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將迎來女總理?方慧蘭將宣佈參選自由黨領袖!接替特魯多

一位接近其競選團隊的訊息人士週一表示,前財政部長克里斯蒂亞·弗裡蘭 (Chrystia Freeland) 將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前宣佈她競選自由黨領袖的意圖。

圖片來自網路
該訊息人士未獲授權公開談論這一宣告,他還表示,弗裡蘭的首要政策承諾是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一比一的報復性關稅,以匹配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誓言對加拿大徵收的關稅。
特朗普承諾將於他就職當天(1 月 20 日)對所有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徵收 25% 的關稅。
聯邦政府和省級政府正在聯手製定報復性關稅以應對這一威脅,試圖針對那些可能對包括特朗普在內的共和黨領導人所重視的地區造成最大損害的美國出口產品。
在特朗普入主白宮的第一任期內,弗裡蘭是應對特朗普關稅的關鍵人物。作為外交部長,她監督了對特朗普 2018 年對加拿大鋼鐵和鋁徵收進口稅的對等關稅回應。
弗裡蘭最初領導加拿大內閣委員會致力於制定此次應對措施,但自從 12 月 16 日辭去內閣職務後,她就再也沒有參加過該委員會的討論。
這一令人震驚的舉動是在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告訴她,他將用前加拿大央行行長馬克·卡尼取代她擔任財政部長之後做出的,這也開啟了特魯多任期的最後一章。
這在他的黨團內部引發了一場猛烈的批評,最終導致他上週表示,一旦選出新領導人,他就會辭職。
該黨目前已將選舉日期定為 3 月 9 日,候選人必須在 1 月 23 日之前宣佈參選意向。
圖片來自網路
弗裡蘭競選團隊的訊息人士表示,維持加拿大與美國的牢固關係正在影響她早期的政策決定,而一比一的報復性關稅將與各省協同制定。
特魯多定於週三在渥太華與各省省長會面,最終確定加拿大的應對計劃。
預計弗裡蘭將與卡尼和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長克里斯蒂克拉克 (Christy Clark) 一起參加競選,儘管他們兩人都尚未正式宣佈參選。
安大略省議員 Chandra Arya 和前蒙特利爾議員 Frank Baylis 是僅有的兩位正式參加競選的議員。
一位接近工業部長弗朗索瓦-菲利普·尚皮涅 (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 的訊息人士表示,尚皮涅計劃於週二透露是否參選,並在多倫多加拿大俱樂部由商業記者阿曼達·朗 (Amanda Lang) 主持的一次談話中宣佈這一訊息。尚皮涅無權公開談論此事。
圖片來自網路

弗裡蘭、卡尼、克拉克、阿莉亞和貝利斯等七位潛在領導人候選人已在自由黨網站上公佈表格,以收集參加競選所需的簽名。
內閣部長卡琳娜·古爾德 (Karina Gould) 和喬納森·威爾金森 (Jonathan Wilkinson) 也在名單上。
新斯科舍省議員海梅·巴蒂斯特 (Jaime Battiste) 週一表示,他正在“組建一個考察團隊”,以爭取成為第一位原住民總理,創造歷史。
儘管長期以來媒體報道都稱尚皮恩是潛在的領導人候選人,但黨內網站上似乎並沒有公開的他徵集簽名的頁面。
為了啟動黨魁競選,每位候選人必須收集 300 個已登記的自由黨人的簽名,其中至少 100 個簽名來自三個不同的省或地區。
交通部長阿尼塔·阿南德 (Anita Anand) 和勞工部長史蒂芬·麥金農 (Steven MacKinnon) 上週末從可能的候選人名單中退出,外交部長梅拉妮·若利 (Mélanie Joly) 和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 (Dominic LeBlanc) 上週宣佈不會參選。
在該黨宣佈時間緊迫、入場費高達 35 萬加元后不久,他們就退出了。
麥金農週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希望參加選舉以確保雙語代表的有力支援,但“現有的時間不允許我開展我想要開展的那種競選活動”。
巴蒂斯特還在宣告中表示,他“完全意識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籌集如此鉅額資金的複雜性。
他們還面臨著 1 月 27 日這一即將到來的截止日期,需要登記有資格參加競選投票的成員。
“毫無疑問,時間緊迫,”自由黨議員亞西爾·納克維週一在渥太華告訴記者,並指出新領導人選出後將緊接著舉行聯邦選舉。“儘快選出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特魯多辦公室證實,即將離任的總理將不會在競選期間發表意見並將保持中立。
該黨的領導人投票委員會由前主席蘇珊娜·考恩 (Suzanne Cowan) 和魁北克省主任馬克·艾蒂安·維恩 (Marc-Etienne Vien) 領導,正在起草投票規則和程式,而領導支出委員會正在制定支出規則和限額。
黨主席薩奇特·梅赫拉 (Sachit Mehra) 上週末宣佈,委員會已任命貝阿特麗斯·凱萊赫·拉富爾 (Beatrice Keleher Raffoul) 擔任此次投票的首席選舉官。
參考連結: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01/13/freeland-to-announce-liberal-leadership-bid-within-the-next-week/
多倫多生活,微訊號:itorontolif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