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
更多精彩故事
請關注影片號【藝非凡的禮物】

在她的編織下,
疾病與藥物不再是冰冷的符號。
用避孕藥製成的婚紗,你見過嗎?
乍一看,它像是一件鑲滿珠寶的華麗禮服。

但仔細一瞧,裙身上竟是一顆顆密密麻麻的避孕藥片。
6279顆,這個數字代表了22至50歲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可能需要服用的避孕藥總量。

這條裙子出自英國藝術家 Susie Freeman 之手,一經發布便引發網路熱議。

有人驚歎於它的創意與深刻寓意,也有人直呼“恐怖”“難以接受”。
然而,爭議的背後,正是 Susie 的編織藝術想要傳遞的思考。
01
編織也是一種治癒
在媽媽的影響下,Susie很小就學會了手工針織活。
她愛各種發光的彩色小玩意,7歲時就用藥盒收集各種珠子和紐扣。

帶著這樣的熱愛,大學時,Susie選擇到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編織。
受城市霓虹燈的啟發,她逐漸摸索到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口袋針織。
在這項技術中,她用細魚線製作成口袋,用透明的網格結構固定收集到的小物件,如珍珠、貝殼、玩具等等。
“我很開心,自己找到了一種讓邊角料也能閃閃發光的方法。”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Susie都認為自己的這門藝術缺乏深度,她始終希望做一些有助於反映社會問題的作品。
偶然間,Susie 回想起那些裝小物件的藥盒。
她意識到這種藝術形式的最佳承載內容:醫學或許是一個有趣的領域。

她找到了好朋友兼家庭醫生Liz,兩人一拍即合:
“我的紡織技術結合麗茲的醫學知識,也許可以一起製作出更有價值的藝術品。”
自此,Susie開始了“針織藝術+生物醫學”的方法,用藝術的角度反思健康與疾病。

她們嘗試將日常服用的藥丸封裝在透明的紡織材料中,製成包包、帽子等飾品。
看起來像是精緻的珠寶,實則由一顆顆藥物組成。

Susie將這個系列命名為《藥丸系列(Pill Series)》,探索藥物與身體間的關係。
透過把藥丸製作成貼身可穿戴的藝術品,用這樣美麗的形式,反思當下的健康消費文化。

象徵著溫暖的絲線,把冰冷冷的藥丸串聯起來,Susie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
“編織,也能成為一種治癒。”
02
“病歷”也是人生的縮寫
2001年,Susie與Liz合作的第一個作品《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在大英博物館展出,讓這對“藝術+醫學”的組合聲名大噪。
在這個裝置裡,Susie用一條13米長的線布封存了14000種藥物,是一位英國人一生中平均攝入的處方藥數。

藥丸的兩側穿插著與患者相關的物件,包括日記、工作檔案、以及自己和身邊人的相簿,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序。
“這些照片顯示出人們的家庭、社群、工作、婚禮和葬禮。”
“關於飲食、吸菸和跳舞,關乎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包含悲傷、痛苦和失去。”

透過這些編織藝術,觀眾彷彿翻開了一本立體的病歷簿——
每一粒藥片都是一個時間節點,每一根織物線條都是一段生命軌跡。
從嬰兒期的抗生素到老年的抗癌藥,藥物的排列不僅是治療的記錄,更像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寫。
而藥物與日常物件交織在一起,又讓觀眾意識到:
健康並非只是疾病的缺席,而是一種與藥物、環境、社會共生的複雜狀態。

此後,Susie與Liz開啟了名為“藥物敘述(medication narrative)”的實踐:
每一件作品,都源自一份處方藥。
先一起討論確定某種疾病,再由Liz負責尋找合適的病人聊天。
蒐集到真實病歷和處方記錄後,Susie再把資訊轉化為編織作品,每一件作品也是一個病人的故事,並以其名字命名。
《米歇爾(Michele)》是一條像血一樣鮮紅的裙子,編織的是治療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的藥丸;

《史蒂夫(Steve)》是一條特殊的圍巾,專為同時患有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症的 Steve 製作。
每月,Steve 都需要攝入486片藥物來維持健康。
Susie 將這些藥物一一編織進圍巾中,將冰冷的藥片轉化為一件溫暖的藝術品。

《索尼婭(Sonia)》是一條素白的裙子,由狼瘡病患者 Sonia 的空藥盒編織而成。
這些藥盒曾裝滿她與疾病抗爭的藥物,如今卻成為了一件藝術品的“布料”。

Sonia 的免疫系統受損,白細胞減少導致器官併發症,依賴大量藥物維持生命。
因而,當她看到這件作品時感到十分驚奇,空藥盒像輕甲般包裹著裙子,堅韌而溫柔,象徵著與疾病共存的勇氣。

