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資訊支援部隊時強調——
要貫徹新時代強軍思想,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資訊支援部隊,推動我軍網路資訊體系建設跨越發展。
一、資訊支援部隊是一支什麼樣的力量?
簡單來說,它就是咱們作戰體系的“神經網路”,負責將各大軍種與其他支援部隊緊密連線起來。現代戰爭中,資訊的流動速度決定了決策的速度,而決策的速度則直接影響戰場上的勝負。
資訊支援部隊的任務,就是確保情報在各個部門、各個指揮鏈之間能夠暢通無阻,保證一線部隊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中,快速、精準地接收指令並展開行動。
你可以這樣理解:資訊支援部隊就是我們戰場上的“大腦”和“神經系統”。
它能夠把所有的作戰單位——無論是陸軍的坦克裝甲叢集,還是空軍的戰鬥機編隊、海軍的航母戰鬥群編隊,或者是網路空間的安全防護——全都聯成一個整體,讓每個作戰單位不再各自為戰,而是形成一個高效協同的作戰體系。

二、為何要專門成立資訊支援部隊?
當前在軍事方面,資訊從陸、海、空三大傳統戰場延伸到網路、電磁、太空、心理認知等新作戰領域,其地位作用也由最初的情報支援拓展到戰爭的全過程全方面,戰法靈活多變,手段層出不窮。
現代戰爭中,誰掌握了網路資訊優勢,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讓資訊洪助力打仗鐵流,是時代課題,是我們這支軍隊的必答題。
不難看出,在資訊化作戰逐漸成為常態的同時,資訊支援部隊必將在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

近年來美軍組建了專門的資訊戰部隊,其核心任務主要是:確保指揮機構對部隊的指揮與控制能力;使部隊獲取戰場空間感知優勢;為動能與非動能攻擊提供支援。

對我軍來說,新質戰鬥力的主體形態是基於資訊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是集綜合感知、即時指控、精確打擊、全維防護、聚焦保障於一體的整體能力。
因此,資訊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路資訊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在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
調整組建資訊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強軍事業全域性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佈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三、新時代對
現代化資訊支援部隊的要求
這次習主席在視察資訊支援部隊時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迅猛發展,戰爭形態加速演變,網路資訊體系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作用空前凸顯。
資訊支援部隊首先是一個戰鬥隊,要站在強軍勝戰的高度,充分認清網路資訊體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認清擔負的歷史重任,加快把網路資訊體系建設和服務支撐備戰打仗能力搞上去。
要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最佳化資訊服務保障方式,蹄疾步穩推進網路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融合利用好各類資料資訊,高度重視網路資訊安全防護,加快融入體系、驅動體系、賦能體系,引領指揮模式創新、作戰方式轉變。
要持續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建立健全工作執行機制,配套完善相關法規制度,打造共建共用共享良好生態,提高網路資訊體系建設質量和效益。
…….
軍委主席的指示就是動員令、就是催徵號角,令人震撼。

現代戰爭,資訊至上。一網連多軍,天涯若比鄰。從兵種協同,到軍種聯合;從大場面的氣勢磅礴,到多維資料鏈融合。
鷹擊長空,蛟龍出海,鐵甲開進,更需要電磁戰場的釜底抽薪;體系對抗、精確打擊、聯合制勝,制資訊權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
每一天,戰備執勤、邊防巡邏、海域前行,資訊支援部隊必須聞令而動,透過多種資訊通訊手段的綜合運用,確保全軍各部隊“抗中通”“擾中通”“動中通”。
每一刻,三軍部隊各作戰值班室,必須努力實現視覺化指揮,確保軍委戰區軍兵種和各部隊指揮員24小時“隨叫隨到,叫誰誰到,要哪哪通”。
因此,資訊支援部隊必須做到:有力支撐作戰,堅持資訊主導、聯合制勝,暢通訊息鏈路,融合資訊資源,加強資訊防護,深度融入全軍聯合作戰體系,精準高效實施資訊支援,服務保障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從烽火硝煙中走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資訊支援部隊,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