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可以掃的△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買下公寓的房主注意!
【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江禮且綜述】
多數大溫房主都會維護好自家房產,保持裡裡外外的衛生狀況良好,自己住得舒心,也不會影響到鄰居。
而買下了獨立屋的房主,難免會放些雜物到自己的“獨家”後院。不過,如果雜物過多堆積成山,很可能會被鄰里投訴,進而面臨高額罰款!
列治文一處房產近日就因後院雜物過多,“不美觀”而被勒令清理和罰款3750刀 。
市議會本週就此事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據當局釋出的訊息,房子位於Severn大道,華人房主W某在過去15年來屢遭鄰居投訴,原因就是塑膠椅、水罐、回收箱和木製托盤等大量物品“散落”在後院。
由於鄰里對W的房子一直都有投訴,W某已經被開出了7張罰單,總計3750刀。但這些罰單至今仍未被支付。
此前房主W某的兒子對清理令提出了上訴。W的兒子認為鄰居投訴是“吹毛求疵”。

市議會將7月22日定為再次考察房主W某在列治文的房子日期。(圖自:列治文市政府)
W說他一直在清理房子,現在前院已經清理完畢。W同時表示,他年事已高,受到了疾病和寒冷天氣等問題,阻礙了他清理房子。
不過,用市政規章和執照主管Mark
Corrado的話說,W所說的“清理完畢”,只是把原先“散落”在後院的物品堆成一堆,放在防水布下面。
Corrado的話說,W所說的“清理完畢”,只是把原先“散落”在後院的物品堆成一堆,放在防水布下面。
W則反駁,他已經完成了市政部門命令他的清理工作,沒有一個“頭腦正常”的人還會抱怨。
在W看來,前院已經完全清理乾淨了。但是根據列治文市政拍攝的照片,防水布下的物品目前還在房子的後院。
他說:“如果有人不得不進來(後院)檢視,他們不僅是非法入侵,而且是挑剔(我們家),非常不寬容、不原諒和可恨。”
兩方爭執不下,市政委員Bill
McNulty只好要求工作人員列出哪些東西需要移除。
McNulty只好要求工作人員列出哪些東西需要移除。
他說:“從我剛才聽到的來看,(這家後院)必須比之前更乾淨,不允許有任何差錯。”自己的後院確實不一定那麼幹淨。
市議會已經將7月22日定為了再次考察房主W某在列治文的房子日期。
大家自家後院過於雜亂的話,還是最好清一清,捐獻或回收都可,也避免東西越堆越多,最終被罰!
BC房主遭443次噪音投訴 罰款5萬!
人在BC省,除了房子後院雜物過多,過分製造噪音同樣會被投訴和罰款。
BC省房主Z某就因樓下鄰居提出數百起噪音投訴而面臨近5萬加元罰款。
根據民事糾紛審裁處的裁決,在2022年4月4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間,Z某遭樓下鄰居RK投訴443次。

截圖自:民事糾紛審裁處2024年6月28日
RK說,“他主要聽到來自主臥室天花板的重擊聲,但他也聽到來自同一地點的敲擊聲、刮擦聲、拖拽聲和撞擊聲”。裁決書還指出,RK在2020年首次注意到了這種噪音。
Z某就此事跟物業公司(strata)就爭吵了好幾回,說他自己
被罰款高達5.6萬
。並且,Z某的意思是不僅要求撤銷所有的罰款,同時索賠5000刀,原因是他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遭遇失眠和壓力” 。

