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Biotech出海持續火熱。
7月9日,生物科技公司維泰瑞隆與諾華達成戰略協議,授予諾華獨家選擇權,以收購其專有的“腦部遞送模組”平臺,維泰瑞隆有資格獲得總計高達1.75億美元的預付款(約12.56億人民幣)及近期付款。
7月8日,基石藥業宣佈與Gentili就舒格利單抗在西歐和英國的商業化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基石藥業將從Gentili獲得首付款、註冊及銷售里程碑付款,交易總金額最高可達1.925億美元(超13.8億人民幣)。
此前三生製藥及旗下三生國健與輝瑞達成總額高達60.5億美元的授權協議,重新整理國產創新藥出海紀錄。以及普米斯生物開發的PD-L1/VEGF雙抗PM8002,被BioNTech收購後,又以111億美元高價轉授百時美施貴寶(BMS),實現估值五倍躍升。
近年來多筆重磅交易佔據各大財經和醫藥頭條,點燃了資本市場對中國Biotech的熱情。
根據動脈網釋出的《創新藥BD主題報告》,出海、國際化已經成為中國創新藥行業最大邏輯,2021年至今,BD交易規模已連續四年超過融資(含IPO及增發)規模。

來源:《創新藥BD主題報告》
而且近十年來,中國創新藥BD交易金額逐年上漲。2024年,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授權總金額突破50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7.4%。從交易形式來看,中國License-out交易自2020年爆發,2024年開始,NewCo、HybridNewCo等形式興起,為交易的達成提供多樣化選擇。
到2025年,根據東海證券研報資料,1-5月,我國創新藥企共達成51個創新藥專案交易,涉及總金額超480億美元,主要有ADC、雙抗、小分子等藥物型別。2025年以來,抗體藥物License-out數量24筆,涉及交易首付款金額17億美元,總金額達 301億美元。
而且中國創新藥企出海的規模可能還會持續增長。
與美國對比來看,雖然美國BD出海數量佔比位列全球首位,但過去5年佔比下降了4.2個百分點,反觀中國,BD出海數量全球佔比從6.9%增加到12.3%,成為全球BD出海增長最高的國家,且BD出海數量全球佔比僅次於美國。
但是在火熱之時還應看到,Biotech從來都不是靠一個“爆款”支撐的單線博弈,而是一場多維度的系統運作。
人才、資金、管線與產能等的協同,是出海成敗的分水嶺。在當下全球資源趨緊、投資趨於審慎的環境中,出海不再是“融不到錢才做的備胎動作”,而正逐步成為繞開資本週期的戰略主航道,是協同與連結的產業共振行為。
但中國企業在出海之時還會面臨多方面問題,例如對出海融資全流程的系統認知不足,以及法律與智慧財產權糾紛頻發。
今年2月,國內某知名藥企就與跨國公司在美國“對簿公堂”。據報道,隨著越來越多創新藥企“出海”,國內藥企正面臨著海外藥企的專利“狙擊”,而在醫藥行業中,智慧財產權訴訟是一種正常維權手段。如何與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結合,利用國際規則保護自身權利,是許多創新藥企面臨的重要課題。
除了法律糾紛,在出海過程中,國內企業管線設計與國際臨床標準脫節等問題也屢見不鮮。
據瞭解,美元基金和跨國藥企(MNC)對專案的評估標準與中國市場存在顯著差異。許多企業雖具備技術優勢,卻因管線設計與國際臨床標準不匹配,或缺乏符合海外監管要求的資料,導致專案吸引力不足。例如FDA或EMA對臨床試驗設計的嚴謹性要求遠高於國內,若未提前規劃,可能直接導致融資失敗。
此外資本寒冬、FDA審批門檻提高與不確定性增加、歐洲HTA(健康技術評估)與醫保準入壁壘、外資審查與地緣風險加劇等海外市場壓力,導致許多Biotech公司即便手握優質管線,仍難以跨越融資門檻。這些痛點不僅考驗企業的技術實力,更對其戰略規劃、合規能力和資源整合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2024年開始,動脈網開啟了“2025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實操”系列培訓活動,成功走過了北京、蘇州、深圳三個城市,超200+參會代表,集結了NewCo模式操盤手、頂級美元基金合夥人、跨國法律專家、成功融資企業高管及MNCBD負責人,圍繞出海融資全流程實操、法律與智慧財產權風險規避、國際稅務籌劃、MNC專案篩選標準、全球化臨床設計策略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探討。透過案例拆解與實戰模擬,活動旨在為中國藥企提供從戰略到落地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助力其在全球化競爭中搶佔先機。



