁有核心技術。」6月下旬,奔圖電子研發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彭繼兵,在接受《21CBR》等媒體採訪時表示。
奔圖去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2%。高管預計,到2025年,研發費用佔收入比例,將達到14%。
重金投入之下,納思達的技術能力快速提升。2024年,其釋出中國首臺全自主A3影印機,填補高階列印產業的空白。
彭繼兵表示,印表機具有「強資訊安全」屬性,奔圖很早就進行佈局,在產業升級之際,抓住機會。
「信創印表機市場,擁有巨大機會。」張毅認為,如果能提高政企滲透率,自主印表機品牌就能夠得到發展。
奔圖印表機已經在金融等重點行業,進行突破。其去年在信創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50%,預計2025年將繼續增長。
出貨量攀升,消費端的影響力增加,2024年,奔圖營收為46.6億元,同比增長19.9%。
在管理層看來,出售利盟國際,能讓上市公司集中資源,聚焦奔圖,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
前路漫漫,汪東穎曾直言,自主創新和全球化發展之路的困難,遠超設想,奔圖別無選擇,唯有咬緊牙關向前走。
「作為印表機產業的先行者,奔圖要填補產業空白,突破卡脖子技術,促進產業鏈發展,扛起大旗。」汪東穎說。
3.直面巨頭
現年59歲的汪東穎,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是納思達實控人之一,持有10.2%股權。
他賣印表機耗材起家,早在2002年,旗下公司墨盒月產量就超過150萬隻。
汪東穎財技了得,先後併購同行珠海欣威、珠海拓佳、中潤靖傑的股權,打造耗材品牌「格之格」,壯大規模,產品涵蓋噴墨耗材、針式耗材、列印紙品等。

第三方資料稱,截至2024年底,納思達旗下格之格品牌,佔據全球25%列印耗材市場份額;產品累計銷量達1.68億支。
納思達所在的城市珠海,也被冠上「列印耗材之都」之名。
「(印表機)商業模式比較討厭,做印表機利潤薄,甚至沒有利潤。」奔圖電子負責人王玉國稱,廠商主要靠耗材賺錢。
這意味著,印表機銷量越高,納思達後續透過耗材能收穫更多盈利。得益於耗材銷量增長,奔圖綜合毛利率,連續三年穩步提升。
清倉利盟國際後,汪東穎團隊能將全部精力放在奔圖上。

汪東穎
「奔圖團隊反應非常快,吃苦耐勞,對於移動網際網路、智慧化技術,均是第一時間去攻堅。」
彭繼兵舉例,公司有專門團隊研究AI,Deepseek的出現增強了信心,未來將為印表機推出更智慧化功能。
他坦言,印表機行業規模下滑,但奔圖市場佔有率不高,未來要爭取吃到更大蛋糕。
資料顯示,在全球雷射印表機市場中,奔圖出貨量排第四,排在其前面的,是惠普、愛普生、佳能這些長期雄踞市場的巨頭。
奔圖加快出海腳步,欲在全球市場與國際巨頭競爭。截至目前,其產品已經銷往海外110餘個國家和地區,約佔總出貨量一半。
管理層稱,2025年將堅持國際化佈局,提升印表機及耗材全球市佔率與盈利能力。
失去利盟國際的大塊收入,汪東穎團隊更需奔圖撐起納思達業績。
一起聊聊:
-
你怎麼看納思達的這一買一賣?
-
你用過奔圖的印表機嗎?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