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華人名媛”氾濫,尬出國際!真相曝光:自掏腰包去總部領獎

據《星島日報》報導,最近,大陸社交媒體小紅書上突然出現大批到聯合國“開會”、“演講、“領獎”的博主。
不過,調查後發現,他們都是到聯合國參觀、打卡的人士,其入場費用僅需15至26美元。
這些博主通常以女性為主,偶有男性出現,他們被稱為“聯合國名媛”,他們都以「到聯合國領個獎」、「到聯合國開個會」、「到聯合國演講」等為標題,釋出自己的Vlog。
具體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這些“聯合國名媛”中大多為女性,少數男性參與。
她們通常穿著正式西裝,化著精緻妝容,在聯合國總部的各國旗杆前拍照,在空蕩的會議室裡拍攝“演講”影片,甚至以“領獎”或“被邀請參會”為標題吸引關注。
某些博主的影片中,場景與鏡頭切換頻繁,露出明顯的編輯痕跡。
例如,一位博主的演講鏡頭只拍攝了特寫,沒有任何全景鏡頭證明她真實參與了會議;另一位博主在空無一人的會議室內佩戴聯合國標誌證件“發言”,場景更顯刻意。
這些博主的文案大多雷同,主題包括“參與國際難民問題會議”“青年成長論壇”“全球氣候問題討論”等,甚至有人聲稱參加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或私人宴會。
然而,與他們以往釋出的旅遊、娛樂影片形成鮮明對比,“國際化”的包裝顯得突兀而虛幻。
據媒體調查,這些所謂的“開會”和“領獎”,實際上是聯合國總部提供的一種公開參觀服務。
聯合國官網開放了參觀預約服務,遊客可以支付一定費用進入聯合國大樓參觀,在導遊講解下了解聯合國的工作,還可以在大樓內用餐甚至拍攝“演講”影片。
此外,有人將這一現象商業化,推出名為“聯合國實踐團”的高價旅行專案,參加費用高達人民幣6萬元。
據稱,該專案聲稱提供聯合國官員指導下的“培訓”,內容涉及氣候保護和國際事務等主題。參加者完成培訓後可獲得聯合國“結業證書”和官員推薦信,並被允許在聯合國場景內長時間拍照“打卡”。
然而,調查顯示,所謂的培訓和實習大多是噱頭,吸引的是一些希望透過包裝“國際身份”獲取社交資本的人群。
這些專案對語言能力設有門檻,如要求雅思(IELTS)6分或託福80分以上,進一步製造了“專業”和“高階”的假象。
這些“名媛”行為的本質,是以虛榮為驅動,透過付費購買一個看似高大上的經歷,用來吸引關注、包裝朋友圈,滿足短暫的虛假榮耀感。
一些專家指出,“聯合國名媛”現象的背後,是社交媒體對外在形象的過度放大,使得一些人將身份的“包裝”凌駕於實際能力之上。
這種表面光鮮的消費主義行為,最終可能助長社會虛偽風氣,削弱對真實成就和價值的關注。
讓人看了,真是好尷尬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