7月23-24日,上海,2025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實操培訓第四期正式啟動招募,誠摯地邀請計劃或正在推進海外融資的中國 Biotech 企業創始人、CEO、CFO、融資負責人及戰略部門高管;關注Biotech 海外融資的投資者及法律顧問參加!
01 從0-1系統講解:NewCo 模式深度剖析
紐扣資本與Newco模式實操企業將深入剖析 NewCo 模式的“前世今生”,並結合實際案例分享如何實操落地。
02 需求方視角:與MNC、美元基金面對面
本次培訓將從需求方角度出發,剖析MNC 的戰略佈局與合作需求,解讀美元基金的投資偏好與決策流程。企業將有機會直接對話潛在合作伙伴,瞭解他們的期望與顧慮,提升融資成功率。
03 流程關鍵環節:律所與稅務專家護航
專業律所與稅務專家將現場坐鎮,從法律合規要點,合同條款、國際稅務規則、智慧財產權保護到跨境交易風險防範,為企業築牢法律防線,確保融資過程順暢無阻。
04 交流晚宴:近距離觸達大咖,暢所欲言,解疑答惑
培訓特地設定行業交流晚宴並設計了開放式交流話題環節,參與者將有機會與行業大咖、同行精英以及潛在合作伙伴深入交流,拓寬視野,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係。

1.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NewCo)的機遇與挑戰
(1)全球Biotech企業融資情況
(2)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情況
(3)NewCo創新模式下的成功案例分享
(4)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的機遇與挑戰
2.NewCo模式的邏輯架構與實操全流程解析
(1)NewCo出海模式戰略解讀
(2)從0到1搭建NewCo:戰略邏輯與架構設計
(3)NewCo模式實操全流程解析
3.生命醫藥企業出海跨境交易常見稅務考量與最佳化
(1)生命醫藥企業-授權許可交易核心稅務考量
(2)生命醫藥企業美國稅務考量-授權許可交易
4.中國Biotech企業如何正確避免BD出海和出海融資交易法律風險
(1)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交易常見形式(NewCo模式、BD交易)
(2)中美協議中的差異
(3)中國Biotech企業出海融資交易法律風險
(4)實操案例解讀如何正確避免國際交易中的法律風險問題
5.中國Biotech企業如何解決跨境交易中的智慧財產權問題
(1)中國Biotech企業跨境交易智慧財產權合作形式
(2)中國Biotech企業跨境交易智慧財產權常見問題
(3)中國Biotech企業如何最大化的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4)中國Biotech企業跨境交易智慧財產權專利挑戰策略
6.醫養行業企業全球化經營服務經驗分享
(1)境外架構搭建
(2)海外賬戶選擇
(3)海外資金管理
(4)跨境融資方式
(5)海外上市策略
7.NewCo操盤手的實戰經驗分享
(1)我是如何做成NewCo的
(2)NewCo成功的幾大要素
(3)我進過的坑是如何爬出來的
8.美元基金投資專案的選擇標準
(1)最美元基金受歡迎的賽道/專案解讀
(2)美元基金篩選專案的具體流程和標準
(3)如何與美元基金洽談合作
9.MNC選擇專案的標準及方向
(1)MNC的投資現狀及方向分析
(2)MNC篩選專案的具體流程和標準
(3)如何與MNC企業洽談合作
10.中國Biotech企業開拓國際化所需的臨床策略
(1)什麼樣的臨床資料更受海外投資人青睞?
(2)國際化專案的臨床方案策略與設計
朱杰倫
資深Biotech產融專家和從業者
紐扣資本合夥人

