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會死,即將被打破?

來源 | 正解局(ID  zhengjieclub)已獲授權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匈牙利科學家卡塔林和美國科學家德魯,以表彰2位科學家在mRNA疫苗開發所作出的貢獻,在新冠大流行中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同時,另外一家生命科學公司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這家成立不到2年的新公司,獲得了史無前例的30億美元(差不多220億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這家初創公司更是招攬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列席董事會。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筆融資竟然還有大富豪貝索斯的手筆。
其實,不只是貝索斯,矽谷大佬已經多次向生命科學領域豪擲千金。
這些有錢人,背後到底有著什麼算盤?
這次話題的主角Altos Labs成立於2022年,是一家研究抗衰老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
研究方向是透過將細胞重新程式設計,來恢復細胞的健康水平,從而延長人類的壽命。
為了實現“20年內治癒衰老”的目標,該公司招攬到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列席董事會。分別是: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教授;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ces Arnold 教授;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nnifer Doudna 教授。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率領的投資團隊,更是豪擲30億美元投資該公司。
這也是生命科學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
矽谷大佬喜歡生命科學公司並不是什麼秘密。
早在2018年,貝索斯就投資了一家致力於抗衰老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Unity Technologies。
而谷歌的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則下手更早。
2013年他就投資Calico公司15億美元,用來研究衰老及衰老而帶來的各種問題。
2022年最火的公司,ChatGPT之父Sam Altman同樣不甘寂寞,投入1.8億美元成立公司Retro Biosciences來研究抗衰老。
矽谷大佬這邊紛紛燒錢,華人富豪也同樣如此。
但要說到這方面的先行者,不得不提曾經的華人首富,如今年逾九旬的李嘉誠。
李嘉誠早在1999年就開始佈局醫藥產業,他聯合香港新世界集團的主席,同樣是大佬的鄭裕彤出資400億元,創立中藥港,開始醫藥投資之路。
2000年,他又斥資2億成立和黃醫藥,同時2000萬港元入股同仁堂,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和黃醫藥用時12年,狂燒43億元研發抗癌創新藥,終於成為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出抗癌創新藥的企業,和黃醫藥也於2021年成功在香港上市。
不但李嘉誠熱衷醫藥,其長子李澤鉅同樣熱情滿滿。
2012年,李澤鉅操盤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開始了對黑色素瘤疫苗的研發。
如果成功,這也將是人類歷史上對抗死亡的重大殺器。
此外,李嘉誠還積極資助科學研究。
202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Michael Haughton教授,因鎖定丙型肝炎病毒,為全球7100萬患者研發疫苗開創希望而獲獎;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加州柏克萊大學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因她研究的CRISPR基因剪輯技術,為生命科學帶來無盡可能。
而兩位科學家的共同點,則是都曾受益過李嘉誠基金會的捐資。
馬雲曾說:他對錢沒有興趣!
馬雲還說:未來首富會誕生在醫療大健康行業。
當富豪手裡的錢富可敵國,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時候,錢對於他們確實已不再那麼重要。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人類究極問題,往往成為這些人最關心的話題。
錢已經不成問題時,時間成了富豪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想要追尋答案,自然要活得長久,而且越長越好。
於是各種“旁門左道”的方法就出現了!
古有皇帝為了延年益壽,去求仙問道,煉丹嗑藥。
今有PayPal創始人,暢銷書《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化身“吸血鬼”。
這位億萬富翁透過注資一家名為Ambrosia的矽谷創業公司,開展換血續命的研究。
據說,試驗內容非常簡單,35歲以上的接受者花費8000美元,就可以接受25歲以下年輕小夥的輸血,然後透過觀察接受者的各項指標驗證試驗的結果。
看似荒誕的試驗,背後卻也有理論依據。
在2014年斯坦福大學釋出的一項研究中,從年輕老鼠中提取的血液,去除血球后,再輸入年老老鼠的體內。
結果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年老的老鼠彷彿獲得新生一樣,像年輕老鼠一樣充滿活力。
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這批人還著手準備“死後復活”,紛紛和人體冷凍機構簽訂合約,死後將身體冷凍儲存,有朝一日,當人類攻克生命極限,自己也能起死回生。
用他自己的話說:像他這樣的人才活幾十年實在是不公平,至少應該要活到500歲!
在人們的印象中,富豪應該更會享受,壽命也自然會比普通人更長。
但有媒體曾調查過2003年以來72位億萬富豪的死亡案例。
透過資料分析有15名死於他殺,17名死於自殺,7名死於意外,14名被執行死刑。
但佔比最高的還是積勞成疾,有19人死於疾病,疾病堪稱億萬富豪的第一殺手。
這些英年早逝的富豪,平均壽命只有48歲,遠遠低於我國77歲的平均壽命。
這似乎也並不難理解,處於社會頂端的富豪,往往比普通人壓力更大。為了佔有更多的名利,他們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缺乏鍛鍊,頻繁的應酬,巨大財富下的恐懼不安,都讓這群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像上海中發電氣的董事長南民,突發腦血栓去世時,年僅37歲!
2004年底時,對溫州87位著名企業家的一次健康體檢發現,按照WHO的標準,完全意義上的健康者沒有一人!
世衛組織提出的人類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良好心態”。
但這四點對奔波於各種場合,執著於事業名利的富豪來講,更像是奢侈品。
所以年輕時拼身體掙錢,年齡大了再花重金續命,成了這些富豪的統一選擇。
大名鼎鼎的澳門賭王何鴻燊,87歲高齡的時候不慎摔傷腦袋住院,住院期間每天都會打補腦針。
這種針含有非常珍貴的補腦素,可以修復腦細胞,防止機能退化,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一針就要86萬元!
除了打針,他每天還會去高壓氧艙中治療。
當時有港媒報道,賭王續命11年,花費就高達15億港元。
另一位著名的花花公子“大劉”劉鑾雄,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腎衰竭。
為了續命,他花費3億換腎,並以一年1500萬港幣的價格,包下香港最出名養和醫院的兩位醫生,以保證他的健康狀況。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佈局未來的醫藥產業,這一產業擁有無限光明的前景。
2023年1月,聯合國釋出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到本世紀中葉,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增加一倍以上。
2021年時,全球65歲及以上人口為7.61億人,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6億。
到那時,歐洲和北美每4個人中就有1位在65歲及以上。
可以試想一下,這些老年人會在什麼地方花錢最多?
尤其是經歷過疫情大流行之後,健康已經成為這群老年人最關心的事。
錢還在,人沒了,沒有比這更讓人難過的了。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從2021年開始,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發生了3591起融資,累計金額已達8194億元。全球醫藥市場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
尤其是未來有望攻克疑難雜症的生物製藥,更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所以,這麼多富豪投身於此,也就不難理解了。
曾有人說:人人生而平等。
但現實告訴我們:有的人出生在羅馬,而有的人出生就是牛馬。
於是我們又自我安慰道:再牛又怎樣,我們都一樣,早晚都會死。
但現在,如果死亡將被技術和財富改變,那麼這個世界上唯一平等的事,也將變得不平等。

本文授權轉載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個有見識、有深度、有誠意的時勢財經大號,華爾街見聞、雪球、螞蟻金服、世界經理人等10多家主流財經社群特邀入駐。每天全網閱讀超過100萬人次,在這裡,穿透資訊迷霧,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好看”行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