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法庭驚現“隱身律師”?法官默許ICE匿名出庭

《洛城焦點》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reason7月17日報道 在美國各地的移民法庭中,越來越多代表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的政府律師,在出庭時不再公開姓名,僅以“Department”(部門)代稱。這一做法正引發法律界、移民維權團體乃至廣大公眾對司法透明度和政府問責機制的強烈擔憂。
圖片來源:reason 報道
在6月紐約市一場移民聽證會上,移民法官ShaSha Xu明確表示不會公開ICE律師的姓名。而在7月的另一場庭審中,法官James McCarthy也選擇稱政府律師為“Department”。這一趨勢顯示,政府法律代表在庭審中匿名出庭已不再是個例。
移民法律專家紛紛對此表示震驚。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教授Elissa Steglich指出,當政府律師匿名出庭時,公眾無法監督其是否存在職業操守或道德問題,一旦出錯或越界,責任將難以落實。她強調:“沒有名字,就意味著沒有問責。”此外,專家警告稱,這種做法容易給人一種“法官偏袒政府”的印象,從而動搖整個司法系統的公正性。
圖片來源:theintercept 報道
移民法院不同於普通司法法院,它隸屬於行政體系:移民法官由司法部任命,而ICE律師則隸屬國土安全部。這種架構使得法院更容易受到政治壓力的干預,且整體透明度較低,對於許多移民而言,瞭解自己案件的進展已屬不易,更無法參考他人案件的審理情況。
圖片來源: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隸屬紐約大學法學院)
根據布倫南司法中心的研究,目前全美積壓的移民案件已超過350萬件,處理速度跟不上積案增長。更糟糕的是,移民法庭不像刑事法庭那樣提供政府指定律師,也沒有陪審團制度,許多移民只能獨自應對複雜的法律程式。在這樣的環境下,ICE律師“匿名出庭”的現象就顯得更加令人擔憂:本來就資訊不透明、程式不平等,如果連政府代表的身份都無法公開,移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與美國刑事法庭不同,移民在移民法庭中並不自動享有由法院指派律師的權利。許多移民只能依靠自己辯護或自費請律師。資料顯示,僅在4月份,就有超過11000起庇護案件因“快速結案”關閉,拒籤率更高達80%,遠高於過去六個月62%的平均水平。

圖片來源: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美國移民委員會)
雖然目前尚無正式規定要求隱藏ICE律師姓名,但法律界普遍擔憂,如果優先保護政府官員的隱私,而非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將進一步削弱民眾對司法系統的信任。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ICE局長:發現就抓!
長灘市啟動$25萬基金援助移民
酒駕撞車致一家三口慘死
夏威夷短暫拉響海嘯警報
看新聞 追熱點  關注這個油管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