截圖自:民事糾紛審裁處2024年6月28日

△我是可以掃的△
仲裁庭稱,Z某沒有支付任何罰款。地產公司也“不清楚”Z某是如何收到5.6萬這個罰款數額的。
不過有法庭證據確實顯示,Z某在2023年3月至12月期間被罰款“至少”42600加元 ,當中的每項違規行為可被處以200加元的罰款。
噪音問題本身是爭議的主題。在該案中,法庭裁定噪音對鄰居構成滋擾,並判給了鄰居4500加元的損害賠償金。
2023年的判決稱:“我發現申請人經歷的噪音足夠頻繁、強烈且具有破壞性“,這是實質性且不合理的干擾。
Z某後續對2023年的判決進行了申訴,認為對噪音的調查並不公正。他認為關於噪音來自他家的結論不合理。
他堅稱自己“沒有發出噪音,也聽不到噪音,因此他無法控制噪音”。“物業無法準確地說出噪音的原因,所以責怪他並不公平。”
仲裁員則對他的說法不買賬。不過,在罰款如何徵收的問題上,Z某得到了減少罰款的機會。
Z某2022年9月跟物業委員會(strata
council)舉行聽證會,希望處理噪音投訴。Z某也是當時被告知將面臨罰款。
council)舉行聽證會,希望處理噪音投訴。Z某也是當時被告知將面臨罰款。
不過,針對Z的5.6萬罰款決定是在2023年3月提出的,即聽證會6個月後,明顯超過了《物業法》(Strata Property Act)規定的一週期限。這也導致了,聽證會之前和Z某等通知期間所徵收的所有罰款都被下令撤銷。
2023年7月,他們舉行了第二次聽證會,目的是處理前3個月收到的投訴。當時被書面告知,他會因在93個不同日子裡收到的101次投訴而被罰款20,200加元,其中一些是在聽證會之前,有些是在聽證會之後。
同樣地,這封告知信也因為太遲發出,而被法庭撤銷所有罰款決定。
仲裁庭最終免除了Z某在2023年3月22日之前和2023年3月31日至9月28日期間由於違反附例規定(bylaw)而面對的所有罰款。
只有當年3月23日至30日之間和2023年9月29日之後出現的罰款才被認定為有效。
因為噪音問題被投訴和麵臨罰款,要是不想交錢就免不了進行多輪申訴。所以說,各位房主還是最好別收到投訴的好…
列治文餐廳打工小妹捂頭衝出 疑遭職場霸凌
好些年輕的華人朋友來到大溫,會選擇在華人超市或餐廳打工。
原本同是一個族裔,公司上下可以更加“相親相愛”。不過在本地餐廳行業,屢屢有曝出餐廳職員遭到華人老闆呵斥,甚至是職場霸凌。
列治文知名華人餐廳某香本週曝出的一起打工小妹遭公開辱罵,捂頭衝出店鋪事兒正被激烈討論。
據目擊者透露,本來店內的食客都吃得好好的,一個貌似前場經理的男性工作人員突然對著打工小妹D某
大聲罵髒話“XX”,弄得客人都很尷尬
。

小紅薯網友Charlievan授權釋出(圖自:小紅薯)
D某在罵聲中先是被嚇住了一陣,然後紅著臉往後廚方向跑了過去。
事情到這裡並沒有結束。那名男性工作人員隨即往小姑娘的方向衝了過去,並弄出一聲巨響,疑似在後廚砸了東西。D某隨後被目擊
捂著頭
跑到了停車場…
狀態十分不好
。
事情傳來後,有
網友直接人肉了這名男性工作人員
,更曝光此人過去有過對女性同事“動手”的行為…
人要臉樹要皮
,咱們這兒就不公開對方姓名了…


△我是可以掃的△
事實上,這家華人餐廳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這類破口大罵員工的事兒。
網友M某就透露,上次有另一員工“在吧檯摔東西,罵其他員工,感覺有情緒管理問題”。

事情也扯出某香、某可和xx君等多家
對待員工刻薄
的華人餐廳及奶茶店,勾起年輕網友糟糕的打工回憶。
比如
“老闆特兇”和強迫員工推銷充值卡
。


以及遭遇奶茶店女老闆以各種理由罵…


△我是可以掃的△
出門在外,大溫的年輕小夥伴初入職場多不易。無論是在誰的手底下工作,如果在工作場所遭遇辱罵、身體攻擊等霸凌行為,情節嚴重且緊急時都可透過報警處理施害者,也可以撥打BC省工作安全域性(WorkSafeBC)保護熱線 604.276.3100。
更多關於工作場所中遭遇欺負的應對方式,在BC省工作安全域性對應網址(https://rb.gy/wha61t)可以檢視。

圖自:BC省工作安全域性


△我是可以掃的△
信源:CRT, CTV, CBC, Richmond News等
歡迎關注北美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編輯: 江禮且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