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居民Anne-Maree Criveli原本計劃前往美國探望朋友,這位朋友剛剛重建了八年前在聖羅莎山火中被燒燬的房子。
然而,Crivelli透露,一群老朋友最終決定換個地方聚會。

(圖片來源:AFR)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Crivelli坦言,她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嚴苛移民政策心存顧慮,擔心自己的網路活動痕跡會成為阻礙入境的“把柄”。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翻看我的社交媒體,然後直接說‘你別進來了’ ?”
此外,匯率波動也是促使他們改變計劃的重要因素。
儘管澳元近期有所回升,但此前澳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使得赴美旅行的成本大幅攀升。
Crivelli還提到,考慮到特朗普政府可能對澳洲徵收貿易關稅,相比之下,她更願意把錢花在加拿大。
澳洲遊客赴美意願下降,直接衝擊了部分依賴美國市場的旅遊企業。
連鎖旅行社Fliqht Centre本週將收益預期下調至1億澳元,原因正是其最賺錢的市場之一美國的遊客訪問量出現下滑。
企業差旅管理公司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也因收益減少3000萬澳元下調預期,並將此歸咎於關稅政策和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該公司執行長直言:“在關稅問題解決之前,大家都選擇按兵不動。”這也凸顯出旅行計劃與投資決策之間的緊密關聯。”
官方資料顯示,重新考慮旅行計劃的人群數量正在增加,美國商務部更是預測來自歐洲和加拿大的遊客數量將大幅減少。

(圖片來源:AFR)
來自昆州遠北地區的Rod Edmonds選擇前往中國內地和香港旅行。
他對中國內地推出的免籤政策以及當地人對遊客的熱情感到驚喜,北京的現代化建設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比之下,美國頻頻出現的裝置扣押報道讓他望而卻步。
Edmonds表示,儘管在中國能明顯感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但與美國可能對裝置和社交媒體進行的檢查相比,他反而覺得更安心,護照檢查程式也並未影響他在中國的旅行體驗。
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除墨西哥外,其他地區赴美旅行人數下降了11.6%,這與此前預計旅遊將增長9%的趨勢形成了巨大反差。
對於Flight Centre和Corporate Travel這樣的全球旅遊運營商來說,遊客赴美意願下降無疑是一大挑戰,但這也為澳洲旅遊業帶來了機遇。
Intrepid Tours管理層指出,目前全球遊客傾向於選擇澳洲而非美國,澳洲本地人也只是轉換了旅行目的地,並非取消出遊計劃。
近期在布里斯班舉辦的旅遊交流會上,行業氛圍頗為樂觀。
不少高管認為,赴美旅行熱度下降主要與匯率有關,人們對邊境政策的擔憂或許有些過度。
隨著航班運力增加,機票價格有望降低,低廉的航班票價或能重新點燃遊客赴美旅行的熱情。
行業普遍認為,當前旅行市場的放緩程度可能被高估。
Corporate Travel管理層也指出,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有望得到緩解,人們只是在等待商業環境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