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戈平,圓夢在2024年底。
2024年12月10日,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毛戈平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大漲超過70%,總市值一度超過250億港幣。
即使是不會化妝的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他的名字。從世紀90年代起,作為劉曉慶“御用”化妝師的毛戈平就憑藉高水平的化妝技術,奠定了自己在化妝界至今屹立不倒的絕對地位。
如今已經60歲的毛戈平終於敲鐘了,親手將自己創立已逾24年的毛戈平公司送上了港交所國貨高階美妝第一股的位置。

圖/微博 @毛戈平
社交媒體上曾流傳一個說法,毛戈平的雙手,神奇到讓無數人想“把頭寄過去”。而他一手做起的美妝公司,也有這麼神奇嗎?
毛戈平,上市這條路非走不可?
作為“魔法師”級別的“換頭”大師,毛戈平並不甘於只做一個化妝師,從化妝學校開始,投奔商海。2000年,杭州毛戈平化妝品有限公司創立,推出個人同名美妝品牌“MAOGEPING”。
三年後,品牌專櫃就入駐了上海港匯恆隆廣場。
2008年,毛戈平公司推出旗下另一品牌“至愛終生”。也是在那一年,毛戈平及團隊擔任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化妝師。
2015年,公司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在第二年籌劃A股上市,開啟了自己上市“釘子戶”的征程。
2016年底,毛戈平公司首次向上交所提交招股書。次年9月,公司的IPO材料從“中止審查”狀態變為“預披露更新”,這一更新就沒了下文。
這一等就到了2021年10月,毛戈平透過證監會發行稽核,但仍舊未能如願成為彩妝第一股。
2023年3月,毛戈平公司再度更新招股書,9月則因檔案中財務資料過期而擱淺。
今年年初,三度嘗試未果的毛戈平公司主動撤回招股書,徹底放下了A股上市夢。
從2024年4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到12月正式掛牌,毛戈平公司在2024年結束前總算是完成了上市“KPI”。
股權投資人吳曉表示,通常企業申請上市主要就是為了獲取資本市場的資金,以實現企業發展與業務擴張的需要,同時也能夠藉此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品牌認知度。
而如毛戈平公司這種屢屢折戟仍不放棄的公司,他表示,除了正常的上市原因,相關投資人需要借上市退出也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至於從A股轉戰港股,很顯然,就是此路不通,另覓出路。
吳曉指出,近幾年來擬在A股上市的企業轉至港股並不少見。
雖然融資能力和估值不及A股,但港股的上市制度相對靈活,稽核速度也更快,“特別是像毛戈平公司這種,美妝行業的商業模式本不算紮實,還高度依賴毛戈平個人IP,能在港交所上市已算是最好的結果”。
他也表示,在近年來相對低迷的港股新股市場中,發行首日大漲是一種積極的訊號,市場對於毛戈平公司還是給出了短期內的樂觀預期。
毛戈平,憑什麼?
“毛戈平上市第一天怎麼漲了這麼多?”
錯過了港股打新的投資者於麗(化名)盯著大盤深感不解。本以為會破發成下一個茶百道,結果毛戈平上市首日的暴漲模式像極了老鋪黃金。
不過,對於毛戈平後市的走向於麗並不看好:“美妝產品競爭太激烈了,更重要的是,一直走高階化路線的毛戈平,憑什麼撐起這麼高的溢價?僅僅靠毛戈平這個名字嗎?”
但毛戈平,似乎還真的就是特別的那一個。
毛戈平公司自2016年就邁上IPO征程,那些年裡,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等後起品牌相繼湧現,2016年才成立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甚至就此登陸美股。
只是走到今日,行業復甦的情況未及理想。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1—9月我國化妝品消費零售總額為306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而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
近幾年裡,一些網紅國貨品牌倒閉,就連不少外資彩妝品牌也相繼退場,淪為時代的眼淚。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高達3.24億元的逸仙電商,也將業績不佳歸因於宏觀環境。
而在行業故事的跌宕起伏裡,毛戈平參與的部分除了上市失意外,可謂穩穩當當。
根據毛戈平公司聆訊後資料集,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從15.77億元增至28.86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接近20億元,同比增長41%,淨利潤為4.92億元,同比增長41%。
儘管收入體量與頭部國貨美妝品牌仍有差距,但在賺錢的本事上,毛戈平絲毫不落下風。
毛戈平公司擁有MAOGEPING和至愛終生兩個美妝品牌,還有化妝培訓及銷售業務,但產品銷售收入是主要來源,並以主打高階的MAOGEPING為主,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佔公司營收比例達到96%。
高階的品牌定位賦予了毛戈平公司極為突出的盈利能力。從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保持穩中有升,遠高於同業可比品牌。