Sussie 用這一系列定製作品,展現了藥物在患者生活中的雙重意義——
它們既是枷鎖,但也是救贖。
03
藝術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不過,心思細膩的Susie也有過不少主題十分尖銳的藝術表達。
譬如,《每週一包(A Packet A Week)》就是這樣一件令人震撼的作品。
如果一位孕婦每週抽一包煙,整個孕期將產生840個菸蒂。
Susie將這些菸蒂編織成一條紡織裙,穿在孕婦身上,赤裸地展現了惡劣環境對新生命的殘害。

菸蒂密密麻麻地覆蓋著裙子,像一層沉重的陰影,象徵著吸菸對胎兒健康的威脅。
這件作品不僅是對孕婦的警示,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質問,我們是否忽視了環境對生命的傷害?

在《聖煙(Holy Smoke)》中,Susie 用口含片的包裝搭建起一座高聳的“牆柱”。
這些口含片是戒菸的替代品,象徵著健康的選擇。

Susie 透過這件作品,表達了對吸菸的抵制,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希望——
戒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透過小小的改變實現。

這座“牆”不僅是對吸菸的控訴,更是對健康生活的呼喚。
它提醒我們,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未來,而替代與改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真正將 Susie推上輿論風口的,是文首已經提及過的用6279顆避孕藥製成的婚紗——《禧年(Jubilee)》。

6279代表22至50歲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可能服用的避孕藥總量,而“禧年”正是慶祝銀婚紀念日的象徵。
這件婚紗遠不止是一件裝飾品,它用龐大的數字和震撼的視覺效果,直指女性對身體權利和自主選擇的呼聲。

每一顆藥丸都像是一個無聲的符號,記錄著女性在婚姻與生育中的選擇與妥協。
它迫使人們重新審視:在婚姻與生育的背後,女性的身體與權利,究竟被置於何地?
這件作品一經推出,便引發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有人稱讚她的大膽與尖銳,認為作品深刻揭示了女性在婚姻與生育中的困境;
也有人批評她譁眾取寵,甚至質疑她在刻意挑起性別對立。

然而,對於 Susie 來說,無論是讚美還是爭議,她都坦然接受。
因為這正是她創作紡織藝術的初衷——
她希望用作品引發社會的討論與思考,哪怕這些聲音充滿矛盾與衝突。
正如她所說:“我想創作對社會有所影響的作品,而藝術與影響本身,從來就不是單一的。”

近期,Susie 在一個展覽中展出的主體裝置,是一朵巨型盛開的花。
它色彩明麗鮮豔,令人難以想象竟是由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包裝編織而成。

“由於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我們將它設計成交錯的花瓣”。
因為花朵的形狀也在提醒人們,藥物本就源於植物。
在她的編織下,疾病與藥物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化為了充滿生命力的美。

這正是 Susie 的藝術始終傳遞的態度——以包容的視角,直面疾病與痛苦,卻從不忽視其中的希望與美麗。
她的作品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對生命的禮讚:
即使面對掙扎,生命依然充滿可能性。

《地上看山西》
“中國古代寺觀傳世壁畫”
限量刷邊,典藏級藝術大作
首發100套刷邊,點選搶購▼
這套書有多難得?
主編楊平耗時20年,走訪800多座寺觀,自費100多萬,搶救性拍下了20多萬幅正在消失或已經消失的珍貴古壁畫,才終於整合此書。
一書彙集山西34座600多幅寺觀壁畫,每一幅都是此生必看的“人類瑰寶”。
從唐代到清代,從晉北到晉南,平時不輕易開放的寺觀壁畫和一手資料,全部收錄其中。
還有專業導讀,將華夏5000年曆史、美學講得清清楚楚。
全書重達15斤,抱在懷裡,兩隻手都握不住,說是書箱都不過分。
像這樣限量發售的壁畫書,炒到1000+元,還有大把人收!
原價998元,
我們爭取到100套首發優惠,
只要399元,搶到坐等升值!
現在下單,額外贈送:
價值600元的5大豐富禮品!
贈品1:
“撕臉明王”限量帆布包
藝術與顏值兼備,回頭率爆棚
贈品2:
《開化寺大雄寶殿西壁全景圖》
2.5米長大拉頁
贈品3:
4張精美壁畫海報
也是超大8開
贈品4:
2張限量藏書票
贈品5:
3張透卡
創意拍照,超實用
首發100套刷邊,點選搶購▼


像這樣限量發售的壁畫書,炒到1000+元,還有大把人收!
原價998元,
我們爭取到100套首發優惠,
只要399元,搶到坐等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