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學申請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卷。隨著標化政策逐漸恢復,名校縮招,熱門專業門檻提高,許多原本穩妥的學校正在變得高不可攀。
更殘酷的是,一些曾經的保底校也開始“鹹魚翻身”,要麼想方設法提高了錄取難度,要麼開始對外州學生關上大門。這一屆申請者,面臨的可能是最不可預測的一場混戰。
今天主頁菌就結合過往的申請資料,盤點一下2025-26年最可能被申請“爆”的美國大學。如果你的夢校也在“高危名單”上,那麼建議你及時調整策略,避免成為內卷的犧牲品!
▼
01
Top30中的第二梯隊私立校

● 可能火爆的原因:藤校的標化政策恢復,申請者回歸理性,湧入第二梯隊學校
● 熱門校:埃默裡、範德堡、萊斯、杜克、NYU
為什麼是第二梯隊的私立校?第一梯隊的藤校因為聲望高,即使錄取難度高,依然還會有很多申請者前赴後繼。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上個申請季藤校的錄取情況。2024-25申請季藤校的申請人數有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包括耶魯、達特茅斯、布朗在內的多所大學開始對申請者恢復了強制標化,從錄取率資料看略有回升。
然而大多數藤校的規模都不大,每年的錄取人數不會有太大起伏,儘管有標化政策的因素在,但申請人數和錄取率必然會逐漸趨於穩定。
如此一來,以Top20至30之間的第二梯隊學校勢必會湧入更多申請者,形成更激烈的競爭,比如上一申請季早申階段的埃默裡、範德堡、萊斯、杜克等申請人數上漲都印證了這一點。
02
老牌公立名校

● 可能火爆的原因:價效比高,教育質量好,對普通申請者更友好
● 熱門校:UCB、UCLA、UMich、UNC
公立名校擁有頂尖的學術聲譽與學科實力,教育質量高,相對私立校來說學費更實惠,是更多普通申請者們的高性價比之選。
UC系的幾個校區裡,申請者大機率會集中在UCB、UCLA這兩所學校。儘管近幾年UC已經對國際學生縮招,但從申請資料來看,大家的熱情還是沒有減退。
如下表所示,UCB 2022-24年的錄取率相比2019-2021年有明顯的下降,原因是申請數量有明顯的增長。另一個校區UCLA比UCB更受歡迎,申請數量超過14萬,錄取率低至9%。

UCB近六年申請資料(2019-2024)
上面這張表顯示的是整體的申請資料,但因為UC的招生政策是偏向州內學生的,不同身份的學生錄取率也會有很大差別,因此對國際學生來說,更有參考價值的還是國際學生的錄取率。那麼國際學生的申請趨勢如何呢?我們也來看下資料。

從資料來看,UCB一直是九大校區裡最受國際學生喜愛的校區之一,但也是對國際學生最無情的校區。2023-24申請季,國際生錄取率只有可憐的3%,比2022-23申請季少了快一半,而這已經是自2021Fall以來連續四年下降了,今年UCB的國際學生錄取率能否回升,很難說。同樣受歡迎的UCLA,國際學生錄取率也很低,只有6.26%。

另一所老牌公立大校UMich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從近五年的申請資料看,申請數量逐年增加,但錄取人數卻沒有明顯波動,甚至比五年前更少了。去年UMich收到的申請數量更是創了歷史新高,超過了11.5萬份,對比五年前增長了36%。

03
持續火爆的理工強校

● 可能火爆的原因:理工科熱度不減,畢業生就業情況向好
● 熱門校:MIT、CMU、加州理工、UIUC、佐治亞理工
MIT、CMU、加州理工等學校常年火爆,申請者扎堆就不必說了。還有一部分理工強校,綜合排名未必是最高的,名聲未必是最響亮的,但是專業實力過硬,地理位置上有優勢,從實際的就業情況來看,他們的畢業生還很受大廠的喜愛,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學生申請。比如UIUC、佐治亞理工。
理工神校UIUC去年也迎來了史上最多的一波申請者(73,742名)。結合近五年的資料來看,申請數量是逐年上升的,而今年很有可能會延續這一趨勢。但壞訊息是,隨著申請數量上漲,錄取難度也會水漲船高。UIUC的總體錄取率從2020年的63.4%已經下降至42.4%,預計今年還會下降。熱門的工程專業的錄取率更低,只有整體錄取率的一半(24.2%)。

04
國際生扎堆的大眾夢校
● 可能火爆的原因: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特點或優勢,排名不算很高,但仍有吸引力
● 熱門校:東北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等
還有一些Top30開外的學校,雖然排名不算很高,但對國際學生有著持續的吸引力,比如波士頓大學、波士頓學院、東北大學等。這批學校的優勢在於他們佔據了非常好的地理位置——波士頓,全美Top3留學城市,實習、就業資源碾壓其他地區。他們的強勢專業/專案:東北的Co-op、BU的傳媒、BC的商科等,都是就業王牌,畢業生的就業率超高。
從近幾年的資料來看,這幾所學校的申請數量都在暴漲,所以今年申請的話競爭很可能比往年更加激烈。而且這幾所學校的ED錄取率顯著高於RD錄取率,不早申的話難度翻倍!
▼
那麼,如何在激烈競爭中避免成為內卷犧牲品呢?主頁菌想到以下幾招:
● 早申搶佔先機:避免盲目衝高,但也不要把所有申請都拖到RD。如果這所學校ED/EA錄取明顯高於RD,又恰好是我最想去且夠得著的學校,建議衝刺一下試試!
● 分檔選校構建安全網:近幾年的申請形勢有較大變化,很多傳統保底校不再能保底,熱門專業的錄取難度更是超乎想象。建議把重點放在與自己成績、活動高度契合的學校上,在此基礎上增加1-2所衝刺校,而保底校一定要滿足“即使其他學校都拒,我也願意去”。
● 文書差異化:寫文書常見的誤區就是堆砌獎項或套用模板,這樣只會顯得自己平庸得面面俱到。建議深入挖掘能體現自己唯一性的素材,用一個核心標籤來貫穿所有材料,你需要展示的是你的「獨特」而非「全面」。
以上是主頁菌的預測,你還有哪些建議給到今年申請的同學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