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架空了…華人瘋狂“掃藥”寄回國全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

還記得2020年初華人代購掃光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口罩寄回國的事嗎?
事隔近三年,這一幕又上演了,這次不是掃光口罩,而是掃光退燒藥和止咳藥。

美國一位華人網友曝光了代購掃貨Costco 退燒藥泰諾的照片稱,竟然成箱成箱的搬走,寄一點兒給國內家人尚可理解,但是讓別人買不到藥就很過分了:


加拿大的華人網友也感慨各類感冒藥也被掃光了:


澳大利亞的一位網友表示,打折都沒人買的藥現在開始限購了:


法國的華人網友也表示,當地也開始限購了:


美國的一位華人代購昨天(12月15日,週四)在社交媒體釋出她在Costco瘋狂掃藥的影片,她的購物車裡堆滿了各類感冒藥、退燒藥、維生素C等:
網友們在這條影片下紛紛留下評論。有網友勸她說:留一點給當地人可好?
還有美國的網友說,你知道真正孩子發燒生病的家庭怎麼過的麼?我娃昨天發燒,我老公冒雨跑了10幾家,全部被你們代購掃空,娃一晚上發燒102度,咳嗽,最後去了急診,賬單估計多餘$2000-$5000。
另一名美國的華人網友也說:我們昨天也發燒,都沒有。這種人,擾亂美國市場,討厭。
還有一名加拿大的華人留評說:為了掙錢,臉都不要了,考慮過當地人買不到的感受嗎?這樣做,會把物價抬高。
一名網友說:我本來想著十幾瓶,親戚朋友每家分一瓶也還好…一看每瓶290顆,這是買了10年新冠的量嗎,建議買那種小瓶的,一瓶10顆。
“中國人喜歡囤東西,哪有剩的?沒病就囤藥。”上海一位醫生告訴路透社說。

全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

感冒及咳嗽藥銷售額增35%

全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導致藥房的感冒藥和咳嗽藥缺貨。圖為加州一間藥房的貨架上,兒童感冒藥已被掃購大半。( Getty Images)

在新冠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前後夾擊下,美國家庭對感冒藥、咳嗽藥和兒童退燒止痛藥的需求大增,網路商店和實體店面正面臨部分藥品供應吃緊的現象。
聯邦資料顯示,此時正值RSV等呼吸道病毒入侵旺季,全國感染流感和住院人數也在激增。儘管這些都是秋冬常見病毒,但今年罹病人數從一開始就急劇增加,讓許多家庭手忙腳亂,兒童醫院的壓力倍增。資料同時顯示,最近幾周的COVID-19廢水水平和住院人數持續上升,只是數字略低於去年同期。
Jefferies財經集團分析尼爾森(Nielsen)資料指出,截至12月3日的四周之內,美國零售業者的咳嗽和感冒藥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35%,喉嚨噴霧劑和含片的開銷增加56%。
某些暢銷品牌,尤其是專為兒童設計的止痛退燒藥,在亞馬遜網站、連鎖藥局CVS Health和華格林博姿聯合公司(Walgreens Boots Alliance)網路商店銷售一空。還有消費者急得上社群媒體求助或大吐苦水。
不過,零售商和資料追蹤公司表示,在需求增加現況下,整體供應保持穩健。藥品製造商也表示,工廠馬不停蹄地生產中。
CVS和Walgreens發言人均表示,公司正與製造商合作確保持續供應藥物。亞馬遜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努力讓售罄的商品恢復庫存,部分咳嗽和感冒產品仍可快速送貨。
感冒藥NyQuil、DayQuil和舒緩薄荷膏Vicks製造商寶鹼公司(Procter & Gamble)發言人表示,公司正面臨"空前的呼吸道藥品需求","我們正在全力確保產品供應符合需求"。
旗下品牌包括止痛藥泰諾 (Tylenol) 和美林 (Motrin)的強生(Johnson & Johnson)發言人表示,雖然有些產品可能不太容易買到,但公司並未出現兒童泰諾(Tylenol)或美林(Motrin)普遍短缺的情況。
追蹤藥物短缺現象的美國藥劑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資深主任賈尼奧(Michael Ganio)表示,協會已收到有關流感藥物達菲(Tamiflu) 短缺的報告,原因是需求量大。但採用不同方法來確定短缺情況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其短缺名單上沒有達菲。
賈尼奧說,流感季節時間提前可能導致一些貨架被掃空,讓製造商措手不及。賈尼奧表示,"仍有庫存流入,只是需要耐心;對於家有生病兒童的父母或照顧者來說,是很難的事。"
根據尼爾森資料,過去一年美國人在咳嗽和感冒藥上花費近120億元,比一年前增長近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