業內知名企業天境生物和菲鵬生物前CFO、CSO及CIO,統籌資本策略的制定和實施、一二級市場融資和IR、BD、M&A、戰略投資、投後管理以及早期start-up孵化。目前致力於Biotech出海“NewCo”模式的實踐。
作為生命科學行業的著名產融專家,擁有超過二十年創新生物醫藥資本市場經驗,曾主導多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包括本土Biotech企業最大的PIPE融資以及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品BD交易。任職天境生物CFO期間,主導公司在NASDAQ上市,並推動市值從8億美元飛躍至70億美元,成為當時中國新一代Biotech中市值前五,他本人也屢次被機構投資者(II)選為醫療行業最佳CFO。
此前,朱杰倫在全球知名精品投行Jefferies擔任亞洲醫療健康行業主管,直接促成了100多億美元的跨境M&A及股權融資交易;以及在頂級投行德銀和瑞銀擔任醫療行業主管。畢業於哈佛商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獲得貝克學者榮譽。
李瑞
紐扣資本
合夥人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5+年醫療產業、諮詢及投資銀行工作經驗;
曾任易凱資本董事總經理,Sector Head;1藥網上市董秘,成功實現2018年登陸NASDAQ,市值10億美元;平安集團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下轄健康管理、PBM、供應鏈管理業務線;德意志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
林偉棟
荃信生物
執行董事

荃信生物董事長、副總經理。
劉昕
弘毅資本
投資總監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生物統計及數理金融學士、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金融碩士。10年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經驗,曾先後供職於復星集團紐約辦公室和建信股權投資,參與組建生物醫藥投資團隊。現專注於創新藥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一級市場投資。
李程
Simmons & Simmons 律所
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業務
大中華區主管

現任西盟斯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夥人,大中華區健康及生命科學業務主管。在生命科學領域已擁有超過16 年以上的執業經驗,為上市公司、創新型初創企業和生命科學領域的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法律諮詢服務。
在加入西盟斯律所之前,任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天境生物(I-Mab)的首席法務官,全面負責天境生物法律事務,涵蓋資本市場、智慧財產權、臨床運營、公司交易及美國運營等領域,併為公司業務增長提供重要法律指引及戰略解決方案。
在加入天境生物之前,李程曾任一家國際知名律所的高階顧問並領導該事務所的中國生命科學交易業務組。之前,他還曾擔任知名生命科學風險投資基金通和毓承資本的法務總監,負責基金全球投資法律事務。
宋子健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跨境金融部
產品經理

在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跨境金融部從業10餘年,深度參與醫藥行業客戶的跨境資本運作全流程解決方案設計,主導完成紅籌架構合規搭建、境內外資金池體系最佳化及外保內貸等結構性融資方案實施,有效銜接ODI/FDI備案與跨境資本流動管理。依託招商銀行"跨境E招贏"綜合服務體系,成功為多家擬上市企業提供從架構重組、外匯風險管理到境外募集資金跨境調撥的一站式服務,助力客戶實現全球資本市場佈局。
在IPO募集資金管理方面,創新運用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及衍生品對沖工具,協助客戶完成超百億規模跨境資金的高效歸集與合規使用,顯著提升資本運作效率與風險防控能力。
袁成飛
普華永道中國
稅務與商務諮詢合夥人

普華永道中國上海辦公室稅務與商務諮詢合夥人,有15年工作經驗,袁先生負責稅務盡職調查、控股架構的設計、投資退出時的稅收優惠爭取、投資合同審閱及投資條款談判。協助多家民營企業完成稅務架構搭建重組及無形資產稅務籌劃,員工股權激勵計劃,關聯交易稅務籌劃,併購重組合規性檢查及上市融資稅務籌劃。
2019年起服務生物醫藥科技等諸多公司,為生物科技公司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提供稅務籌劃與合規服務,主要客戶包括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天鏡生物(美股)、嘉和生物(港股)、Relive Biotechnologies、來凱生物、生物梅里埃、益普生醫藥、貝海生物、麥科奧特生物科技、禮新生物、強聯智創、怔祥生物、圓和醫療等。
2006年獲得法國巴黎九大Dauphine University的公司稅法碩士學位及法國巴黎十大Nanterre University的國際貿易法雙法律碩士學位,以及法國巴黎二大Pantheon Assas法學本科學位。
劉婷婷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並擔任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轉化聯合體(CBIITA聯合體)商務拓展專委會副主委等職務,且陸續榮獲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風雲榜·U45影響力青年、知名法律評級機構Legalband 2023年中國律界俊傑三十強、國際權威法律評級機構The Legal 500中國大陸生命科學與大健康領域重點推薦律師等評價。
自執業以來專注於為跨國藥械企業及投資機構等提供跨境技術授權和交易、境內外投資併購、監管合規等法律服務,已協助國內外多家知名藥企開展多個跨境技術License、NewCo、境外投資等BD出海專案。
神秘大咖
MNC BD專家

更多嘉賓敬請期待…

掃碼報名
鎖定早鳥名額

掃碼新增動脈網慧敏
15111945514(同微信)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