圖/東吳證券研報
相比動輒一兩百元就能買到一整個套盒護膚品的部分國貨美妝品牌,毛戈平的價格也是穩穩地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毛戈平公司護膚產品均價高達347元,彩妝產品則為164元。
雖然於麗質疑其高階品牌溢價,但作為國內少有的立高階“人設”的品牌,毛戈平確實是掌握了一些“技巧”。
哪怕在以高營銷、低研發為通病的國貨美妝裡,毛戈平都是銷售費用更高、研發投入更低的那一個。
2021年以來,毛戈平公司的平均研發費用率甚至不足1%,而在費用端,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率為48.9%,略高於同業公司,管理費用率則為6.7%,處在業內平均水平,且有下降趨勢。
也就是說,毛戈平公司雖然在銷售費用上花得比別人略多,但其他地方花得少,東西還賣得貴,由不得它不賺錢。
而據招股書顯示,毛戈平公司計劃募資的18.5億港幣中,有9%計劃用於研發,相比毛戈平一貫的投入比例,已經算是頗為重視了。
對此,化妝品配方工程師、抖音博主孫小美表示,毛戈平品牌的成功除了歸功於創始人毛戈平,其線下專櫃的服務也是一大特色。“毛戈平的‘櫃姐’依靠化妝技術就能留住不少消費者。”她笑道。
儘管線上渠道收入正在快速增長,但毛戈平線下百貨專櫃始終是其重要的銷售來源,今年上半年線下銷售佔比仍有49%,線下毛利率也維持在86%以上,高於線上渠道。
孫小美認為,美妝行業的研發固然重要,但毛戈平公司的特點並不在研發,而是包括高階化產品、化妝人才培養等在內的更成體系的產品及傳播。

圖/微博 @毛戈平MGP
“彩妝,重要的還是好用。雖然大家沒有一雙毛戈平本人的手,但毛戈平提供了一種讓普通人能夠得著的‘專業’產品和服務。”孫小美說。
時尚美妝行業專家張培英總結稱,美妝行業“價格決定江山”,毛戈平的價位穩住了其高階屬性,而其在功效、設計、包裝、渠道、消費體驗等各種方面也維持住了相對高階的定位,即使是在大環境相對低迷、消費者愈發理性的背景下,毛戈平公司仍然有著很大的市場機會。
關於毛戈平公司高度依賴毛戈平個人的問題,張培英認為,雖然從資本市場來看這確實是重大風險因素,但創始人IP在時尚行業還是行得通的,特別是比起一些主打情懷牌的國貨品牌,毛戈平個人的專業性反而能賦予品牌和公司更多的專業內涵。
不過,他也提醒道,儘管毛戈平公司的上市樹立起了一個新的行業標杆,讓國貨美妝品牌有了更多的想象力,但再大的創始人IP,也需要背後紮實的品牌理念、穩定的供應鏈以及過硬的產品來支撐,未來能否持續在研發創新、渠道拓展等方面有所深入,才是真正考驗毛戈平公司的難題。
對此吳曉表示認同,上市首日漲幅更多地受到市場情緒、定價策略、投機炒作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並不能充分說明公司長期表現的潛力。毛戈平未來的長期走勢仍將取決於公司基本面、行業前景及運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要想說服更多如於麗一樣心存疑慮的投資者和更多的消費者,毛戈平要做的事情還有太多。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