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名校副院長出軌女學生,14頁露骨聊天曝光,事情不簡單

作者糖心地瓜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北國小甜瓜吖(ID:guameixiaotian)
一份14頁的PPT深夜曝光,
副院長與女博士生露骨聊天引爆全網,
涉事副院長被火速免職,女博士前途盡毀。
當權力、情慾與學術腐敗交織,象牙塔的遮羞布被徹底撕碎……

從學術交流到“私密暗語”

2025年2月25日,南京師範大學衝上熱搜,

原因竟是一樁堪比狗血劇的“師生戀醜聞”。

環境學院副院長、博導宋海亮,被曝婚內出軌自己指導的女博士汪慧香。

兩人長達數月的露骨聊天記錄、學術利益輸送承諾,

以及“雙重人設”的崩塌,不僅讓網友直呼“毀三觀”。

而曝光這一切的舉報人正是女博士汪慧香的男友。
一切始於一場意外的“查手機”。
據汪慧香男友爆料,兩人本是南師大校園情侶,
男方讀研二時,汪已是博一學生。
2024年,男方因工作出差4個月,期間發現女友態度日漸冷淡。
一次偶然檢視手機的機會,他發現了汪與導師宋海亮長達數月的曖昧聊天記錄,
內容包含“洗香香”“嘬一口”“烤鮑魚”等露骨對話,

甚至涉及學術利益輸送,宋承諾安排汪畢業後入職某研究院。
更令人咋舌的是,為掩人耳目,宋海亮每日回家後刪除汪的微信,次日再加回。
兩人甚至在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培訓會期間,
邊開會一邊互發“可愛鬼”“拜拜”等調情資訊。

透過恢復聊天記錄發現,2024年12月起,

汪慧香與副院長宋海亮頻繁透過微信小號“浪花”聯絡,
內容從“文獻指導”逐漸升級為露骨調情‌

為保留證據,舉報人耗時兩個月整理出14頁PPT,
標註時間線、聊天截圖及學術資源交易線索,
直指宋海亮“以權謀私”“師德敗壞”‌。
  • 宋海亮常以“討論課題”為由,要求汪慧香深夜到辦公室“單獨輔導”,
聊天中夾雜“蚯蚓毒性研究要深入肌理”等雙關暗示‌。

  • 宋大院長還承諾“2025年底保你畢業”、“安排研究院工作”,
  • 而汪博士則回應“聽豬豬老師的”‌。
  • 不僅如此,二人還互發私密照。
  • 宋海亮要求汪慧香“洗乾淨等我”,甚至討論“生理期如何親密”‌。
事件曝光次日,南師大緊急通報:
免去宋海亮副院長職務、取消導師資格,並啟動師德調查‌。
然而,網友質疑校方“避重就輕”:
為何僅處理宋某卻未提及汪慧香的學術問題?
是否存在更多利益輸送?‌

宋院長的“權力遊戲”

‌‌作為環境學院副院長,宋海亮手握博士畢業稽核權、科研專案分配權,

以及就業推薦資格。

可以說‌他就是學術資源的壟斷者。

‌除了玷汙學術,宋院長還背叛了妻子與家庭。‌

宋院長的妻子與他皆屬同校教師,兒子就讀中學。

如果不是汪博士前男友的曝光,宋院長依然披著完美院長與好丈夫、好父親的人設。

宋院長固然可恨,但女博士汪慧香也在這場交易中選擇了“走捷徑”。

  • 汪博士被曝3年半完成了工科博士學業,
  • 發表7篇SCI論文,但研究方向與宋海亮團隊高度重合‌。‌
  • 舉報人透露,汪慧香曾抱怨“靠自己太難”,
  • 而宋海亮“能讓她少奮鬥十年”‌。
  • 由此可見,高校導師制的系統存在巨大漏洞,‌‌導師權力缺乏監督。‌
  • 博士生畢業、論文發表、就業推薦高度依賴導師,這就形成了“絕對權威”,
  • 而師德考核更是流於形式。‌
  • 南師大官網顯示,宋海亮曾獲“優秀導師”稱號,
  • 但其長期越界行為竟然未被察覺‌。


醜聞背後的連鎖反應

  • 宋海亮面臨黨紀處分、學術生涯終結及家庭破裂;
  • 汪慧香博士資格或被撤銷,7篇SCI論文涉學術不端調查,
  • 預設的“研究院職位”已成泡影‌。
  • 汪博士的前男友作為舉報人,
  • 公開承認“用最痛的方式揭露真相”,
  • 但隱私洩露與情感創傷卻難以彌補‌。
  • ‌同樣,南師大也面臨公信力危機。‌
  • 環境學院官網一度關閉,網友調侃“刪帖比調查快”‌。
  • 在讀博士生聯名要求徹查“學術資源分配不公”,矛頭直指更多潛在利益鏈‌
  • 至此,公眾對學術圈的信任徹底崩塌。‌
  • “高校已無淨土”登上熱搜,
  • 網友自嘲:“從前羨慕博士,現在同情博士”。
  • 教育部門緊急發聲,要求全國高校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

當象牙塔淪為“權色交易所”,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南師大事件暴露了高校“重學術成果、輕師德考察”的頑疾。

唯有建立導師權力清單、引入學生匿名評價機制、設立獨立監督委員會,才能從源頭遏制腐敗‌。

  1. 學術尊嚴需用“純粹性”捍衛‌。
  2. 當博士學位成為“權色交易”的籌碼,
  3. 當SCI論文被導師當作“私人禮物”,
  4. 學術圈的墮落已觸目驚心。
  5. 重建學術倫理,必須斬斷利益輸送鏈,嚴懲一切學術不端‌。
  6. 宋海亮與汪慧香的“共謀”,不僅毀掉了兩個家庭,更玷汙了學術共同體的尊嚴。
  7. 在系統性漏洞中,個體的道德堅守仍是最後防線,
  8. 畢竟,所有捷徑的終點,都是深淵‌。
這起醜聞終會淡出熱搜,但它撕開的傷口仍在潰爛。
有多少“宋海亮”仍在道貌岸然地掌控著學術資源?
有多少“汪慧香”正在“捷徑”與“底線”間掙扎?
當一所大學不得不以“免職副院長”來平息輿論時,
真正的救贖,或許應從每個學術人拒絕成為“共謀者”開始。
|本文為北國小甜瓜吖(ID:guameixiaotian)原創|

致親愛的家人們,有讀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頭圖。
因為平臺規則調整了,在這裡提醒大家

設為星標

”。

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圖指示,莫錯過!

喜歡本文戳在看】推薦,贊同的人都點了【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