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紀有話說:
1942 年,偉大的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短篇小說《轉圈圈》(Runaround)中首次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之後,這些定律因為他的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而廣為流傳。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2、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給予它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法則相沖突。 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或第二定律相沖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
作者 | 湯一濤 編輯 | 靖宇

作為創作工具的機器人三定律
1、第一條法則失敗是因為語言上的歧義,以及因為過於複雜的倫理問題,這些問題太複雜,無法簡單地用是或否來回答。 2、第二定律失敗,因為要求有感知的生物保持奴隸狀態的定律,本質上是不道德的。 3、第三定律失敗,因為它導致永久的社會分層,這個定律體系中內建了大量的潛在剝削。

人類的恐懼

1910 年,愛迪生工作室製作了《弗蘭肯斯坦》的第一個電影改編版|圖片來源:Wikipedia

布拉格的馬哈拉爾與魔像,1899|圖片作者:Mikoláš Aleš

盧德運動領袖,1812|圖片來源:Wikipedia

現實中的機器人法則

歐美國家對於 AI 的相關限制法案同樣心口不一|圖片來源:caravel law

AI 自己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