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一刷朋友圈,都在說市監局約談外賣平臺,我尋思確實,打到今天,外賣大戰已經魔怔了。
光我看前兩天晚點那篇,採訪美團本地生活CEO的文章,就感覺這場空前的外賣大戰,越打越莫名其妙了。

(連結放在文章末尾了)

雖然打的兇,訂單量也上去了,但!純純的泡沫,一堆塊兒八毛的訂單,沒意義啊!
而且站在美團的視角,很莫名其妙啊,因為外賣這行壓根不賺錢啊。
你們搞電商的多賺啊,一年6000億利潤,外賣整個盤子一年才300億,遠比不上什麼網購啊打車的生意,而且還三頭捱罵,大佬們圖啥啊?!

(尤其東哥,挑完事一拍屁股走了)

其實我覺得東子啊🍑的視角呢,不無道理:外賣可以不賺錢,就當做投流嘛,高低能撬動電商業務的增長,高頻打低頻嘛。
但是,外賣能不能成功引流其他業務,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拿比子親身體驗來說吧,我是真沒覺得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會對其他業務有太大增長。比如我在盒馬上買了幾萬塊錢了,只會點它家半小時送到的生鮮,隔日達我看都不看。
一個起碼24小時才能到的商品,跟一個30分鐘送上家門的東西比,有啥吸引力啊?!(大夥評論區說說,這倆能放在一起討論嗎👇)
最後吭哧吭哧砸了幾百億,全給大夥補貼了,到頭來發現主營業務沒啥增長,這錢不就白花了,成打腫臉充胖子了?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啊東子靠燒錢,發現外賣做好,真能給自家電商業務帶來增長。
那也存在一個問題,貓狗真把這條路走通了,外面還有個拼多多呢,人家等商業邏輯跑通再下場,完全不遲啊。
畢竟外賣大戰也不能一直燒吧,等到兩邊都打光子彈了,旁邊的友商,拼多多,打個哈欠把頭探過來了,都不用砸太多,就能打掃戰場。
那托馬的,這不就給別人做嫁衣,還是不解決問題啊!


所以今天一看,還好監管下場了,不然再這麼打下去,最後拼多多上場摘桃子,這可咋整?!
而且這事兒,拼多多還是本當手啊!

首先論燒錢這塊,拼多多也是財大氣粗啊。
最近很多人看好🍑,無非是覺得🍑賬上現金多,賺錢能力也強,阿里一年盈利1300億,美團呢,一年才300多億。
可提到電商現金王,怎麼能少得了拼多多呢?
現在pdd一年能賺1000多億,賬上還躺著3600多億現金,阿里都未必是個兒,要是多多圍觀了半天,發現:嘿嘿,即時零售啊外賣瞅著還不錯,能賺錢還能引流。
等兩邊打到累癱的時候開砸,不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再來,摘桃子這事兒,拼多多也不是沒幹過,甚至可以說極為擅長。
之前大夥眼巴巴盯著每年的6.18,雙十一,現在為啥沒那個氛圍了,各家連業績都不樂意曬了?
拼多多全責啊,貓狗吭哧打了幾年,給大夥購物慾釣起來了,它倒好,搞了個百億補貼,整得每天都是雙11,價格還更低,誰還提前一個月緊張兮兮擱那算賬湊單啊?!

而且拼多多這幾年的戰績全網可查:連勝局,把把翻盤,MVP,評分15.0!
農產品上電商,拼多多不是最先做的吧,人家靠這玩意起家成功了。
下沉市場也不是它挑的頭,現在提下沉電商,多少人都預設說是在cue拼多多了。
社群團購,百團大戰,笑到最後的,還是多多買菜,快團團?!
出海業務更不用說,電商出海幾次,全折戟沉沙了,Temu呢,直接給美國兩黨哦不三黨幹口徑統一了,怪關稅耽誤老百姓用美版pdd了。

分析到這,我已經進入外賣吃多的幻想時刻,開始暢想要是真正的Boss——拼多多下場有多刺激了。
都打起來,我點外賣還用掐點搶券,不不不,還用錢啊?口號我都想好了:
多多閃購,每天都是瘋狂星期六!
多多閃購,每天都是瘋狂星期六!
多多閃購,每天都是瘋狂星期六!

這一看,多虧了多多穩重顧全大局啊,要是pdd也跟東哥一樣莽,看到都在卷外賣,二話不說也扎進來:
光出海了,忘記出馬攪和外賣了!
這可咋整?
對其他幾家的影響倒是其次,關鍵我尋思以多多的力度,滿30-28這種肯定掏不出手啊,每天不得下單送現金,讓我奶茶喝到爽?!
一夏天打完,別的不說,我這不得胖20斤,把8塊腹肌都給吃沒了,怕是連結婚訂好的西裝都穿不上了啊


對晚點那篇採訪感興趣的朋友
可以戳這裡看原文👇
作者:比比
責編:嗚嗚
主筆:嗚嗚
設計:頓頓
