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方法:深度工作

點選下方👇“阿貓讀書”關注公眾號
回覆【不上班】送你一份《不上班實操教程》
今天同步一篇價值 1699 元一人公司AI俱樂部的賺錢日課給大家,後面也會不定期同步一些到公眾號,讓大家體驗一下。
很多人總會把“我沒時間”作為失敗的藉口,但真相是:你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
昨天有位同學跟我說,他每天花3小時做自媒體,感覺很努力,但就是看不到效果,文章閱讀也不高,微信也沒多少人加。
我看了他的賬號,馬上發現了問題:
他的時間,都浪費在了低效的事情上。
例如:
朋友圈發了很多無關痛癢的日常,但缺少能引流、能轉化的內容;
花了大量時間手動去群裡加人,但加來的人很快就不理他了;
公眾號雖然更新,但缺乏鉤子,讀者看完就走,沒有留下任何“想加微信”的理由。
我跟他說:“其實你每天有2小時就已經很夠了,只是側重點完全錯了。”
1/ 普通人做自媒體,應該怎麼分配時間?
很多新人誤以為朋友圈是關鍵,但實際上,朋友圈只是輔助,真正的流量池是公眾號。
公眾號有兩個優勢:
一是能承載你的內容積累,天然帶搜尋流量;
二是能透過選單、二維碼、文章底部引導,讓使用者被動加你微信。
所以,重點應該是:
1)保證公眾號日更,哪怕一天只有300字,也要持續更新。
2)打磨公眾號鉤子,確保每篇文章都讓使用者“想加你微信”。
3)提升朋友圈質量,讓加你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專業、價值感。
如果這些都沒做好,哪怕你去各種群裡辛苦加1000個好友,轉化率依然是0。
2/ 一人公司,最重要的是效率
除了側重點不清,還有不少人會卡在“效率”上。
什麼是效率?
就是你能不能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更好的事情。
因為我們一人公司,最寶貴的資源不是錢,而是時間。
正常公司能僱人,把別人的時間變成自己的時間。
員工不夠可以加錢、融資、擴團隊。
但一人公司不行,我們只有自己,只有 24 小時,所以你要極度珍惜時間,瘋狂追求效率。
之前也推薦了一個叫【Get筆記】的APP,它可以讓你直接用語音寫文章,再交給AI最佳化排版,一整套下來,10分鐘就能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
甚至,你會發現,這一篇文章的質量,很可能比初學者花 2~3 小時寫的還要好。
長遠來看,有人一年只能寫10篇文章,而你能寫100篇,機率上你就贏了10倍。更別說你寫的可能還更好。
這就是效率的複利,堆疊一年,差距驚人。
所以你要回頭看自己日常所有流程,有沒有能最佳化的部分:
起標題,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爆款標題庫?
寫文章,是不是可以一次性列出10個選題?
是否可以付費學習、請教高人,節省自己大量試錯時間?
是否願意為效率工具付費,花錢省自己的時間?
提高效率的思維,就是讓你從「蠻幹」變「巧幹」。
之前的賺錢日課也分享不少提效技巧,可以掃碼複習回看:
3/ 被動流量 > 主動流量
最後再來聊聊流量。
為什麼被動新增的流量,效率會比你主動新增效率高很多?
因為主動加人,很容易遇到兩個問題:
1)你的轉化能力不夠強,加來的人覺得被打擾,很快拉黑你。
2)手動加來的使用者,往往對你沒有信任感,隨時可能流失。
相比之下,被動新增的流量,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流量。
當一個使用者願意主動加你微信時,說明:
他對你的內容產生了興趣;
他是帶著需求來找你,轉化成功率更高。
所以,不要急著去爆粉、裂變、主動加好友。
先問自己一句:我寫了5篇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加起來1000,有多少人加我微信?
如果加的人寥寥無幾,就說明你的公眾號,缺少足夠有吸引力的鉤子。
今日落地動作:
1)統計一下你最近5篇文章的總閱讀量有多少?
有多少人透過公眾號選單、文章底部鉤子加了你微信?
2)反思最佳化如果加你的人少,檢查是否有做好這3個關鍵點:
①公眾號簡介+選單最佳化:有沒有一句話就能吸引人的簡介?選單裡有沒有“加我領取資料、進群”之類的鉤子?
②文章底部鉤子:每篇文章最後,有沒有引導“加我微信xx領取更多幹貨”之類的文案?
③朋友圈質量:加你的人,看到朋友圈第一印象如何?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讓人覺得值得信任?
先別管別的,只把這3件事做好,再談流量。
最後,也歡迎加入一人公司AI俱樂部,一年12節賺錢直播課+無限次阿貓群內答疑,打通你的賺錢卡點。
與2300+不想上班的小夥伴同行,成為只工作不上班的「一人公司」
俱樂部原價1999元,早鳥價1699元,限時送價值299元福利(最後73個名額)
1)「覺醒AI創富社星球」價值199元
2)《一人公司》實體書 價值99元

每月25號,也會漲價100元,直到恢復原價1999元,所以越早加入越划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