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白宮可能與某個亞洲國家將達成首個貿易協議的傳聞影響,亞洲貨幣集體上漲,推動澳元飆升至5個月來的高點。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最初,市場猜測中國臺灣可能與美國達成雙邊協議,進而使新臺幣飆升6%。
然而,這一訊息很快被臺灣官方否認。
同時,韓元創下10多年來的最大兩日漲幅,中國離岸人民幣觸及6個月高位。
NAB資深外匯策略師Rodrigo Catril指出,市場對臺灣貿易協議的猜測或許促使當地貨幣升值。
這一現象讓外匯市場感到意外,因為亞洲政策制定者多年來傾向於透過貨幣貶值以在貿易緊張時期刺激出口。
不過,現在這一趨勢似乎正在逆轉。

(圖片來源:AFR)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有意削弱美元以促進出口是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密切關注與亞洲的貿易不平衡,並希望將亞洲國家的經濟模式從以出口為導向轉應更注重國內消費。
由於澳洲的經濟與亞洲國家緊密相連,澳元升至65美分以上,這是自去年12月初以來的首次。
Catril表示,亞洲外匯市場的重新定價帶來的影響顯著。
NAB將澳元的公平價值從原先的59美分上調至67美分,預測年底達到70美分。
然而,短期內65.5美分的技術阻力位可能會限制漲幅。
澳元隨後回落至65.14美分,原因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美國財政部長ScottBessent計劃在瑞士會面,這次會晤被視為解決美中貿易爭端的初步步驟。
儘管如此,CBA國際經濟主管JoeCapurso表示,澳元在不到一個月內反彈6美分是顯著的,其中主要反映了美元的疲軟。
由於市場對特朗普施加激進關稅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美元在今年下跌了8.5%。
Capurso指出,澳元可能持續上漲,這取決於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穩定市場的措施。
週三,北京採取了更多政策以幫助緩解美國關稅對經濟的影響。
中國央行將銀行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釋放出約1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同時將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了0.1%。
此外,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高額關稅已開始顯現影響。
中國4月份製造業活動降至16個月來的最快萎縮速度,而服務業增速降至7個月最慢。

4月美國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徵稅125%。
澳元的下一個考驗將是美聯儲的政策會議,市場預期美聯儲會維持基準利率在4.25%至4.5%之間。
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可能會表示,在進一步降息前需要更多資料支援。
儘管市場預計7月美聯儲會重新啟動寬鬆政策,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貿易戰引發的通脹可能推遲或阻礙降息。
相對而言,預計澳洲儲備銀行將在5月20日的會議上將現金利率降至3.85%,以應對由於關稅而導致的全球經濟前景疲弱。
這種央行政策的差異使得ANZ外匯研究主管Mahjabeen Zaman預期澳元將在年底前回落至64美分。
他們預測美聯儲的寬鬆週期會在3.75%的利率下結束,而澳洲儲備銀行則在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